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世界著名教育家杜威对人性具有独到的见解,具体表现在关于人性的不变与可变、"经验人"的人性假设、人性与民主、人性与道德等几个方面.杜威的人性思想对其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影响.他的"儿童中心"观、关于经验在教育中的作用、关于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关系以及道德教育的理论等均建立在其人性思想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2.
3.
教学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应培养什么样的人、选择什么作为教学内容以及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等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教学价值观形成的前提是人性理论,不同的人性理论形成不同的教学价值观;用函数思想表示就是教学价值观是人性理论的函数,后者是自变量,前者是应变量。教学价值观转变的根本就是转变人性观。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世界著名教育家杜威对人性独到的见解,认为杜威在人性观基础上的道德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人的道德化的必要性;道德的可教性;德育的性质、目的与方法以及德育的教育标准。指出其理论对我国道德教育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杜威艺术理论的生存论取向为艺术审美教育打开了独具特色的个性化空间。通过坚持艺术审美与日常生活的连续性,杜威恢复了艺术的生活本源,并将艺术作为日常经验的提炼,拓宽了艺术教育的运作空间;通过强调生命节奏对审美体验的决定性作用,杜威明确了审美体验的生命样态,提供了生活转化为审美体验的方法;通过论证艺术审美兼具个性与共性的重要特征,杜威揭示了艺术实践通过个性化方法增强经验的共有内容,明确了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深度交流。  相似文献   

6.
在约翰·杜威看来,艺术具有改造社会、传承人类文明、促进人性完善的审美教育功能。这种艺术审美教育功能观,在当下充斥"艺术终结论"论调并严重波及到高等教育领域的尴尬语境之下,对于完善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教育,创设育人为本的教育制度和文化精神氛围,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美学建立在二元论哲学基础上不同,杜威的美学体系则是以经验主义一元论为其哲学基础,这就决定了杜威审美经验与传统的、静态的、自律性审美经验论不同,它具有动态性、他律性和一定的自律性三个特征,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美学建立在二元论哲学基础上不同,杜威的美学体系则是以经验主义一元论为其哲学基础,这就决定了杜威审美经验与传统的、静态的、自律性审美经验论不同,它具有动态性、他律性和一定的自律性三个特征,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生态价值观探析——兼谈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生态环境价值问题的根本观点。在人类思想史上曾出现过自然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整体主义的生态价值观三大类型。在对不同的生态价值观分析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其现实意义就在于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把握生态环境对人类整体生存和长远发展的积极影响,为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审美是音乐教育的价值观。遵循美育规律,坚持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欣赏与活动相结合、语言描述与想象相结合、知识技能与发挥表现相结合,使学生感受音乐的形态美、动作美、内涵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1.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扬 《平原大学学报》2004,21(5):112-114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把个人审美理想与社会审美理想结合起来,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美好的人格,创造美好的未来。本从真、善、美统一的社会审美观;天人合一的自然审美观和为我所用的艺术审美观以及失谐扭曲的审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审美价值观强调需求主体的人民性,强调审美价值载体审美性和功利性的统一及形式的民族化和群众化。  相似文献   

13.
杜威美学的重要贡献首先在于颠覆了西方美学传统,确立了审美经验在美学中的重要地位,重建了艺术与生活经验在美学上的深刻联系。他对日常生活经验中的审美特质的细致观察以及基于经验与自然的连续性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重新界定,对当代美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世界美学的当代转向可以追溯到杜威在1934年撰写的《艺术即经验》(亦译《作为经验的艺术》)一书。虽然杜威的审美经验理论有不少缺陷,但它在很多情况下能更有效地解释当今的艺术实践,甚至能为文物保护、城市建筑设计和自然景观保护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科技的飞速发展在给我们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主要就是人类盲目地利用科技的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人们错误的科技价值观。因此,选择什么样的科技价值观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康德为美学所确立的“审美无利害”的原则曾是审美现代性的基石之一,而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从经验自然主义出发,系统地否定了“审美无利害”的原则。康德确立这一原则,是希望通过审美来弥合主客体的分立,而杜威否定和批判这一原则,是为了维护审美的多元个性和鲜活生动的审美经验。他们其实都属于审美现代性的范畴,只不过从不同维度出发而已。二者在这一原则的对立上,再一次体现了现代性的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温辉  彭正梅 《教育科学》2021,37(5):12-20
杜威关于"什么经验最具有教育价值"的论述一直存在模糊性,但其晚年的美学转向补充和明确了这一点.杜威寻求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把艺术回归到日常生活之中.审美经验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受到情感和想象力的推动,不断克服阻力,整合过去和现在,面向未来而最终达到和谐完满的过程.这最为清晰和强烈地体现在艺术中,艺术的节奏性既强调解决问题和审美体验的过程,也强调结果性的艺术作品.杜威的审美经验确立了经验的教育标准,也就是,审美经验最具有教育价值,它真正地指向生长.这就要求教师像艺术家那样思考和行动,按照艺术创作的方式,以审美经验或艺术作品为结果导向来进行范例性的课程设计和教学,以强化儿童对审美经验的获得.  相似文献   

17.
试论价值观管理理论中的人性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传统理性管理理论中 ,不论是“经济人”思想 ,还是“社会人”思想 ,个人只不过是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管理目标的“工具人”而已。“工具人”思想人性观发展的历史局限性导致了现代价值观管理理论中“目的人”思想人性观的产生。马克思认为 ,人在任何时候都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是“手段”和“目的”的辩证统一。人类社会只有发展到了共产主义阶段 ,体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的人”思想的人性观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8.
至从哲学产生以来,人们一直都未停息对人的探索,这正是哲学深层中所存在的一个共同的“隐形主题”——人与人的生存、人的本性、人的命运和价值。然而,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或许我们能从席勒的理论中,在他那独特的审美视域下得到些答案。  相似文献   

19.
普里什文作品主题中的生态意识是贯穿俄罗斯近代文学的主题之一。普里什文始终将"自然"作为自己作品中的重要主人公,也为后来的众多俄罗斯作家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和灵感。普里什文所描写的自然清新而朴实,仿佛自己的亲人或挚友一般。在他生动细致的描写下,大自然仿佛有了灵魂,人类与大自然相互呼应,和谐统一,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20.
教育:跨越功利主义复归人性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在高扬功利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地走向功利的极端.功利性膨胀的另一面是关怀人性的萎缩.在此"胀"彼"缩"之间,教育衍生了它自身发展的诸多困惑与危机.寻本求源,这些问题的消解之法最终还要在教育的"曾经状态"中寻找,即从"关怀人性"出发构建教育.正是基于这一逻辑起点,本文所倡导的人性教育在目的观、课程观和方法观上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保存和发展了人性的教育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