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各国人民休戚与共、同舟共济.文章通过对媒体新冠疫情报道中出现的二十个“文字病例”进行分类诊疗,查证纠错,既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一些常见的文字差错,也能使读者增长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2.
3.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众多新闻报道之中,数据新闻作品及数据可视化产品表现抢眼,效果独特,影响广泛,充分体现出数据新闻在新闻事件统计、分析、研判上的独特优势。大数据工具的介入,更让数据新闻从之前的"可视化"阶段衍变进入"工具化"阶段,成为此次公共卫生报道中值得研究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新闻从业者与白衣战士、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等人员一样,勇敢作"逆行者",承担着及时准确发布信息、生动讲好抗疫故事、普及防疫知识的作用。长春日报社作为全市最具权威的主流媒体,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为全力以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迅速行动。截至4月10日,通过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融媒体平台,累计发稿近3万余条,充分履行党报职责使命,精准有效做好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全力做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舆论引导新闻宣传。  相似文献   

5.
作为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国际新闻信息的流动在世界图景的建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的阻隔和既有的不平衡性报道秩序无疑是影响国际新闻文本差异的重要因素.但新冠肺炎疫情本身所造成的信息封闭则进一步引发了国际范围内的"信息疫情",基于信息通信技术之上的互联网非但未能构建一个信息共享、有效交流的世界,失序、...  相似文献   

6.
宋梦  邓芳 《新闻前哨》2021,(3):44-45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媒体融合成为大势所趋,《十堰晚报》作为十堰市的重量级媒体,经过多年尝试,其媒体融合程度相对较高.本文对2020年1月23日-2月1日,2020年2月5日-2月14日,2020年3月1日至3月10日,两个时间段内《十堰晚报》融媒体平台疫情相关报道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各平台在疫情报道中的报道数量、内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央视《新闻调查》在新冠疫情期间播出的节目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尝试研究其中的创新和困境.研究发现,该阶段节目以中性报道为主;人文关怀贯穿始终,小人物彰显大事件;线性叙事和倒叙并用,跟踪报道具有持续性;融入新媒体元素,与社交媒体强强联手;防疫政策信息公开,精确数据具体描述.同时指出其揭露性报道不足以及报道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8.
2020年初,新冠肺炎突然暴发,并波及全国乃至全世界,使得全世界都陷入巨大的恐慌以及疫情威胁之中。媒体的价值在本次疫情之中得到突显,在普及疫情防范措施、提醒人们当前疫情发展状况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但同时,不合理的新闻播报,可能引发人们彼此的排斥或是对其他民族、地区居民的歧视以及对疫情的盲目恐慌。故而,新冠肺炎背景下,如何开展全球新闻传播也成为许多学者以及当前媒体宣传需要考虑的问题。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中暴发不只对世界金融、政治体系以及治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国际传播格局产生明显的干预。本文借此讨论全球在新闻报道以及公共传播领域方面的探索结果,为我国新闻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9.
顾平 《东南传播》2020,(5):77-79
在全球抗击新冠病毒疫情背景下,中西方民众在疫情下的表现不同:戴口罩的态度不同,中国人戴口罩,牺牲的是个人的舒适,西方人不戴口罩,追求的是个人的舒适;囤积物品的策略不同,中国人最热衷于囤积食物,西方人疯狂地囤积卫生纸;居家防疫的反应不同,中国人按照政府的要求居家隔离,西方人有反对居家隔离的抗议活动;储蓄的习惯不同,中国人多数有储蓄习惯,西方人多数无储蓄习惯。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思想、高度自律,西方人的个人主义思想和对个人价值观、享乐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做好疫情防控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工作对于提升我国的疫情防控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结合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分析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档案管理。本文首先对疫情防控档案进行了定义,然后分析了疫情防控档案的特点和作用,接着对疫情防控资料的归档范围进行了明确,最后对疫情防控档案的管理明确了要求。  相似文献   

11.
2021年12月9日,浙江绍兴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疫情就是命令,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进入全媒体报道战“疫”状态,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客户端和网站等全媒体平台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疫情防控新闻宣传,讲好绍兴抗疫故事,进一步增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为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报道中,主流媒体运用创新可视化表达可使新闻报道实现“破壁出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流调图”系列报道是北京日报在战疫报道中一个爆款可视化案例,全网阅读量已超23亿。本文以其为例拆解战疫报道的可视化路径及生产机制,用实例分析思维导图、数据图解、动态数据视频、SVG互动图文等可视化形式在主题报道中的运用,探讨主流媒体运用可视化表达抢占传播先机、占牢舆论阵地的重要性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报道的形式与渠道不断增加,单纯的文字报道早已过时,新闻的视觉表达亟待全新的呈现形式。在此背景下,海报体新闻应运而生,其兼具直观性、动态性、艺术性、场景性等特点,既能够为宣传主流价值观助力,还能丰富主流媒体新闻报道形式,增强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佳利 《传媒》2021,(12):56-58
为响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同战'疫'"系列宣传号召,众多网络媒体平台适时策划了抗"疫"栏目,帮助人民群众舒缓"宅家"的焦虑情绪.腾讯微视在此次疫情期间,上线了"疫情知识官"专栏,组织网友在线互动,在娱乐放松的同时传播防疫科普知识.腾讯微视积极做好短视频平台参与和宣传工作,吸引了大批官方账号入驻,收获了大量网友点赞和关注.本文分析了腾讯微视在疫情期间策划的"疫情知识官"等多个抗"疫"系列专题,探讨了媒体在疫情科普工作中所做出的多角度尝试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郑智 《传媒》2021,(6):51-52
2020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战"疫".战"疫"宣传报道是对主流媒体的一次实战检验,也是对媒体深度融合成效的一次验收.本文以《检察日报》为例,从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三个方面探讨了行业媒体如何充分运用融媒体平台在新闻报道中体现独特优势,发挥舆论主阵地作用,做好做实抗"疫"报道.  相似文献   

16.
刘华  刘军伟 《青年记者》2021,(12):48-49
多模态隐喻有助于实现隐喻语言符号在源域与目标域的完整映射,充分激发受众视觉、听觉与知觉等多感官记忆.在中美疫情新闻报道中,模态隐喻语言在表征类型、话语架构与话语实践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性.对比研究中外新闻报道中的多模态隐喻语言特征,有助于提升我国新闻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华尔街日报》借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进行种族歧视,恶意渲染人们的不满情绪,质疑我国数据的真实性和信息的透明度,片面关注和夸大我国在疫情应对中的问题,构建歪曲、偏离现实的拟态传播环境.为提升我国应对新冠疫情的国际传播力,我国应直面西方媒体,积极回应并主动出击,同时要优化传播手段,促进全民参与,从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  相似文献   

18.
愈是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愈是彰显主流媒体权威发布、提升公信力、影响力和传播力的绝好时机。然而,对于平台相对有限、人财物条件无法和国家级、省级媒体相提并论的地市级媒体,在舆论声场中,如何发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在笔者看来,把握新闻宣传的时、度、效,不失为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19.
数据可视化是大数据背景下诞生的跨学科、跨领域的新闻报道方式,通过数据挖掘,运用信息图表、交互式多媒体将数据可视化呈现,探讨数据背后的新闻。本文运用文本分析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外媒体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数据可视化报道为例,对疫情报道中数据可视化的报道类型和呈现方式进行研究。在疫情报道中,运用数据可视化将数字生动化,提高公众对疫情的关注度,帮助受众理解专业知识。目前,疫情报道中还存在为了可视化而可视化、误用可视化报道呈现方式、追求花哨的设计样式、重宏观数据轻个体叙事等不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疫情报道中数据可视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