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1 毫秒
1.
《荷塘月色》是一篇传统篇目,不知有多少老师教过,有多少学生学过,有多少人对其中描写荷塘月色的句子能倒背如流。以前也教过两次《荷塘月色》,基本上是按照通常的方法,先引导学生学习4、5段写荷塘的部分,细细地分析写荷塘的优美语句,让学生背诵,然后再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理解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含义。课上完了,学生对文中流露出的朦  相似文献   

2.
“寻踪法”破题艺术传统的语文教学程式,是从第一段开始破题分析。其实,有的课文不妨改变一下破题方式。如《荷塘月色》,以“荷塘月色”为题,“荷塘月色”是描写主体。然而“主体”的“出场”却是在第四段。我们完全可以从第四段破题:先在教师的引导下赏析作品中的“荷塘”和“月色”之美,让学生感受这幅“荷塘月色图”。然后提问:“既然这么美,作者在第6段末为什么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答案就在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于是引导学生回过头来分析第1、2、3段,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以及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包建新 《教学月刊》2003,(10):38-40
在阅读教学中 ,大部分语文教师要在教读一篇课文前做这样一件事 :把课文中重要的或学生陌生的词语列出来 ,进行解释。这就是在扫清阅读障碍。解释的内容一般是音、形、义三方面 ,有时也说说词语的结构、用法或与词语有关的历史掌故等。这些自然都是十分必要的 ,但似乎很少有教师注意到引导学生感悟词语本身所具有的质地和芳香 ,尤其是教生字生词时 ,以为把它解释出来 ,在阅读中不成为障碍便足够。其实 ,这样做在很多情况下未能抓住词语教学的最关键因素。还是先从《荷塘月色》中摘取几个例子来说明吧。(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教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也不例外。只要他们认为美的东西,就一定会喜欢,而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优秀的文章。这些文章一般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典型。因此,你只要稍作思考,总能找出它的“亮点”,以“亮点”为切入口,可“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岳阳楼记》、《隆中对》、《出师表》这一类型的课文,抓住它们有骈文特色,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的特点,学生会产生兴趣。又如教《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引导学生体味朱自清描写的月下荷塘,塘边之树,月下远山,“…  相似文献   

5.
《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塘》)是朱自清先生众多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传统篇目。在语文教学中,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荷塘月色》赏析刘青《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先生1927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写的一篇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著称,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过一定影响。作品是从他要去观赏满月下的荷塘景色写起的。作者深夜去荷塘赏月,是要在一个幽静...  相似文献   

7.
对《荷塘月色》的教学,如果采用传统的结构分析法,学生难免对该文缺乏深刻的认识。而采用审美阅读的方法,效果则大不相同。文学欣赏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审美过程。西方美学强调视觉、听觉感官的审美功效,中国美学则强调“五官整合”。用审美阅读方法阅读《荷塘月色》,就是在课文中寻找各种感官的思维。听觉。“墙外孩子们的欢笑声”不见了;妻在屋里“哼着眠歌”。我想听孩子们的欢笑声,听不到;我不想听妻的眠歌却听得清清楚楚,难免心情苦闷。故而决定出去走走———去荷塘的原因。到荷塘之后,“我”听到两种声音:一是现实中的“树…  相似文献   

8.
再次品读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时,忽的感觉到从前的浅陋,而也因了自己的这份“浅陋”误导了许多学生,同时深深的悔恨起来。前几年的教学,我总在文章精美的两个写景段落“月下的荷塘”及“荷塘上的月色”大肆铺张,浪费了许多的情愫,也同时抹杀了学生的灵性。现在反思,也许文章可以多些关注细微处,多些分享自己对细微处的感触。或许...  相似文献   

9.
“理解”“发现”“反思”作为思辨性阅读的关键思维工具,可以搭建起《荷塘月色》思辨性阅读的思维支架。通过文本细读,先带着学生去“理解”文本有“什么样的荷塘,什么样的月色”;随即带领学生挖掘朱自清“为什么选择写荷塘,为什么选择写月色”来寻求审美“发现”;最终引导学生对“采莲世界”、“西洲世界”进行比较,“反思”出文本“不仅仅是荷塘,不仅仅是月色”,进而还原出朱先生的真实生活图景:在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中反复穿梭以寻求精神的短暂自由。故而“荷塘月色”恰恰是他接通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的“审美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美读激情。高尔基说:“人们爱听悦耳而有旋律的声音,爱看鲜明的色彩。”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范读课文,“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这样以声传情,可为学生创设阅读审美的情境。只有当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相互交融,产生共鸣,才能产生审美愉悦。披文入情。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再现文中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教《荷塘月色》时,应扣紧描写“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中的月色”的重点语段,体味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感受作者那超越现实的“宁静”和回归现实的“…  相似文献   

