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影响,我国出现了"独生""准二孩""二孩"三种不同的家庭结构。为探索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幼儿亲社会行为意向的影响,本研究以6岁幼儿作为被试,运用艾森伯格亲社会道德两难情境范式,分别考察来自"独生""准二孩""二孩"家庭的幼儿在助人、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上的意向表现,结果发现6岁幼儿的亲社会道德推理水平处于他人需求取向阶段,亲社会行为意向整体较高,其中助人意向最突出,其次是合作与分享;6岁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意向不存在性别差异;来自"独生"和"准二孩"家庭的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意向高于"二孩"家庭的长子女,可见家庭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意向。政府应为"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启动全方位的家庭服务支持策略;幼儿园应大力开展亲职教育和同胞教育;家长应重视幼儿的家庭角色地位,把握"准二孩"家庭结构过渡阶段的教育契机,提高长子女照料二孩的参与度,发挥幼儿同胞竞争意识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全面两孩"政策之后二孩家庭将增多,二孩家庭幼儿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社会、家庭和幼儿自身均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二孩家庭幼儿的心理表述为切入点,分析和总结二孩家庭幼儿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缺乏安全感、行为错乱、没有原则,其解决方法为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树立正确的角色定位、建立平等的相处规则。  相似文献   

3.
加强家庭婴幼儿照护支持是二孩时代实现幼有所育的关键。从家庭育儿压力、母职困境和社会支持出发,调查6个省12个市共计11453个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结果发现,家庭育儿压力较高,抚育成本高昂,子女教育成为最大挑战,且二孩家庭育儿压力更大;母亲育儿工作难平衡,超过三分之一的母亲职业中断,且二孩家庭、低收入和低学历母亲面临更大的职业困境。在社会支持方面,家庭内部支持以祖辈为主,父亲参与不足;对教育支持最为迫切,但所获外部支持有限。在历史短板、时代挑战和文化制约的多重影响下,亟待构建婴幼儿照护家庭支持体系,通过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形成夫妻同工、祖辈适度参与的动力机制,保障女性就业权,最终实现家庭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婴幼儿照护良好格局,切实缓解家庭的育儿压力。  相似文献   

4.
"全面二孩"政策下家庭成员数量增加,家庭规模和结构发生改变。良好同胞关系可以使儿童迁移相关经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准备,而不良同胞关系会造成儿童社会适应困难;亲子关系在新家庭环境下可能产生隔阂,这不利于家庭社会化功能的发挥;祖辈参与抚养的家庭中,祖辈生活习惯、个性品质和育儿观念也会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文章从直接和间接关系变化的角度出发,阐述由家庭成员之间关系所形成的家庭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学变量,对长子女的社会化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滁州学院学报》2018,(3):121-124
家庭育儿面临很多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多方面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从社会支持理论的角度来看,构建育儿社会支持体系需要明确以国家层面为引导、以家庭和早期教养机构为核心、以社区和其他社会机构为辅助的支持主体结构,从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增加优质幼儿教育资源、提升婴幼儿保健服务、强化家庭教育指导、优化社区育儿环境、普及社会育儿意识等多种途径来初步构建我国的育儿支持体系,培养社会育儿的普遍意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649名幼儿进行问卷调查,深入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同胞关系的影响及父母对同胞冲突处理策略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二孩家庭中父母教养方式以民主型为主,父母教养方式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同胞关系,父母对同胞冲突处理策略在父毋教养方式与同胞关系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建议伴随二孩政策推进,全面三孩政策实施,父母应坚持民主教养,为幼儿树立榜样,及时关注大孩的心理变化,树立正确处理同胞冲突的观念,采取以幼儿为中心的策略,选择合适的时机介入同胞冲突。  相似文献   

