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在对红花尔基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分类概述基础上,综合运用了“三三六”评价法和SWOT分析法对红花尔基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建设条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红花尔基国家森林公园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并提出了开发对策,旨在为红花尔基国家森林公园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汪荣 《青海科技》2003,10(5):18-20
本文介绍了大通国家森林公园的基本概况、景观资源特点,并对其景观资源作了综合评价,提出了开发建设大通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结合实际,针对黑龙江省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以及开发利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林玲 《西藏科技》2002,(4):13-16
西藏林芝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大面积的原始森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吸引越来越多的区内外游客.生态旅游是以生态理论为指导发展欣赏,休闲,探索和认识自然的社会活动,是以大自然为舞台,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能促进自然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兴综合产业.随着"城市荒漠"的扩大,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传统文化的沙漠化"到大自然中欣赏自然景观,享受纯天然食品,回味传统文化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已经成为都市居民旅游的时尚选择,并且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徒步走向人烟稀少的原野.从而为象地处世界屋脊的林芝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洞庭湖区湿地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大湿地资源集中地之一,在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长期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景观、明显的蝶形盆地带状地貌、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构成该生态旅游资源的主要因素,又呈东、南、西三大片分布,且各具特色;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几乎涵盖亚热带内陆所有湿地类型造就了该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围湖造田人工围垦、工业废水农药污染、乱捕乱猎人类干扰导致了该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系统的脆弱性。治理对策为:退田还湖,确保自然湿地生态系统面积,科学解决“田湖之争”,复还湿地生态系统。标本兼治,力争入湖泥沙量控制到最小程度,稳定湖泊、沼泽等自然景观面积。恢复重建,规范与扩大湿地自然保护区,并进行有效的长期监测。总之,洞庭湖区湿地旅游的开发,必须定位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改变只重视湿地生产功能而忽视其生态功能的倾向,全面开发湿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综合效应,实现湿地生态旅游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段艺芳 《内江科技》2007,28(6):63-63,150
从"庭院经济"到"农业生态旅游村"资源开发建设,浓缩了新时期现代农民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奔向小康的历程.本文认为生态旅游农业是当前及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一种模式,并探讨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江西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环境进入21世纪,人们有了较充裕的时间、可随意支配的收入和发达的交通条件,可以比较任意地选择想去的国家和地区观光、度假、休养、购物。在城市污染日趋严重,不少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情况下,尤其是这次非典性肺炎的发生,人们对生命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生态旅游已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这将为生态旅游提供广阔的客源市场。江西是我国少见的省级封闭式自然地理单元,具有很好的生物多样性,是大力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宝地。江西有八大生态旅游区,如赣南江河源头生态旅游区、赣北名山名湖生态旅游区、赣东北山水乡村生态…  相似文献   

8.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从生态旅游的定义、发展现状、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及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的措施和建议等方面作了详细论述,旨在为西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 ,生态旅游成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一条新途径 ,可以发展为一个地区的新产业。黑龙江省伊春市以林业为支柱产业 ,其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有很多优势。该文从生态学和旅游资源角度分析了伊春市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其功能定位 ,并以伊春市具有代表性的五营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从确定生态安全下的旅游资源规划与实施、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地管理和开发可吸引旅游的属地和周边地 4个方面介绍了在伊春开展生态旅游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对藏东南地区的山地生态旅游资源、水域风光生态旅游资源、冰雪地带生态旅游资源、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藏东南地区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鲁北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开发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吕建树  刘洋  张祖陆  李静  王学 《资源科学》2011,33(9):1788-1798
鲁北滨海湿地是山东省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对其开发潜力进行评价可为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提供依据。针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从资源禀赋条件、旅游开发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客源市场条件等4个方面建立一套包含42个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多层次灰色评价系统,对该区19处代表性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较为合理,可信度较高;针对研究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均集中在Ⅰ级-Ⅲ级、总体上资源开发空间大的特点及各地市间开发潜力的差异,提出了构建"一体两翼"的大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带的总体开发战略和各地市的开发分工体系,并确定了相应的开发时序和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2.
东马扎尔-老沟一带成矿条件有利,已发现大型金矿床位1处,中型金矿床1处,小型号矿床(点)多处。综合地质与化探异常特征,研究区划分为6个成矿远景区,其中Ⅰ级成矿远景区4个,Ⅱ级成矿远景区1个,Ⅲ级成矿远景区1个,其中八里房、北极村河西北两处成矿远景区定为重点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3.
唐承财  钟林生  陈田 《资源科学》2009,31(11):1825-1831
研究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促进区域旅游与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对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海拔的变化,整个区域生态旅游资源与部分单体呈现垂直地带性;②随着经纬度变化,自然与人文类生态旅游资源均表现出水平地带性空间分异;③较多生态旅游资源分布在交通干线与主要河流沿岸;④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沿村镇及其周边地区呈现面状集聚与散点空间分异.基于空间分异特征分析结果,提出该区域旅游资源总体开发模式为空间梯度转移开发,并探讨了3类空间优先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的开发模式,分别为垄断性资源开发的独立景区模式、交通干线沿线资源开发的线路联动模式、城镇周边资源开发的设施依托模式,研究成果可为三江源地区及其它生态敏感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建设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以甘肃碌曲县为例,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域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意义和有利条件,提出了开发建设生态旅游景区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海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宁海岛地处我国海域的北端,受沿海区域开发的影响、海岛自然资源的开发正全面开展,其中海岛的旅游的资源独具珍奇性,自然景观构成了丰富的生态旅游内涵,海岛生态旅游的群体性、互补性明显、在海岛旅游开发的初期阶段,通过逐步引导、规划,形成海岛生态旅游体系,这对海辽宁海岛、生态旅游、开发保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目前存在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依据保护区特殊地位、生态环境的特点和地理位置,分析了开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提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7.
红花尔基国家森林公园土壤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模糊分析的基本原理出发,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红花尔基国家森林公园五个样地的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五个样地的土壤质量相差较大,0-5cm土层各样地模糊综合指数:翠月湖〉风屏山下〉民俗区〉风屏山中〉风屏山上。5-15cm土层各样地模糊综合指数:风屏山下〉翠月湖〉风屏山中〉民俗区〉风屏山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辽宁省丹东市天桥沟国家森林为例,主要就森林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森林生态旅游规划的模式与流程。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维西县旅游业情况,分析了维西县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现状,作者结合维西县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加强生态旅游地区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冯萍  韦杰 《大众科技》2011,(1):159-161
文章对生态旅游资源的涵义和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