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汝州宝丰县人李海观(1707—1790)所著《岐路灯》,是一部反映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普通人生活的百科全书式长篇小说。由于作者为中州学士,作品取材于中原,故事发生在省城祥符(今开封),书中自然就运用了大量富有地方色彩的民间口语词.这不仅增强了小说的生动性和亲切感.而且给研究中州语言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校注者栾星先生不避繁难,对书中的方言俚语、名物称谓及文化历史掌故作了大量创见性的解说,读其注文,每为解颐。据我统计,栾注凡1265条,其中以“豫语”为指,显系中原俗语者80有余,可视为此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第五册《促织》一文中,“丁口”、“(高木)葬”与“蹄(足敜)”的注释,我认为有不合文意之处,现提一点异议,敬请同仁指教。课文注:“丁口,指百姓。丁,成年男女。”我认为“丁”之注释欠妥。《新华词典》释“丁”为人口,并举例:人丁、丁口。《辞源》有“丁口”条目,曰:“人口。古代通常男称丁,女称口。”  相似文献   

3.
《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有不少语病。有的其他方家已经指出,现将未曾指出的摘录如下。1.第2自然段:“……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生活备受压榨”主谓搭配不当,应该删去“的生活”。2.第2自然段:“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  相似文献   

4.
其一,此文在赞扬无私奉献精神的同时,也蕴含着一种消极颓废的人生哲学。 文章结尾处写道:“其实,人生不过是在并不幽静的水边空钓一场的玩笑,又哪儿来的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生充满矛盾,充满斗争,充满你争我夺;人死之后,万物皆空,什么金钱、名誉、地位都付之东流,岂不空钓一场?哪儿还有什么名和利?作者的主观意图是规劝那些谄言媚上者、吹牛邀功者、巧取豪夺者、弄假骗人者不要再狗苟蝇营,追名逐利。主观愿望是好的。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重性,他在提倡淡泊名利、醉心事业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吴清源是世所公认的围棋大师,但他的政治人生的确有过不光彩的"污点",其原因一般认为与他个人的道德、责任缺失有关.通过相关文献的分析发现,导致吴清源白玉之"瑕"形成的因素,主要涉及到政治、文化、宗教诸方面,具体包括国籍与身份归属的困扰,"共存共荣"与"和平友好"概念的混同,日本国家神道教"八紘一宇"观念的误导,以及宗教信仰的影响,对此不能求全责备,而应以同情之眼光来加以批评.  相似文献   

6.
一篇优秀的说明文能使人增加见识,开阔眼界。因而,内窬的准确性,应该是说明文的灵魂。可是,《珊瑚岛》一文育些地方却说得不够准确,不够明白。现按课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择其原句,列举如下。一、珊瑚是和珠玉并列的珍宝。这句话就说得不够准确。查《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说珊瑚是形状象树枝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故乡》第13节,作者是这样写的: “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照此推算,中年闰土与“我”见面时的年龄,应该是四十多岁,至少也应该是四十岁。可是作者在后面  相似文献   

8.
近来,笔者在教授《鸿门宴》的过程中,发现文中有一段文字有顺序颠倒之嫌。限于水平,笔者不敢妄断,谨笔录于下,待教于方家。这段文字是: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见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第二册(必修)第44—45页,2004年5月第一版)案:文中沛公听从了樊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的劝告,决定不辞而别;临行…  相似文献   

9.
受过初中教育者,大凡难忘富有哲理与诗意的抒情散文《荔枝蜜》(以下简称《荔》)。作为当代散文大家杨朔名篇之一的《荔》文,入选初中语文教材很有些年月了,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下称新《语文》)依然收入(第二册一七课)。《荔》文虽为散文之瑜,但毋庸讳言,尚有几处细瑕。诚然,新《语文》编著者明言“有改动”,仔细对照1988年版初级中学课本《语文》(正式本)第二册中的课文(三一课199页)后,我们不难发现,新《语文》仅将错误明显、争议最多的“每只工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相似文献   

10.
《石榴》是郭沫若撰写的一篇著名状物散文。这篇文章立意高远,词丽情浓,对石榴的描摹可谓穷形尽相,栩栩如生。然拜读再三,总觉尚存瑕疵,兹不揣冒昧,罗列如下,以就教于同仁。 1.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树木……的时候”和“在这时”两个状语指同一时间,二者并用有重复之弊,宜删去后者。 2.……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避易”的“避”是别字,依《现代汉语词典》、《辞  相似文献   

11.
由周建忠先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出版的《大学语文》 ,是一部专门面向高等师范院校非中文专业的教材。迄今为止 ,该书的印数已逾十万。笔者依据该书 1997年 6月第一版的 2 0 0 0年 9月第九次印刷本 ,就其中的古文部分 ,分别从文字校勘、注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各略举数例加以讨论。一、文字校勘教材的选文 ,是学生据以熟读的文本 ,其文字校勘工作的重要性 ,无庸赘言。但《大学语文》的古文部分 ,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需要指出的问题。有些文字的错误 ,很明显是出版过程中校对不慎所致 ,与初印本相比有些错误在重印时已得…  相似文献   

12.
近来。笔者在教授《鸿门宴》的过程中,发现文中有一段文字有顺序颠倒之嫌。限于水平。笔者不敢妄断,谨笔录于下,待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14.
《工程力学》指瑕吉林刘军,陈超侠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工程力学》有几处不当.在此提出。教材第一章第二节静力学公理部分,在介绍公理3作用与反作用时,并没有给出作用力──反作用力的矢量式,而在该章第四节的例4中却提到“根据作用与...  相似文献   

15.
《辞源》(修订本,1988年第一版)中,“廛”共有三个义项,其第三个义项为:“束,通‘缠’。《诗·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这里“廛”有“束”这个含义,是因为“廛”通“缠”,而“缠”有“束”这一含义。再看,《辞源》中“缠”这个字的义项共有四个:绳索;盘绕;纠正;日月星等天体的运行;同“躔”。诸多义项中,唯独没有“束”这一义项。由此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缠”没有  相似文献   

16.
新编《大学语文》(主编:徐中玉、齐森华)确实具有许多优点,但在语言文字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现摘录于下,以提请读者注意,并盼再版时补正。一、注释方面1.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些作家的生卒年不详,像该书中的《念奴娇·过洞庭》的作者张孝祥、《归园田居(其一)》的作者陶渊明就是这样。而该书都只取一说,这会让人误以为他们的生卒年被确定了。事实应是:张孝祥(1132—约1169)、陶渊明(约365—427)。2.《垓下之围》中第①注释:“垓下,地名,故址在今安徽毫县东南的  相似文献   

17.
18.
《琥珀》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也是一篇叙事性很强的说明文。它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表达方式方法上都不失为一篇好课文。但是,笔者以为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假想松脂球的形成过程时,脱离了实际,给人以牵强之感。作者在课文中这样描写松脂球的形成过程:“一只小苍蝇停在大松树上……忽然,有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蜘蛛刚扑  相似文献   

19.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保存下来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其故事情节脉络十分明显,但诗歌以"两家求合葬"段结尾似有画蛇添足之嫌.  相似文献   

20.
秦似的散文诗《幼林》以其隽永的含义和优美的文辞为中学师生所喜爱。但第十二自然段中“我看见了千山万壑的高而整齐的森林,向人们伸出柔和的臂膀,发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