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3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校园建设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本文在智慧校园环境下,从混合式教学活动环节设计、创设情境、混合式教学评价系统等方面研究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中的创新实践。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实现基于"互联网+"和"学习网络化"的智慧式教育,使学生向自主学习、协同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模式转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1,(5)
针对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相关课程的教学现状,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以蓝墨云班课为信息化教学媒介,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探究重构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强化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推进高职教学信息化进程,为高职教学模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数据技术充分融合,从封闭走向开放。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资源呈现、教学过程设计以及学习考核评价方式,而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定制与分级教学模式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高校教育应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有效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时代混合式教学的有效实施为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具体实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时,合理应用混合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混合式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价值和具体要求,然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究如何科学开展混合式教学,为同类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多个维度研究了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首先介绍了"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教学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最后构建了一种适合我专业学生发展的基于"互联网+"将线上与线下完美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1,(2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处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我们工作、生活、教育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教育领域,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浪潮,出现了许多新型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作为传统教学与网络学习相融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近年来在高校中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当前处于社会特殊大环境下,对于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互联网+"的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将成为高校建设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混合式教学"本质上与人类认知、学习的过程相契合。综合运用教学理论,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在多样的教学环境下,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实现教与学的最佳融合,即为混合式教学的宗旨所在。本文结合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阐述了"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中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结果表明,经过教师的精心教学设计,"互联网+"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更有助于实现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格局。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1,(12)
"互联网+"时代促进了教育教学发展,以强大的在线教学平台为支撑,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将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课程建设融合,促进教育信息化是医学院校教学方式改革中面临的新问题。我们在儿科学教学中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总结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儿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经验,为医学院校教学方式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系统检修》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信息化时代对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研究基于"互联网+"时代《汽车发动机系统检修》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实现微课教学的"多维呈现"。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0,(10)
"互联网+"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现代"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为基础,进行课堂教学的变革型优化设计。通过互联网技术等有效手段,全面加快信息化进程实践操作与理论探索活动,对高职院校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背景下,开放教育的各教学环节正逐渐向信息化发展,教学环境也出现了剧烈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本科的教学过程逐渐过渡到了传统教育模式和现代信息化共存的局面,要想进一步开展有效的英语教学,就需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以确保学习的有效性。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混合式的教学过程,例如利用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实现混合式的英语教学过程,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内容,进而能够获得更好的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课堂组织模式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性,为此,推动高职院校互联网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势在必行。本文以高职院校为背景,在对"互联网+"概念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模式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及其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互联网+"模式下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建议,以期提升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测序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医学生物样本大数据的获得,不可阻挡地催生了医学生物信息学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的"课堂-上机"教育方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对于本课程学习的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改革。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网络在线课程以其独具创新的方式引领着数字化学习的巨大变革。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促进知识的学习与获取,是近期教学实践研究的重点。混合式教学是指将网络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本文从混合式教学在医学生物信息学教学的运用意义出发,针对医学生的特点及知识需求,探讨利用网络公众学习平台建立移动课堂应用于医学生物信息课程教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新能源汽车的急速发展使得汽车行业人才需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本文遵循新工科的教育思想,以笔者所在单位车辆工程专业为教学改革对象,按照"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分析——教学改革——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教学"的思路,对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的实践教学方法进行研究:通过重构课程教学体系、搭建新能源汽车实践教学平台和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解决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现代化教育中大学英语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专本贯通班英语教学,充分运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在贯彻语言学习理论的前提下将线上教学的互动化、协作化、可听化以及可视化与线下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使之形成一个教学闭环,在延伸教学时空的基础上显著增强了教学实效,也使高职专本贯通这一特殊培养模式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郑丹华 《内江科技》2019,(5):126-127
<正>"互联网+"时代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带来了较大影响,本文研究了"互联网+"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建设校内会计实践课程教材,加大对实践基地或实验室的投入提高实践基地和实训室的效率,运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多元化开展会计实践教学,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为"互联网+"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学中,引起了教学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变革,在"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应用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授课效率,能较好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困难,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0,(3)
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教研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急需对其进行优化。文章通过学习通移动学习平台进行混合式教研教学模式研究,该混合式教研分线上和线下两个环节,便于教师进一步跟进研究,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激发积极的教学态度,提高教师研讨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互联网+教育"模式得到当今高等教育教学部门大力倡导和青睐。本文针对传统管理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为教学出发点,探讨"优慕课"、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混合互动式教学模式改革,有效提升《Management Accounting》(管理会计)的教学水平,构建"教师主导型"与"学生主体型"相结合的"互联网+"混合式教学理念,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教育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互联网+"思维模式为高等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探索"互联网+"模式下高等数学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巩固的创新发展,对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高等数学学习指导》一书由曹菊生和方正编著,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为我们了解"互联网+"思维模式下高等数学线上教学模式提供了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