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揭示课题,理解含义师:同学们好!首先请大家举起你们的小手,跟着老师来书空写三个字。(师边写边说笔画名称。先写"紫"和"丁"。)师:第三个字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生字"香",这个字怎么写呢?上面是——(生:禾),下面是——(生:日)。师:(师生书空)"香"在写的时候要注意第一笔是撇,要写得短些;第二笔是长横;第三笔是竖,竖要写得短些,谦让下面的"日"字;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些。  相似文献   

2.
一、归类识字 本册归类识字共14课,学习生字190个,分三部分安排:第一、二部分各5课,学习生字136个;第三部分4课,学习生字54个。采取多种形式识字,主要有6种形式。 1.看图归类识字。共4课(第一部分一课,第二部分两课,第三部分一课),学习生字47个,平均每课11个左右。这种识字形式有三个特点:①按事物类别编排生字,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增长知识,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②配有彩色的图或照片,以利于借助图画认识事物,识字学词;③要求学生学会的生字  相似文献   

3.
上学期,我们在徐州市云龙区四所小学,对三年级学生的识字做了一次调查。方法是:从第一册到第六册各选十个生字共六十个生字,让学生听写。被测试的是四所学校同年级的四十名学生(每班十名;上三名,中四名,下三名)。测试的结果是:一上的生宇错误率较低,以后逐渐增高,二下最多,而后又开始下降。三年级学生学过第一册已经二年多了,为什么生字还记得那么牢呢?这是因为第一册的生字相当一部分是基本字或使用频率高的字。基本字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多,且带有较大的具  相似文献   

4.
一、画圆圈目的:帮助幼儿学新字词。准备:剪成铅笔形状的生字卡若干(不同颜色)师生围成一个圆圈坐好。玩法:老师拿出铅笔形的生字卡一张,集体教读一次,然后以老师为起点,一个一个地传读,要求幼儿读正确,大声,指读,最后又传同老师。如幼儿都按要求读出此字,这个圆圈就画得圆,否则不圆要重画。  相似文献   

5.
连环式巩固生字法。即:以五课为一组,每课中的每个生字书写五次,共十五个,作为一个连环节,循环渐进。处理程序是:每一组连环节生字,第一课生字,每字写五个。授了第二课生字时,第二课生字每字写五个,第一课的每字写四个。授完  相似文献   

6.
学做纸雕     
材料和工具: 绘图纸、素描纸或弹、韧性较好的纸均可。圆规、剪刀、格尺、铅笔等。做法: 按图1剪两片,用圆规尖将虚线所示纸的弹、韧性变软,再将缺口处粘合,并将虚线一前  相似文献   

7.
一、在活动中巧妙识字。 例如开火车写笔顺,即按组为单位,从第一位同学起开始写生字第一笔,第二位同学写第二笔,依次类推。 又如要及时巩固刚学生字,可采用听写接力比赛,即以小组为单位,按座位顺序,老师报生字词,学生一个接一个上黑板写,写完后老师查看,哪组写得又对又快,并给这一组插上红旗以示奖励。巩固字词,还可采取“改错字比赛”等方式。 二、在活动中灵活学文。  相似文献   

8.
一、精雕细刻一台课本剧在教学《小摄影师》一课时 ,我把课文分为三课时 ,三个学习阶段。1 寻找预习目标这个学习阶段 ,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学生共同讨论寻找预习目标。首先导入介绍课文人物后 ,可提出 :我们已经知道了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和小摄影师这两个人物 ,在这篇课文中 ,我们还应该知道什么呢?然后分小组讨论 ,讨论结果为 ,在这一课我们还应该知道 :A 读课文了解小摄影师和高尔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B 用铅笔划出生字新词和重点词句。C 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D 课文有多少自然段 ,各自然段讲的是什么事?2 变粗…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修订后的小学语文第二册,是分两组安排识字学词学句这一教学内容的,是继第一册之后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识字、学词、学句的教学内容。第一组教材有 4课,识字 58个,要求学会的字是 49个,有 9个字要求会认;学词 33个;句子 14个;有 3篇课文要求背诵。前三课都按词、短文、图画、生字、课后练习的体例编写。第 4课是按独体字组合体生字,生字组词,用词说句的体例编写,课文配有图画,课后练习除有写字练习外还有组词语练习。教材安排的内容和编排的体例着重强调了: 1.基础知识的学习; 2.汉字规律的渗透; 3.语言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关于集中識字問題,在我区1961年暑期十年制学校实驗班教学經驗座談会上,曾有过不同意見。一种意見认为,集中識字,便于儿童掌握識字的規律,认得快,記得牢;另一种意見是:集中識字学生感到枯燥,同时从集中識字过渡到讲讀課的时間拉得較长,很多生字到讲讀課时回生了。最近我們又召集部分教师专門座談集中識字問題,与会教师一致肯定集中識字的办法好。第一,集中識字可以归类对比,找出汉字的特点和規律,学生学起来有兴趣,記得快;第二,集中識字,生字反复出现,学生反复练习,易于巩固;第三,集  相似文献   

