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阴阳·五行·十二兽相配纪年法"非吐蕃所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阴阳、五行和十二地支均为汉族传统文化.汉文、粟特文和回鹘文文献的记载也表明,"阴阳·五行·十二兽(地支)相配纪年法"为汉族道家所创,是汉族僧侣所习用的纪年形式.如若根据创制者和最初的使用者命名,可称之为"汉族僧侣纪年法",而不宜称作"吐蕃纪年法".  相似文献   

2.
"忠""孝"在中日传统伦理观念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忠"与"孝"在中日两国传统伦理观念中地位迥异: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孝"居于核心地位,"忠"则是日本传统社会固有且基本的伦理观念.这种伦理观念差异的产生,与中日两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与社会组织、家族制度联系之异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对"语文"二字,传统的解读总停留于字面的分析,逃脱不了近乎玩文字游戏的误区,原因在于他们往往把语文理解成"语"和"文"的简单相加;本文认为,作为一门课程,"语"和"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融于文当中,"文"存于"语"之间.应在现代语言学、文艺学和文化学理论中寻找揭示"语文"内涵的新途径,从母语形成的规律、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汉语的文化精神三方面读解语文教育的本质,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四海皆兄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他人关系的一种认识与实践.传统的人格理想指导人们内主仁、外行义、积极入世,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自我,体现自我价值,秉"义"而行,"义"结四方.  相似文献   

5.
自召开创先争优动员大会以来,该院思政部领导和全体党员积极行动,对照要求,结合实际,本着"立德树人做实事、夯实深化求创新"的思想,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创先争优"活动呈现四大特色.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学校秉承延安精神传统,经过多年发展完善和总结凝练,形成了以"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学风为核心的特色精神文  相似文献   

7.
清人林嗣环的《口技》一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赞扬了口技表演者精湛的技艺,表现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才能。对这篇文章,人们往往只注意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所表现的口技表演之"善",而忽略了这场口技表演的艺术设计之"善"。下面,笔者对它的艺术设计之"善"作一简略的分析。 一、从演出地点的选择看 这场口技表演,把演出的地点放在"宾客大宴"的厅堂上,是非常巧妙的,"宾客大宴",  相似文献   

8.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一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曲解和误读,所谓"儒家社会主义"就是其中的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扎根于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儒家社会主义"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和封建社会主义,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提并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黄昏"意象在日本近现代的散文、小说以及其他文艺作品中的出现频率很高,成为解码日本文学的关键词之一.从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到村上春树等人的作品中,"黄昏"意象深刻体现着日本近代以来文学的独特变化历程,并昭示着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传统.  相似文献   

10.
英汉语文学传统中的"意象"及其差异特征主要表现在英汉语文学作品,"水"这一意象因不同的审美意识和理论思维而具有不同的含义.如"水"的意象与人生对接的"喜"、"怒"、"哀"、"乐"诸方面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视野"顾名思义既是以中国人的眼光、中国人的立场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不断提高中国软实力的政策推行,关于中国视野、中国视角等一系列有关中国话语权的相关文化议题也相继问世.在音乐研究方面,"中国视野"下的西方音乐研究范式虽有争论但却能看出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视角不断被诸学科和领域进行借鉴与推行.本文中,笔者将立足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方向本身,聚焦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用"中国视野"的角度进行切入与梳理,并结合当代习近平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体系,将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放置于全球化的相关文化背景中,反思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之路.  相似文献   

12.
<喜福会>是当代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小说.谭恩美站在美国文化主流的位置上,从东方主义的视角出发,用"他者"的眼光看待中国文化.作者在<喜福会>中罗列的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通过传统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饮食文化等,向西方读者充分展现了"他者"化的中国形象,"他者"化的儒家思想,"他者"化的宗教信仰,"他者...  相似文献   

13.
从汉字看中国传统的"和"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和"文化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中国的国民性格、文化心理、行为方式等方面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追本溯源,"和"文化根植于我国农业文明的土壤,肇始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卜禾.中庸之道是实现"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学文言文教学,"文"与"言"的关系历来为广大教师所关注,不少文章对此进行了讨论.所谓"文"是指字词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所谓"言"是指字词句本身的意义或作用.教学中教师对二者关系的处理往往把握不当.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在最近由该校举办的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高级研讨班上明确指出:"文言文教学要回归到思想上,但一定要从语言出发."依笔者理解,简言之就是"文"为归宿,从"言"出发.  相似文献   

15.
天人交感的宇宙观、注重道德的人生哲学、患事宁人的人生观,构成我国古代"无讼"观的主要哲学基础.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无讼"观具有鲜明的历史性、遗传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6.
"即兴演奏"是一项特殊的音乐技巧,是创造与表演、灵感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在现代音乐教育中,"即兴创作与表演"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被成功地运用于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实践中,我国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也将"即兴创造"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高师音乐教育应将"即兴创作与表演"纳入其课程体系中,并承担起"即兴创作与表演"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7.
"士"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社会阶层,在某种意义上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士"阶层的存在,"士"精神的张扬,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士"精神,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士"的精神也具有多重性.从儒家角度来说,.士"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志于道".士"志于道",所追求的,是"仁"的精神,"礼"的秩序,并在这一过程中具体的展现出忧患意识、敬畏意识和担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加强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在理工科院校中,"两课"是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传统文化融入"两课"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面临着深刻的危机,西方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激烈的交锋.在近代中国文化教育转型过程中,"中体西用"对于改变传统教育的空疏之风,打破八股取士制度的禁锢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古时期人们十分重视"文学"教育,"戒子"、"家戒"一类文章多有文学传统教育之内容.家族对文学"早慧"者多有关注,为之延誉并刻意培养,这种关注有的是舅家来实施的.家族对儿童文学才华的培养,其目的就是"成门户",于是南北朝的"家学"、家族文学传统都比较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