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父母对阅读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父母的职业、兴趣爱好等,都是影响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是一个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力量,是协调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纽带.是学校和家庭进行沟通的桥梁。因此.班主任对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影响着良好的班风、学风能否形成.影响着学生能否健康全面地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我个人认为班主任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七心”.  相似文献   

3.
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一班级学生主要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国家的教育目的能否实现,关键在这一目的能否转化为班主任的指导思想。学校、家庭、社会影响能否形成一个统一的教育力量,关键在班主任能否做好各方面教育力量的协调工作。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能否形成一个良好集体,也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总之,一个班组中几十名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班主任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班集体状况如何,完全取决于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每个学生的思想、性格和  相似文献   

4.
研究发现,新高考背景下家庭背景既可以直接影响学生专业选择行为,也可以通过专业选择动机间接影响学生专业选择行为。具体来讲,家庭社会资本对学生专业选择行为的影响最为显著,表明父母的社会职业地位对子女专业选择行为的影响更明显;家庭背景对学生专业选择动机亦具有影响,但作用路径有所差异,家庭文化、经济资本对学生内在自主动机具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家庭社会资本对学生外在作用动机具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受教育层次越高、经济收入越好的家庭更注重子女兴趣爱好的培养,而家庭社会职业层次越高对子女的未来期望就越强烈。为此,建议从完善家校合作培养机制、提升学生专业选择能力、强化学生内在自主动机等三个方面来推动学生专业选择行为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5.
"问题学生"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家庭因素尤其重要。它包括家庭自然环境、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家庭的社区环境、家庭的人文环境以及家庭氛围、家长文化背景、家庭人际关系与家庭的教育方式等诸方面的因素对学生的重要影响。探究其影响,捕捉其规律,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的制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通过对一些学生的研究,以及对一些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一些他们的家庭因素方面的原因,供家长参考。  相似文献   

6.
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能否就好业、能否学以致用,不仅关系到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关系到职业学校能否实现其职业教育目标及社会对学校的认可。本文从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初衷出发,积极探索提升途径,以便提高初为社会人的毕业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本因素对个体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中国大陆三省一市10909名高中生和香港3157名高中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家庭教育期望,无论是对中国大陆学生还是香港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都具有显著影响。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数量、家庭成员辅导学生功课、父母与子女沟通频率等因素,对中国大陆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具有显著影响;家庭社会网络广泛度、师生沟通频率,则对香港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具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一些常被认为影响个体高等教育需求的因素,如家庭社会网络资源、父母与学校的联系等,对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家庭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家庭环境、家庭成员的关系及性格、家庭的文化氛围几个方面探讨了家庭影响与大学生犯罪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如何科学准确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关系到国家资助政策能否的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否顺利求学。本文着重分析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特殊性,认定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兼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认定对策,以做好高校大一新生助学工作。  相似文献   

10.
学生家庭文化:影响师生关系的"远位变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生家庭文化作为对师生关系影响不明显的"远位变量"常被忽视.学生家庭文化的影响具有率先性和持久性,主要通过学生家庭的教育文化和关系文化两个方面对师生关系发挥潜在的作用.针对学生家庭文化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家庭文化,真正平等地对待来自不同家庭文化的学生,加强学校教育功能,调节学生家庭文化在师生关系构建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影响着学生的个人发展、家庭的和谐,对高校发展、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高校辅导员在参与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有着诸多有利条件,如角色与沟通、时间、环境、授课等优势,辅导员应强化自身综合素质,全程化指导学生就业工作,并创新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操行评语是对学生在一定时期内思想品德、学习、纪律、行为、劳动、文体活动等诸方面的综合评价,是联系家庭和学校的一条重要纽带。操行评语写得好坏,能否给学生以客观真实的评价,直接关系到能否给学生以进步的内在动力,能否使家长正确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从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社会分层时教育分层影响的理论为基础,以西安5所民办高校 3624份学生调查问卷数据和其他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学生家庭背景对于他们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和毕业去向意愿的影响。研究直接或间接地发现,家庭职业和教育背景对于子女能否接受高等教育具有正向影响;接受民办高等教育或公立高等教育学生的家长在不同教育程度的分布比例上存在差别;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对于子女进入民办高校中计划内招生项目、学历文凭试点项目或自学考试招生项目具有正向作用,家长的职业和经济收入水平对之却有负向作用;家长的受教育水平、职业和经济收入水平对于子女毕业后升学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我国社会分层对于教育分层产生的多方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及影响的不确定性,也预示着今后社会分层将会对教育分层产生越来越稳定的影响。这种发展趋势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困生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难题和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学困生不仅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学困生是多方面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如果忽视或放弃对学困生的教育,任其发展下去,就很可能让这些学生在不良诱因的影响下误入歧途。能否有效地解决学困生的问题,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5.
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未来能否成功发展。为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等因素进行多角度分析,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校园安全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个和谐温馨、安定有序的校园是每位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乐园,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殿堂。校园的安全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关系到老师能否在一个宁静、安全的环境中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各种人才,关系到家庭和社会对学校的信任,它是学校发展的支点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黄三周 《甘肃教育》2014,(17):39-39
正学困生转化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在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改革中,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学困生的成因1.家庭因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是相差不大的,部分学生"双差"的原因往往与家庭因素相关。父母对孩子的重视、父母间的关系、家庭教育的取向决定了孩子性格取向。有些家庭中存在着家长对子女管教的态度和要求存在偏差,对子女管理方法存在严重缺陷,本身家庭经济、家庭氛围不和谐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学习投入是高职学生学业获得的前提条件,受外部环境和内部个体的双重影响。通过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入学动机量表、专业承诺量表与学习投入量表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所职业院校1161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高职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职学生学习投入有正向影响,入学动机和专业承诺分别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学习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学习投入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据此,要通过加大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学生的扶助力度、充分激发学生入学动机、加强提高学生专业承诺水平等策略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19.
基于PISA 2018年中国四省市的九年级学生样本数据,使用两水平模型探究学生学业成就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学业成就和主观幸福感兼得的学生比例仅占5.1%。能否实现两者兼得主要受学生的自我教育期望、自我效能感,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和父母情感支持,以及学校社会经济地位、教师热忱和学校合作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学业成就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不尽一致,虽然两者都存在明显的家庭背景差异,但在学校因素中,教师的学历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而教师热忱和学校合作氛围则直接影响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并且班级规模对两者影响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20.
高校传统的资助模式是单纯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经济资助,为其在校学习和生活提供基础保障,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重在提供“扶困”的保障性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矛盾由学生资助资源配置能否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存需求转变为能否满足其全面发展需求。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仅要在经济上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保障,更要转变资助资源配置理念,建立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改革资助工作机制,促进资助资源的创新发展,加强资助队伍建设,增加资助资源投入。通过开发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等发展型资源,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信心、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