7.
家长是幼儿成长历程中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观念对于幼儿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良好的育儿观念会给幼儿今后的成长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笔者深入云南省南部C县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对当地学前儿童家长育儿观念展开问卷调查和分析,总结出云南省农村地区学前儿童家长育儿观念的误区,从而提出转变当地学前儿童家长育儿观念的对策和建议。希望以此能够实现社会、幼儿园及家长育儿观念的统一,共同为儿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托育政策经历了从“福利化”到“市场化”再到“家庭为主,托育补充”三个主要阶段的调整变化。伴随着2021年“三孩”政策的全面落地,托育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深入了解当下家庭的照护需求并精准提供服务成为重中之重。对深圳市已育有0-3岁婴幼儿和有生育意愿的770户家庭的调查显示:父母科学教养观念强,期望得到专业指导;托育机构价高质劣,家长对社会托育服务满意度低;在育儿指导方式上,期待多种方式提升育儿水平,争做新时代教育型家长;在照护服务形式上,呼唤“父母带薪育儿假”,时间、经济支持双重保障;对于入托年龄与类型而言, 1岁前入托需求相对较低, 2-3岁的入托需求超七成;社区式、全日制备受青睐,期盼普惠性托育服务。这代表了我国诸多城市婴幼儿照护发展的现实状况。为此,可尝试在顶层设计上完善家庭生育友好型育儿支持政策;在梯度推进上优先解决2-3岁幼儿照护需求;在强化指导上分类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在优化监督上健全托育机构监管与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时期是儿童的智力、个性心理、身体的快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婴幼儿形成的态度、习惯会影响其一生。而在婴幼儿时期主要是父母尤其是母亲陪在他们身边,时时刻刻、潜移默化的对其智力、心理、行为产生影响。因而父母的育儿知识素养、教育方式、教育观念对幼儿以后的发展极为重要。农村婴幼儿父母在育儿问题上存在育儿知识缺乏、育儿内容有失偏颇、育儿观念落后、育儿方式不当的问题。为此本文也提出了改善其育儿观念,形成科学育儿方式,提高农村父母育儿素养的几点建议:国家出资在农村建立父母学校;利用广播电视大学,或者网络进行相关的培训;在社区设立家庭活动中心,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利用妇联开展妇女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家庭文化资本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幼儿社会技能的发展,还可通过母亲的育儿胜任感和养育粗暴程度的中介作用对幼儿社会技能的发展产生影响。为促进幼儿社会技能的发展,家庭应进一步提升客观化和具体化文化资本的配置水平,优化母亲的角色意识,提升母亲的育儿能力,为幼儿的社会交往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11.
石发 《教育革新》2007,(6):20-21
幼儿最早的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在教胄教学实践中,发现当前家庭在科学教育幼儿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多数家长对如何科学地教育幼儿的认识不足,由于受教育程度、工作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教育观念、教养态度及教育的方式、方法都有明显的差异。家庭教育的实际现状不容乐观.对此,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实施指导,为从总体上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幼儿的质量,使广大家长重视家庭科学教育幼儿的问题,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们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与活动,进行多种渠道的宣传沟通,以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家庭支持日益成为美国应对家庭育儿功能弱化的重要工具,形成了一种以预防为重点、以社区为基础、强调家庭优势的育儿模式,在促进儿童发展与提升家庭育儿能力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当前,我国家庭育儿仍以自身保障为主,缺乏政府和社会的支持.面对由家庭育儿功能弱化引发的社会问题,政府有必要借鉴美国经验,通过制度化的家庭政策和社会化的家庭支持服务来分担育儿责任,以弥补家庭的功能缺失,促进儿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中西方育儿方式存在巨大差异。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育儿方式的比较,探讨了这些差异存在的根源,即中西方在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家庭观念上的不同。通过比较和探讨不同育儿方式的优劣,我们能融贯中西,从中取长补短,培养出更符合未来发展的下一代。  相似文献   

14.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变化,中国人的育儿方式和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使得人们的育儿方式在全新的社会条件下越来越畸形。对孩子宠爱过度,只宠不教,“四二一”家庭结构,使“小皇帝”、“小公主”们高高在上,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溺爱无边,不管不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过高。把几代人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不切实际的要求与压力也都落在了孩子的肩上,利他主义倾向削弱,一味索取,不讲奉献,使幼儿的自我观念不断膨胀。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变化,使得人们的育儿方式在全新的社会条件下越来越畸形。对孩子宠爱过度,只宠不教,不切实际的要求与压力也都落在了孩子的肩上,利他主义倾向削弱,一味索取,不讲奉献,使幼儿的自我观念不断膨胀。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正逐步意识到"道德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并且刻不容缓。要想改变幼儿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定势,就应把孩子学习分享明确列入社会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生活和人们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离异家庭日益增多。研究离异家庭幼儿的教育,已成为摆在幼教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离异家庭幼儿的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应对少子化压力,日本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的视角,对其传统的以国家提供为主、体现"家庭主义"特点的育儿支持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逐步转为在政府引导下,由社区、市场、民间组织等多部门共同协作为家庭提供育儿支持,这有效地缓解了家庭育儿压力。当前我国家庭在育儿方面缺乏政府与社会的各方支持。借鉴日本的改革经验,我国应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和机构部门;发挥市场作用,发展多样化托育服务,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推动社区及社会组织参与育儿服务,创建有利于育儿家庭的社会支持环境;重视家庭的不可替代作用,实现社会多元支持下的"再家庭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放开,二孩家庭数量近年来显著增加。由于父母未及时调整教养方式,致使二孩家庭中大孩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攻击性行为增加。本文分析了二孩家庭中大孩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并提出教育建议:(1)父母要公平教养两个孩子,不偏听偏信;(2)关注大孩的心理变化;(3)松紧有度,科学教养。  相似文献   

19.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随着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与中世纪相比,这个时期的女性在家庭劳动和雇佣劳动领域的劳作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家庭劳动领域来看,除了操持家务和养育孩子,女性的劳作有时不再囿于传统的自给自足式的家庭生产。从雇佣劳动领域来看,很多女性走出家庭从事不同的工作,尽管她们的工作多是女性家庭角色的延伸,但她们的经济活动为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不过,传统的性别观念——妇女属于家庭以及妇女缺乏劳动技能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依然限制着妇女在社会劳动领域的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社会中,妇女的社会地位极为低下,最典型的标志就是受“三从”、“四德”道德观念的束缚。“夫死从子”,即是要求做母亲的在丈夫死了以后依从儿子。但从家庭层面来看,这一“从”明显与上下尊卑的根本原则-“孝”相矛盾。也就是说,由社会传统及上下尊卑观念的根本定住和孝的原则决定了妇女的“三从”之中的“从子”事实上从整个社会来看是如此而从单个家庭中看却并非如此。《韩诗外传》中所表现出的母亲的崇高家庭地位和权威都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