11.
结合作文教学讲析《荷塘月色》的写作特点李家和讲授《荷塘月色》这样一篇艺术性较高的课文,我们既要使学生学到它的一些写作技巧,并能在作文中加以运用;又不能使他们囿于所学而简单地模彷。为此,我在安排教学单元时没有按过去的老套,把作文放在讲读课之后;而是出人意料地放在讲课之前.先让学生写一篇写景的作文,然后联系作文中的共同弱点,有的放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语境里,“天地人合一”是最高的追求。《荷塘月色》所写的不只是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应当看到荷塘所处的位置为“地”,“月色”所代表的则是“天”,中间还有一个代表着“人”的作者。《荷塘月色》集齐了天、地、人“三才”,因此也自然具有了“合一”的意蕴。解读《荷塘月色》,就是在寻找生活和自然的美。作者心中有所期待,因此看到了荷塘月色之美;读者心中有所期待,就能看到荷塘月色之美。所有的这些美,都是“合一”之美。  相似文献   

13.
《荷塘月色》和《又见荷塘月色》两篇散文虽然创作于不同的背景 ,但都采用移步换景、情景交融等手法 ,可谓异中有同 ,同中见异。《荷塘月色》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于 192 7年 7月写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这篇散文描写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素淡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水乳交融 ,通过写景抒情、联想抒情 ,反映了作者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又见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又侧重于议论抒情的散文。这篇散文追慕先贤、寻访胜迹 ,因景抒情 ,感慨良深。通过记叙夜游荷塘的见闻 ,歌…  相似文献   

14.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极富美感的散文。朱自清先生通过描写荷塘月色中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渴望自由的情感。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这篇优美散文的内涵。文章以《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为例,对高中语文审美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再谈点拨法     
前年笔者曾写过一篇关于语文教学中运用点拨法的文字,意犹未尽,试再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点拨法,并不是这儿一“点”,那儿一“拨”,就算完事,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只有以教学的整体性原则为前提,点拔法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我教学生读书,分为初读、研读和品读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都需要点拨,但点拨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初读一篇课文,首先就要让学生接触到课文的整体,不必提太多的要求,也不必去死抠词语,点拨的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读这篇课文的兴趣上,能充分诱发学生读这篇课文的强烈动机。比如我在刚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先从朱自清的  相似文献   

16.
《荷塘月色》第四、五段描写景物的特点是:荷塘是月色中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通过观赏荷塘月色,描绘素淡朦胧的美景,反映作者幻想超脱,对美好、自由、光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访荷塘     
学生时代读过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我就渴望能在淡淡的月色下漫步静静的荷塘。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发表在1927年7月出版的《小说月报》18卷7期上,署名佩弦,后收在《背景》散文集中。它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它以秀丽、隽永的风格和细腻、委婉的文笔,为人们所喜爱。朱自清先生当时在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荷塘月色》所描写的荷塘,原是清华园中一个极其平凡的荷塘,但在作者的笔下,月光中的荷塘却十分清幽、恬静,满贮着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9.
夜中观荷     
因为有了月亮,有了荷塘,才成就了朱自清先生的大作《荷塘月色》。可不可以这样推论呢?当然不能。人是占主导地位的,如果没有他往日心事的积蓄,没有灵感和敏捷的才思,只怕月亮、荷塘也是枉然存在的。[写《夜中观荷》不能不由《荷塘月色》引入。设问句“可不可以这样推论呢”得出的“积累”、“灵感”、“才思”,看似赞颂朱先生,其实是为下文张本。]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技工学校学生生源紧张,招收的学生素质低于普通高中的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在技校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活跃起来,这就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改变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就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1创意新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我时先准备了一个多媒体课件,并对场景做了一番精心的布置:采莲人荡着小船,由远而近悠悠驶来,和风吹拂着水面,细雨打落在满池的荷叶、荷花、莲蓬上,船到之处波光涟漪,给学生营造了置身满池荷花中的情境。为了课堂生动,我制作背景音乐江南名曲《采莲》。动听的音乐,色彩美丽的画面,很快把学生的心给牵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在此基础上,我说:“同学们,你们欣赏过美丽的荷花开满池塘时的情景吗你有过乘着小船穿梭于荷花中的想法吗那感觉一定美滋滋、乐陶陶。这节课让我们好好的读一读《荷塘月色》,一起去感受作者通过写‘月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所表现出的淡淡的哀愁和淡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