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古典诗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其原因一是诗文本身的蕴含,二是古今语言文字的差异.初中阶段的古诗文教学方法主要应采用诵读、文言合一、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教师对古诗的教学教法陈旧,讲起来枯燥无味,学生们学起来无精打采,学习对他们来说就是百无聊赖的痛苦负担,还谈何创新呢?为了适应新大纲的要求,我大胆进行实验创新,以"趣"激情,让教学的全过程充满"韵味",使课堂韵味十足,妙趣横生,学生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3.
人文精神是一种尊重人权、以人为本、平等互爱的精神。古典诗文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展示了华夏民族五千年来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文章主要阐释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并分析了古典诗文教学中人文精神体现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理解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和掌握古汉语规律以及改变目前学员的实际水平较低的现状等方面论述了在古典诗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的必要性 ,同时对如何加强朗读训练提出了几点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以其内涵的丰富性、知识的多元性、思维的开放性、较强的实践性深得学生的喜爱。古典诗文的教学工作作为语文学科教学工作当中的"重头戏"历来颇受关注。笔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语文学科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对语文学科当中古典诗文的教学工作颇有心得。笔者从"课堂伊始做足前戏"、"通过同类诗文对比加深学生情感体悟"、"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课堂妙趣横生"、"做好复习与巩固的收尾工作"这四个方面做一论述,希望能对各位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有所启悟。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诗文中人物论深受绘画美学的影响,尤其是画论中的“传神写照”、“气韵生动”、“虚实相生”等理论,形成“传神”为旨趣的人物形象之论。这些人物的刻画不仅做到形神兼备,而且能给读者提供极富弹性的想象空间。“传神”既是中国古典人物形象的特征,也体现为艺术家写人的艺术经验和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7.
汀子 《培训与研究》2009,26(3):8-9,12
中国古典诗文中人物论深受绘画美学的影响,尤其是画论中的“传神写照”、“气韵生动”、“虚实相生”等理论,形成“传神”为旨趣的人物形象之论。这些人物的刻画不仅做到形神兼备,而且能给读者提供极富弹性的想象空间。“传神”既是中国古典人物形象的特征,也体现为艺术家写人的艺术经验和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繁星,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经典,凝结了我国古人圣贤的聪明与智慧,聚集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思想之经典,感染熏陶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龙的传人,这是我们伟大祖国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珍贵的精神财富,让初中生在导读古典诗文中加强自身道德的修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古典文化被习近平总书记作为民族"基因"提出,继而深植根于各版本语文教材中。在古典诗文教学中,常常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那么中国古典诗文中的跨学科教学就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以具体的中国古典诗文篇章为例,浅谈了中国古典诗文中的跨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文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创新语文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是首要任务,而古典诗文的情志因素对于培养学生人格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文学经典的时尚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易中天品三国》和《于丹〈论语〉心得》为例,分析了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经典被时尚解读的原因及意义,对文学经典的当下命运究竟能走多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的中国文论表现为全球化背景下的走向“现代”的曲折历程,突出问题与深究学理将是中国文论发展与建构的内在张力或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经学”研究中,传统经学的知识系统和价值体系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前者被割裂,变成了纯粹的知识;后者被打破,成为了“封建落后”的代名词.但立足于发展的眼光,割裂与打破也可以看作是超越与发展.目前的关键在于:割裂之后如何整合?超越之后如何回归?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是现当代文学重大命题的一个理论浓缩,90年代“现代性”视角的引入使它受到了系统批判。但这种批判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二者在方法论上有一致性,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应简单否定,而应该坚持历史批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将20世纪中国美学作为具有普遍联系的整体进行全程贯通的历史研究,这个工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20多年来,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同时也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应客观完整地展现百年美学的历史图景和理论格局,深入探索和揭示中国美学从古代转向现代的发展规律,纠正当前普遍存在的将现代性等同于纯审美的理论偏差,为理解当代美学和艺术的现状及未来走向提供全面真实的历史参照,为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发展繁荣提供来自历史主脉和生活深处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以来,基督教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已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学术领域,存在着文化精神研究、文学本体研究和宗教信仰研究三种范式,这三种范式体现了各自不同的解释力与学术影响。在当下多元化的学术语境下,应实事求是地检视三种研究范式所体现的学术理念、观照视角和研究方法,总结得失,多向汲取理论资源,积极寻找拓展的话语空间和创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7.
论20世纪中国散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中国散研究的演变线索为:1915到1934年为产生发展期,思想与文学批评为其主线;1935到1984年为曲折停滞期,社会政治批评为其主要特征;1985年为探索新变期,文体和文化研究最具特色。散文研究的主要特点是感悟式文学批评。新世纪中国散文研究的真正突破应注意如下问题:解放思想想以克服观念上的误区和盲点;建立一整套散文研究的理论话语以保证散文研究的科学性和独特性;散文文体研究的继续深入;大胆借鉴新的研究方法;学科研究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学与基督教化》将20世纪中国学与基督教学的关系问题,整合成关于20世纪中国学内部的基督教化的意义追问,揭示了20世纪中国学意义的复杂性与真实性。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为近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和诸多有利条件,譬如: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宽松,使研究者获得了一次大解放,得以充分发挥其才能和积极性;极左思潮的被遏制和清算,使马克思主义得以恢复,使学术研究回到了正常轨道;国门的开放,使研究者视野大开,得以借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文学"经典",历来的批评家、作家们曾给出过许多不同的定义;关于"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西方、俄罗斯和中国评论界及广大读者的观点也远不是一致的。本文对于何谓文学"经典"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根据对于文学史的深入了解及相关的阅读经验,列举出若干部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的作品并予以扼要阐释,认为这些作品映证了南非作家库切关于文学经典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