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合肥方言单音动词的词形、词义及语音进行研讨。研讨的单音动词共57个,其中"垛"、"撮"、"泚"、"觑"、"搛"、"斗"、"纠"、"勒"等牵涉到词典等在注音、释义及词形认定上的一些问题;"亢"、" "、" "、"[宀丐]"、"靸"、"仰"、"[歹皮]"、"[歹辟]"、"炕"等牵涉到古词、古义、古音在合肥方言的留存。  相似文献   

2.
王妍玮 《甘肃教育》2011,(15):83-83
"决"作副词时,表示"一定、坚决"的意思,用在"不"、"无"、"非"、"没"等否定词前面,表示坚决否定,如"决不退缩"、"决无异言"。"绝"作副词时,表示"完全、绝对"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在"非遗"项目的剪纸活动中,文章有针对性地从"奖项评委"、"剽窃作品"、"剪纸尺幅"、"剪纸要素"、"现场表演"、"组织会费"、"剪纸属性"等方面提出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4.
《海南教育》2014,(10):F0004-F0004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艺术幼儿园是浙江省一级幼儿园、"湖州市第三届学前教育先进集体"、"湖州市首届优秀民办幼儿园"、"湖州市十佳诚信办学先单位"、"湖州市AAAA级诚信单位"、"湖州市语言示范学校"、"湖州市卫生文明单位"、"湖州市园林式单位"、"区十佳民办幼儿园"、"吴兴区依法治校合格园"、"区先进团支部"、"区平安校园"、"区家长工作先进单位"和"区绿色学校"。  相似文献   

5.
天津方言风格独具,韵味浓郁。本文结合天津地域文化特点,对"卫嘴子"、"白牌儿"、"人五人六"、"惹惹"、"shun鸟"、"膀大力"、"歪脖蜡"、"鸟食罐儿"、"大尾巴鹰"、"套白狼"等典型的天津方言词语,进行词源理据和语用特点的探索分析,以显示天津方言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考证近代汉语词语,"挣扎"、"扎挣"、"度用"、"明透"、"放开"、"事物"、"承担"、"解劝"、"添加"、"告禀"、"调教"、"考查"、"细心"、"心细"及"透明"15条。其中"挣扎"、"扎挣"、"度用"及"明透"5条《汉语大词典》未收,"放开"、"事物"2条《汉语大词典》释义不全,"承担"、"解劝"、"添加"、"告禀"、"调教""考查"、"细心"、"心细"和"透明"9条《汉语大词典》例证晚出。文中以详例指出,以供编者修订和读者翻检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浒传》中的"何"系特指疑问句包括了"何故"、"缘何"、"为何"、"因何"、"如何"、"若何"、"何以"、"何如"、"奈何"、"何人"、"何处"、"何时"、"何"引导的特指疑问句;"怎"系特指疑问句包括了"怎"、"怎么"、"怎地"、"怎生"、"怎生奈何"引导的特指疑问句。这是《水浒传》中两类颇具特色的特指疑问句,在计量统计基础上的定性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花腰歌舞"围圆跳跃,产生于花腰先民的渔猎生产,其存在形式分为三大类:一是男女青年相会歌舞(自娱性),二是节日喜庆歌舞(庆贺性),三是祭祀场合歌舞(祭祀性)。"花腰歌舞"的艺术特征体现在"围圆跳跃"、"击掌定调"、"循循善诱"、"段落性重复"、"奔放热烈"、"意味隽永"、"坦露心怀"、"觅求知音"、"抚慰心神"、"潜移默化"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发"进行词项分类,义位统计,对"发"归纳出"产生"、"显现"、"散发"、"发财"、"出发"、"送出"等后,从构词法角度对"发"进行语义特征分析,分析其构词特征,从而对"发"进行全面的描写。  相似文献   

10.
征稿启事     
《煤炭高等教育》2011,29(3):4-4
1.《煤炭高等教育》以高等教育领域内的行业、学科、院校研究为支点,崇尚学术,设有"改革与发展"、"理论解读"、"博士文苑"、"教育与经济"、"高校管理"、"比较教育"、"思想库"、"高教风景线"等栏目,选稿不拘一格,欢迎国内从事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前来投稿。  相似文献   