11.
[片段一]真实——呈现师生互动的原生态 师:请哪位小朋友上来.读读黑板上的生字.好吗? (一学生读生字,九个读对了八个.只有“搂在怀里”的“搂”字读成了第一声) 师:这个字是个多音字。我们平时说的‘搂头盖脸’的‘搂’.读第一声.但在这里不读第一声。你再想想。  相似文献   

12.
重写     
吴秋妫 《小学生》2009,(8):39-39
善良的男孩梁汉颜是我们班有名的乐于助人的好同学,而我呢,正好是他的同桌。一次.老师让在课堂上写生字,教室里很安静,只能听到铅笔沙沙的写字声。突然我写错了一个字,想找橡皮,一看笔袋里铜笔、铅笔、尺子躺得好好的,却没有橡皮,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小学生要认识3000个左右常用汉字,其中小学1—2年级认识1600—1800个字(会写800—1000个字)。认识1600—1800个汉字,这对7—8岁儿童来说是一个繁重的任务。因此,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识字能力。下面谈谈具体做法:一、在教中渗透学法这个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具体生字时,不直接点明学法,而是把学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领悟。六年制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三册的“识字学词学句(一)”的第3课生字都是形声字,教师可挑一个或两个字…  相似文献   

14.
一、变幻形式 ,多次练习作为生字、词等基础知识 ,必须让学生通过抄写达到记忆的目的 ,但是如果一味地重视数量 ,不重视变换形式 ,让学生只动手不动脑地照抄 ,那只会是浪费时间的无效劳动。在这一方面 ,我经常改变其形式让学生来做。如抄生字 ,第一次我让学生按音序排列 ,第二次让学生按间架结构将其分类 ,第三次则让学生按部首分类。几次下来 ,虽然每次只写一遍 ,数量相同 ,但由于形式各不相同 ,在抄的过程中要动脑 ,注意力集中 ,所以学生不仅巩固了生字的写法 ,而且复习了查字典方法 ,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二、变“浅尝辄止”为“入情入…  相似文献   

15.
一年级第二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是第一学期的生字复习课。根据以往的识字教学经验,用看图会意、归类、形近字辨析、加减、游戏等各种方法识记生字,总有孩子不得要领。如何做到让学生既感兴趣而且还能又快又牢地识记住已经学过的生字呢?一天,见几个学生跳皮筋,边跳边吟唱着顺口溜,我茅塞顿开。何不将生字编成顺口溜让学生吟诵,以加强生字识记效果呢?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怎样自己进行学习的?他们有些什么习惯?哪种学习方法是正确的,可行的?要是有意识地进行调查研究,对改进教学极有影响。我们在一二年级学生中进行观察。发现有个入学两个半月的学生,她初步掌握了汉语拼音后,在读一本有拼音的儿童读物,其中有一首题为《小哨兵》的儿歌,内有十一个生字,她是怎样读的呢?读第一遍时,遇到生字就读拼音,如“小哨兵”三个字,她这样读:“小  相似文献   

17.
在识字教学中,我改变了过去那种机械、呆板的识字方法,注意把字、词、句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教第三册语文集中识字(一)时,我先有意识地把13个生字按偏旁归类,让学  相似文献   

18.
纸雕青蛙     
材料与工具 绘图纸、素描纸或弹、韧性较好的纸均可。铅笔、圆规、格尺、橡皮等。 做法 按(图1)剪两片,分别用圆规尖将虚线所示纸的弹、韧性变软,再将缺口处粘合,并使虚线处一前一后折成(图2)状。剪(图3)一片并按虚线及箭头所示折,然后将缺口处粘合。按(图4)剪一片,按(图5)剪两片并按箭头所示折。最后参照(图6)相互叠放粘贴到另一张基纸上,一个形象生动的纸雕立体青蛙就完成了。  相似文献   

19.
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设计了不少这方面的题目。例如关于概念的训练,几乎每一册的基础训练中都有;又如要求学生找出同类和不同类,或找出它们的属种关系等等。请看第四册基础训练9第三题,要求学生找出哪些词是同类和不同类的。铅笔,毛笔,足球,钢笔。作这题,是要学生明确“笔”这个概念。“铅笔”、“毛笔”“钢笔”都是笔,它们是“笔”的种。反之,“笔”是“铅笔”等的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上,陈老师让我们说说记住生字“爷”的好办法。我的脑子中联想到了一幅老爷爷的画,于是就举手回答说:“我觉得第一笔撇和第二笔点像老爷爷的两只眼睛,第三笔撇和第四笔捺像老爷爷嘴唇上的胡须,横折钩像老爷爷的嘴巴,最后一笔竖像老爷爷下巴上长长的胡子。”陈老师听了,直夸我是个聪明的孩子,让小朋友把掌声送给我。她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叫小朋友像我一样开动脑筋记忆生字。我高兴地笑了。多思考、多联想真的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哦!看,陈赏小朋友的联想多生动啊!巧记“爷”字$江苏省启东市实验小学二年级@陈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