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中国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关系出发,考察了在结售汇制度的大环境下,外汇储备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外贸部门的创汇行为。近年来,顺周期的外汇储备增长与旨在平抑经济波动的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因此,发展和运用多种外汇干预政策,以及积极推进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日益成为...  相似文献   

2.
中国稳健货币政策效应分析:1998-200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稳健货币政策效应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指出货币政策传导不畅是影响中国稳健货币政策效应的根本原因。基于稳健货币政策效应分析,论述了中国现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偏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滞后、企业转轨时期的特殊性、金融市场不完善是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梗阻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提高稳健货币政策效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回顾中国货币政策的历史和转变过程的基础上,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体制转轨时期货币政策的具体改革步骤和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研究在中国人民银行间接调控货币政策的新时期,在中国资本市场规范成长的新阶段,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到中国资本市场的渠道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能够通过利率渠道、通货膨胀率渠道和货币供应量渠道有效地传导到中国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中,利率传导是决定货币政策如何传导到经济的关键因素。中国的利率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是兼顾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分配的结果,利率管制严重制约着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运作,削弱了货币政策调控作用的效果。因此,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改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6.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过热,央行出台货币政策进行调控.本文以央行制定的货币目标为标准,评价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根据现时经济形势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和货币政策自身存在的特点,以及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情况,得出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各种原因.最后针对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提出改善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1998年第1季度至2014年第4季度中国货币政策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原始泰勒规则的四种形式及前瞻性泰勒规则进行了检验,并通过协整进一步考察了泰勒规则中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存在类似的泰勒规则,但却是不稳定的,基于中国货币政策的多目标制、央行的独立性不高以及不完善的利率市场化与金融体系现状,泰勒规则在当前是不适用的,将泰勒规则作为工具规则以及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变量只能是中国货币政策的未来选择。  相似文献   

8.
略论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整轨迹丁萍货币政策就是通过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来引起经济运行过程变动,并在市场均衡的恢复过程中,达到影响有关经济变量目的的政策。各个国家一般都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中国现阶段的货币政策正经历着摆脱计划经济体...  相似文献   

9.
郭利 《华章》2012,(2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发现,M0与GDP的比重一直在不断攀升,并不是特别完备的资本市场已经形成,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货币政策已经不可或缺.本文通过研究当前货币政策来阐述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国半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实施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不容易。本文针对中国近期实施的货币政策所达到的短期效果的实际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和历史经验研究从而预期这种货币政策从长期来看会带来多大的效果,探讨其利弊并谈谈个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书讯     
我校经济学院教授、学报副主编陈银娥博士后的博士论文《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 2 0 0 0年 )已被中国金融出版社作为第二批金融博士论丛之一出版。该书详细介绍了凯恩斯主义货币供给理论与货币需求理论的产生与演变 ,详述了凯恩斯主义关于货币政策目标、工具、传导效应及国际经济中的货币政策等方面的政策主张 ,追溯了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对各国宏观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阐明了西方其他各学派的货币政策及其对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评价。在此基础上 ,本着客观公正、博采众长的原则 ,论述了凯恩斯学派对中国货币金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基本面发生历史性变革,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进入了稳中有进的中高速增长状态,2015年央行连续5次降准降息的货币调控旨在改善目前经济下行的发展状态,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与预期的存在一定差距.在分析1995-2015各年经济增长率的基础上,选取可代表新常态经济的2011.01-2015.10月度数据,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实现的传导效应,并与货币政策的货币传导渠道进行对比,基于实证结果给出两者差异性的解释,从而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强化给出了准确定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强化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构建市场化银企关系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开放经济的经济周期模型,通过刻画美国货币政策通过中美利差来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应用时变参数模型TVP-VAR-SV来实证分析1999年以来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对外贸易产生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历史不同时间节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的外溢效应存在显著差异:(1)美国货币政策会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显著的冲击,主要是以"以邻为壑"类的负向溢出效应,但随着中美贸易的进一步深化,其负面效应呈现出递减的趋势.(2)在宽松政策的作用下,美国产出增加产生吸收效应,导致美国进口增加,有利于中国出口.(3)在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过程中,中国出口在此期间遭受了由负至正的冲击效应.美国利率下降,造成美元贬值诱发资本流入中国,但随后美国对外出口量的增加也会相应地提高其对中国的进口量.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的经济处于转轨时期,即从单体到复合体,计划到市场,最终向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2007—2009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于刚刚步入市场经济的中国来说犹如当头棒喝,如何发展经济,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和社会发展的兼容性从而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呢?关于这一问题,我们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所制定的货币政策来研究判断,并且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政策进行比较,从而发现我国货币政策的不足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热钱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成为热钱凯觎的对象.从热钱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汇率政策、货币政策工具、风险防范与监管联动机制、结售汇制度、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积极应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货币政策差异效应的存在增加了中央银行政策调控的难度,削弱了政策调控的效力,影响到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从而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体制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具有典型的二元性特征,统一的货币政策在城乡之间、不同产权结构的企业之间、正规和非正规金融部门之间也存在差异效应.关注这些层面的差异效应,将有助于深化对中国货币政策问题的认识,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绩效.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货币政策在经济调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然而货币政策从需要制定的情况出现到最终对经济产生作用之间有着时间间隔,即货币政策的时滞,且对货币政策的效果影响重大。本文应用VAR模型对我国2002~2011年的货币供应量、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者价格指数以及上证指数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脉冲响应分析来研究货币政策的时滞。  相似文献   

18.
现在来看,中国股市成为了穷人指数,而中国房市却是个富人指数。加息与货币政策收紧似乎调不下房价,却能在股市激起千堆雪。  相似文献   

19.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强弱的可能性有 8种情况 ,通过研究可以得出结论 :中国现阶段宜继续推行十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的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20.
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迅速向全球蔓延,最终演变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危机,令世界经济陷人严重衰退。中国在这一轮危机中也未能独善其身。2008年年初,中国经济还是一片繁荣,到年中时,个别省份经济增长势头明显回落,已经出现了衰退迹象。货币政策作为中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手段之一,从去年9月份开始了大幅度调整,“从紧的货币政策”迅速转变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宽松性货币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