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梁友明  王陆 《电化教育研究》2022,(9):98-105+113
组织中阻碍深层次协作的关键因素是缺乏组织结构的支持,知识治理能为教师反思提供组织机制保障。为了探讨循证课例研究中优化教学反思的知识治理路向,研究以靠谱COP项目的四个循证课例研究小组的教师集体反思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的资料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循证课例研究中的教学反思过程包括教师个体反思、组内集体反思、组间集体反思、大学研究者介入的U-S协作反思四个环节。教学反思转化为教学改进的过程中会面临多重的矛盾与冲突,故需引入目标机制及疑惑消解等知识治理机制,促进个体反思与集体反思之间的融合;其次,引入组间汇报分享机制及组间互评机制,推动组内反思与组间集体反思之间的转化;最后,引入三级沟通机制及元反思机制,以缓和大学研究者与研修教师之间的话语冲突,提升研修教师的元反思能力。通过引入适切的知识治理机制,有效提高了教学反思转化为教学改进的效率,促进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育及课堂教学行为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时代教育面临着“唯数据论”“数据泛化”“数据互斥”等危机,变革教育治理方式,走向循证教育治理成为推进新时代教育治理体系科学化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研究认为:大数据时代循证教育治理是多元治理主体依托智能技术,利用经由数据、信息、知识转化而成的研究证据,精准管理教育公共事务的方法。从治理背景、依据、理念综合阐述了传统教育治理方式转向循证教育治理的发展逻辑。最后,从构建“领导力—有效证据”长效互动的教育治理引导机制,推动“公共价值—有效证据”双向平衡的教育治理证据传播机制,完善“领导力—公共价值”多元沟通的教育治理协商机制等层面提出了循证教育治理的实践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学行为改变是教师改变直接且有效的方式,但当前教师教学行为改变存在着无合作、无证据的弊端,需要寻求教研策略突破。引入混合循证教研策略贯穿课前运用数据证据,课中生成数据证据,以及课后优化数据证据的全过程,形成循证教研的闭环。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教学行为得到优化,思维导向的“双主”结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且教学行为的内生动力,即实践性知识也得到增强。研究证实了混合循证教研策略对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重大创新。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在变革、激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内在动能、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认识层面、技术层面、融合层面的现实难题。为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亟须培养教育工作者的大数据思维,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数据应用能力,构建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是推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重要手段。大数据在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的深入应用,可有效驱动培训需求识别更加精准、培训项目设计更具针对性、培训方式选择更加多元化、培训评价反馈更加及时。根据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过程中的教师数据、课程数据、学习数据和评估数据,构建了基于大数据闭环系统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新模式。面向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实践,需要从培育教师培训的大数据文化,树立数据化治理思维;建立全周期管理的大数据平台,实现科学化过程管理;建设赋能教师成长的资源体系,满足多阶段培训需求;构建多元协同的教师培训生态,形成培训治理新格局等,保障大数据驱动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变革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课例教研是我国校本教研的一种主要形式。采取循证实践取向对课例教研的审思如下:教师的消极与游离呼唤各教研主体的价值澄清,组织的随意和无序亟须教研回归初心与使命,形成问题探讨中“顶天立地”之态的关键在赋能教师。循证实践的基本理念既突出科学精神又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和医学行善的人文逻辑,核心要义是基于“最佳证据”的有效干预可达成良好的实践成效。采取循证实践取向的课例教研有利于其突破现有瓶颈。循证实践取向下课例教研的发展样态:要素构成上采取“5A范式”且实际问题、解决方案、多元主体缺一不可,行动原则上寻证、用证与制证相结合,精神内核上秉持赋能教师的人文性与以学为本的教育性,价值指向为基于最佳证据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评价改革的推进,如何探索用增值大数据支撑区域治理备受关注。增值评价引入区域教育治理中,存在方法分散、平台有限、业务制约等问题,本研究尝试从增值评价的视角分析区域教育治理的路径,包括循证治理学校以促进学校定向督导,治理教师以实现分类定向研训,治理学生以实现分层指导等。最后,本研究提出了增值大数据支撑区域质量提升仍需关注数据流转和区域协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8.
为改变当下小学校本课例研究经验式的主观化、臆测化和数据式的模式化、浅描化,拒绝非此即彼的论断,向精准、高效的教研模式转变,某小学从量化和质性两个维度,构建基于经验事实、教育教学理论和课例研究数据支撑的校本课例循证实践研究的主题确定、课例打磨、实践验证、总结积淀等“四阶段”模式。实践证明,运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两者间的前呼后应、并行互证、同频共振、反转循环等混合策略的循证实践课例研究,可以突破单独使用质性或量化方法的局限,提高小学校本课例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深入性,也使教师的学科实践性知识和专业核心素养获得提升,为校本课例研究提供新的着力点和生长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大数据在社会治理领域也可以大有作为。分析大数据赋能社区服务的可能性,研究大数据赋能社区服务的重点领域:改变碎片化治理现状、提升治理效率;优化服务质量,回应居民需求;校正服务方向,避免资源浪费;激发社区内在的活力,实现共治共享。大数据对社区服务的赋能作用要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加强系统化建设、因地制宜、突出社区特色等路径来发挥。  相似文献   

10.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形成的大数据,应充分用于推动区域教育发展,促进学校和教师发展。对此,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的经验值得借鉴。该区积极推进监测结果应用研究,通过政府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强化教育管理中的“数据意识”和应用实践。用“大数据”为教育决策赋能,驱动教育目标精准定位,方能促进教育管理思维的变革与提升,逐步形成“互联网+”的教育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