11.
临县伞头秧歌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歌舞艺术,集民间音乐、舞蹈、戏剧、说唱于一身。临县伞头秧歌源远流长,相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探究其发展可以归结为:从"赛社""赛会"到"社火""会子"、从"跳大傩"到"祭瘟神"、从"转道场"到"踩牌子"、从祭祀中的"皂罗"到秧歌队中的"花伞"、从"阳歌"到"秧歌"、从固定的"祭歌"到即兴编唱的"秧歌"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以"天人知识"认知理论体系(N+H=K)和相关的"知识-非知识"、"科学-非科学"划界标准为基础理论,以人类科学中的相关史料及新成果为基本素材,探讨数学基础理论中"存在"、"觉数能力"、"觉数行为"、"实无穷-潜无穷"、"确切数"与"不确切数"这几个重要概念及之间的必然联系,在一个新的数学哲学理论体系中进一步分析、研究、认识与"无穷"概念相关的"数"及其"数量体系"的本质,认识与"不确切数"相关且有别于传统"形式分类法"的几种新数量体系.  相似文献   

13.
以哈贝马斯的"交流行动理论"和话语伦理思想为出发点,结合先秦儒家思想中关于言行方面的指导思想—"德"、"诚"、"礼"、义—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言说厚德"、"修辞立诚"、"论辩崇礼"和"话语尚义"四点作为话语伦理基本内容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之所以"起句是十分常见的句子形式。"之所以"不等于"的所以",因为"之"不同于"的"。"之"、"的"作为结构助词用在偏正短语中,其语法功能、语义功能、念读形式、省略形式都存在明显的差别。正是这种差别,使"之"具有不同于"的"的语法特点;正是这种特点,使"之所以"起句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15.
扬雄的文体实践涉及"书牍"、"箴"、"铭"、"颂"、"诔"、"对"、"难"、"赋"、"解"和"连珠"等。其中,既有独创性的"解"、"连珠",也有变革性的"赋"、"箴"等和沿承性的"铭"、"颂"等,具有广泛性和变革性的特点。创立和变革文体是扬雄消解其因西汉时期儒学精神流失而引起的忧患意识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考释合肥方言单音形容词42个,着重讨论这些形容词的词形。说明合肥方言" "、"蠡"、"趮"、"乔"、" "、" "、"左"、" "、"萎"、"鹜"等保留了古代的词义;另外还对《现代汉语词典》等现有词典或著作在"硙"、"趮"、""、"倯"、"萎"、"本"、"丧"等的词形、注音、释义方面问题提出了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17.
国家语委在"笔顺规范"的有关文件中指出:"规范笔顺本身尚存在一些难点"。"母"字的笔顺国家规定它的写法是"点横点",笔者从"俗成法"、"路径法"、"主辅法"、"笔势法"和"书写法"等方面来说明"母"字的笔顺规范写法应该是"横点点"。  相似文献   

18.
刘浩 《文教资料》2011,(13):39-40
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构思巧妙、意境深远,要准确地解读、领会古典诗词的精髓,必须从读"标题"、"作者"、"意象、"意境"、"典故"、"诗眼"、"风格"、"文体"、"手法"等八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经考证,古动物名"虎鱼"、"泡鱼"指刺魨,"绷鱼"指无毒刺魨,"鯺"指大的河豚,"鰽"指曹白鱼或鲥鱼,""指真鲷,"黄雀鱼"指黄鲫。"白凫"指天鹅,"白颊鸟"应指白脸山雀。"白猿"指得了白化病的猿猴,"墨猴"、"石猴"、"栗子猿"指小型眼镜猴(国内灭绝),"乌猿"指黑长臂猿,"黑猿"指长臂猿、滇金丝猴等,"马猴"指短尾猴,"黄狐"指沙狐,"牯犀"、"毛犀"指苏门答腊犀(国内灭绝),"黄鼠"、"貔貍"指旱獭。  相似文献   

20.
"发展什么"、"如何发展"和"研究什么"是专业发展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当前,西方专业发展研究范式呈现出从"个体认知视角"范式向"基于实践的取向"范式转向的趋势。这两种范式关于实践、知识和学习本质假设的"隐喻"发生了重大转变,即实践本质从"容器观"转向"关系观"、知识本质从"固存物"转向"流动物"、学习本质从"获取"转向"参与"。由于两种范式对于实践、知识和学习本质的假设不同,导致了它们关于专业发展"发展什么"和"如何发展"立场的重大转变,即从关注"知识占有"向聚焦"知晓过程"的转变、从关注"知识迁移"向聚焦"发展实践"的转变,并进而导致了"研究什么"的重新设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