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把教师比喻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人把教师比喻是海岸上的灯塔,指引茫茫大海上过往的船只;有人把教师比喻是铺路石,为路过的人们铺平道路……而我,宁愿将教师比作播种者--播种文明,播种希望.  相似文献   

2.
我们一直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一比喻展示出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我认为,与其把教师比作蜡烛,不如将其比作点燃火种的人更合适。火种燃烧自己,照亮自己,并照亮周围的一片天空。随着亿万火种的燃起,教师的光被淹没,她融入亿万火种的燃烧之中,互相照亮、互相壮大。这才是现代教师的真正价值。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成功点燃火种?我认为不仅要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点燃火种的能量,即师爱。  相似文献   

3.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说教师的工作就如同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单从教师为人类无私奉献的意义上讲,这比喻是无可厚非的,但细一琢磨,这个比喻似乎把教师当成了一个悲剧角色,似乎教师在工作中只是一味地付出。其实不然,教师在塑造学生的同时也塑造了自己,教师在为人师表的过程中自己也是渐渐变得成熟起来的,在培养新生命的同时自己的生命也得以进步和完善。从教师实际的人生意义上讲,教师是和学生一同成长的。早在战国时期的教育论著《学记》中就鲜明地论述了教学相长的思想:“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  相似文献   

4.
其一、我们所说的成全所有生命的发展,也包括教师的生命的自由与健全发展。把教师比喻为蜡烛,看作是一个照亮别人、牺牲自己的职业,显然不符合现代教师的理念。教师自身的生命发展,既是作为现代人的教师的权利,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自身所需要。教师的物质生活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有人赞美说,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赞美说,教师像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然而,我却一点也不喜欢这个比喻,觉得这个  相似文献   

6.
有的人在谈到教师工作辛苦,赞扬教师具有自我牺牲精神时,用蜡烛作比:“教师好比蜡烛,照亮了别人,熄灭了自已。”我想来想去,总觉得这个比喻不够贴切。诚然,任何比喻都不可能恰到好处,而用这句话来比喻教师工作的全部意义,则是歪曲了教师的形象,更是不准确的。如果把教师比作蜡烛的话,我觉得这支蜡烛不仅能照亮别人,也能照亮自已。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了解学生的需要,同时  相似文献   

7.
我是教师,不是园丁。我的工作对象是有个性、有思想、有主见的活生生的人,不是任人修剪的花草;我的教育对象是天真活泼、主动学习的青少年,不是等待肥料、水分恩赐的树木。学生岂能与花草树木并论,而教师又何必把园丁的虚名加在身上。我是教师,不是蜡烛。我虽然"燃烧"自己,但没有毁灭自己;我不仅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我也不断完善了自己。我从没有因"传道、授业、解惑"而失去什么,却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人们给教师这个职业赋予很多光环和比喻,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也有人说:"教师是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也有人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把爱播洒给祖国的花朵。这些给孙老师的感觉是:有的虚无缥缈,有的结局惨烈,这都不是孙老师想要的。她身为从教27年的一名教师,有着对教师职业的独到理解,她认为做一名好老师,就应该具备竹子的品质和精神。从此,"做师若竹"就成了她的职业操守和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说法,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却不那么认为。教师的“亮度”即使很大,能为那么多人“照亮”么?孔夫子有弟子三千,即使他是圣人,光焰无穷,估计也很难为那么多人“照亮”。且圣人终有死的一天,他死了之后,谁为那些弟子们“照亮”呢?还得学生们自己为自己“照亮”。  相似文献   

10.
蜡烛与水库     
蜡烛是人们用来照明的。它的特点是燃烧自已,照亮别人,常常被人们用来赞美献身精神:教师是用知识和精神教育人的,与蜡烛照亮人有相似之处,因此蜡烛精神长期是社会普遍认同的教师精神。“舂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甘为春蚕吐丝尽,愿为红烛照人寰”,这些古今名言一直用来赞美教师。教师也乐于把自己比作红烛,且甘为红烛,为学生,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  相似文献   

11.
教师何为     
对于教师,人们有许多美好的比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是辛勤的园丁”。还有一句非常朴素的语言,也道出了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在这里成了“水桶”,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水桶,而是盛装知识之水的“水桶”。“工程师”“蜡烛”  相似文献   

12.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李商隐的诗里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句子,人们就常把教师比喻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认为如果从蜡烛及其燃烧过程来看待教师职业,这种比喻十分贴切。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将教师比喻成能照亮他人的蜡烛,用照亮他人却将自己化为灰烬的蜡烛精神点赞教师.这种比喻有一定的道理,这是基于蜡烛燃烧这一物理现象的外在描述.往深里想,这种比喻也很悲凉,教师勤勤恳恳、教书育人,传承了知识、传播了真理,最后自己却变成了灰烬,落得个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教师是艄公,把一批又一批游子送到理想的彼岸,而自己却仍旧在两岸间往返.”这些形象的比喻道出了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我的父亲就正是那发光的蜡烛,摆渡的艄公.他在40个春秋的教书生涯中走过了一条曲折而又辉煌的路.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教师像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我揣摩这句话的含义,感觉到了这句话的不妥。从教二十多年来,我深深感悟到:教学相长。教师在育人中,渐渐成为学生敬佩的师长与偶像。教师在与同行切磋教艺的过程中,帮助别人,提高自己。身为教师,我们不是蜡烛,而是一盏灯,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时刻辉煌着自己。  相似文献   

16.
周昕 《湖北教育》2005,(9):20-21
有人用“蜡烛”来比喻教师,而用“慈母”来赞美女教师,女教师不但像蜡烛一样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别人,而且用母亲般的爱心培育着每一个学生,她们不但无私奉献着,而且比男教师要付出得更多,牺牲得更多。在鄂东门户广水市,就有那么一群杰出的女教师撑起了广水教坛的半边天。金秋九月,第21个教师节悄然而至,让我们伴着桂花的清香,走进她们中间。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师是非常崇高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有人把教师比作春蚕,是因为他奉献了自己,丰富了别人;有人把老师比作蜡烛,是因为他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教师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但是蜡烛的光太微弱了,蜡烛的结局太悲壮了。教师固然要有蜡烛的奉献精神,但在奉献的同时更要成就自己、发展自己。育人是从育己开始的,没有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的“光”只能是短暂的。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表明教师从事的是一个非常崇高的事业,目的是塑造人的灵魂。但是,将教师比喻为“工程师”,反映的是一种工业模式。学校被视为工厂,教师是工程师,学生则是等待被加工的产品。工业模式强调产品标准的整齐划一,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主导下,学生鲜活的生命被遗忘了,学生多样的个…  相似文献   

19.
课题研究促我专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前,人们常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作为一名一线任课教师,几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使我深深的认识到,现代的教师已不能仅仅是“蜡烛”,而更应是一颗“太阳”,在发光的过程中,不仅照亮了别人,同时也辉煌了自己。成长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感受到自我的成长无疑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伴随着自身教育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特别是参与我校重大课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实验研究逐步成熟的开展及其探索过程中的所感所悟,我越发体会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蜡烛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 “点燃自己,照亮别人”=一名好教师。这个古老而又经典的比喻公式,把教师呕心沥血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刻画得很深刻。时至今日,我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笔认为,仅有这种精神加上“传道,授业,解惑”不再是教师工作的全部,也不是一名好教师的惟一标准。教师不仅要传“知”,且要启“智”,还要育“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