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生存论视角下技术作为生存展现的一种方式,技术对于人的生存具有决定性与根本性意义.在此逻辑下的技术教育应当是使人们对通过对技术进行合理的使用、理解、判断、决策以及选择来展现一种积极的生存方式,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发展.当代技术观的生存论转向为技术教育的价值选择敞开了一种新的视域,并促动着当代技术教育从崇尚“占有”到引导“生存”、从病态“适应”到寻求“超越”、从“制器”向“育人”的价值转向.  相似文献   

2.
诊所教育是中国法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法学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必不可少的连通环节。在这其中,知识产权法律诊所教育是诊所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不仅具有一般诊所教育的共性,也具有极强的诊所教育的个性。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律诊所的十三年运行机制涉及到许多理解和创新,例如对于诊所机制运行的理解和对诊所中所有参与人的“人”的理解,以及机制和“人”的定位的创新。这些理解和创新解释了诊所教育的运行机制的变革以及运行机制中对“人”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的教育,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存在诸多误区。从各种教育制度的设计,到教育目的的制定;从教育手段的运用,到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规划等总是体现出对“以人为本”的工具性、片面性理解,背离了“以人为本”的价值性和全面性。对这些误区的批判将进一步彰显“以人为本”教育的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今大学教育理念的某些欠缺在根本上源于人们对于文化的不当理解,因此,更新对文化理念的理解是更新大学教育理念的关键。“文化”实际上就是“人化”,更多的体现为一种人文精神。在此“文化”理念指导下的大学教育理念就应该实现“从专家到通才”、“从求知到做人”、“从科学到人文”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教育无人”是现今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根本问题。在中国考试制度的大背景下,各级教育难免会以升学为主题,从而忽视到人的存在,将人压制在升学的制度之下。而这种观念同样也蔓延到了本应是童趣无穷的幼儿园。我们可以看到,在今天的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在诸多弊端的背后只有一个根源所在,那就是“不知人为何物”。作为幼儿园的领导者———园长,要想解决幼儿园出现的诸多问题,使幼儿园焕发出人性的色彩,就应当把握住人学所包含的巨大教育意蕴,时刻反思“人到哪里去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今大学教育理念的某些欠缺在根本上源于人们对于文化的不当理解,因此,更新对文化理念的理解是更新大学教育理念的关键。“文化”实际上就是“人化”,更多的体现为一种人文精神。在此“文化”理念指导下的大学教育理念就应该实现“从专家到通才”、“从求知到做人”、“从科学到人文”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古今中外教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流派纷争和时代性转换,都以对“人”的认识的重大区别和变化为标志.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领域中“人”的问题再次凸显出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核心问题是“人”吗?我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缺失了“人”吗?又是如何缺失的?“人”的观念是怎样影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又该如何让“人”回归到教育场域中来?如此等等的问题都是教育学界需要直面探讨和深度思考的时代性主题.叶澜从人的生命高度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以及她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在理论界和实践界引发强烈的共鸣.从生命的立场去研读叶澜的专著和论文,分析和思考新基础教育实验及其内蕴的教育理念,理解和诠释她的教育思想与理论,对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结合笔者的亲身经历,通过相关专著和文章去解读叶澜的基于生命立场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8.
探讨法学教育,不能只是“从法律到法律”,亦即不能一味关注法律知识的传授与法律技能的培养,应当全方位、多视角进行.当前,我国的法学教育客观上存在着诸多弊端.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法学教育质量,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中萃取精华.儒家思想与法学教育的有机融合有助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法律人.只有既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又具有职业伦理与道德的法律人,才能推动我国的法治事业不断发展进步,从而实现法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的教育生态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面,也凸显在教育的“终端”——课堂生态中。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看,问题的主要根源是教育生态位的全方位重叠所致。  相似文献   

10.
“局外人”立场占据优势,“发展主义”逻辑大行其道,以及“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向等,导致农村教育研究中“人”的空场.历史人类学的文化观及方法论等为农村教育研究中“人”的回归提供了诸多启示.具体到实践中,转移视角,充分发挥口述史的优势,让农村教育当事者开口说话;转换立场,运用参与式观察法以“局内人”的身份深入到当事者的生活中,有助于农村教育研究走出当前困境.  相似文献   

11.
从哲学的高度观察、分析或审视教育问题,教育的立足点是"人",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和造就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主体间的系统指导学习,这种教育应当是民主教育和幸福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同样蕴含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也必须不断地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2.
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所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同时,音乐又是有着深远意义和明确目的的实践活动,这突出表现在音乐的社会功能上。我们常常用“真、善、美”来形容社会和人,可以看出,关和善是密不可分的。本文试从音乐的特征、功能,尤其是音乐教育角度出发,论述音乐、美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是主体性的存在,“在”是其本体论涵义,即人作为一种生命存在者,他的出现是自在与自为的结合,是此在与共在的实现。人不是抽象的,而是一个个具体的历史的人,只有在社会以及附带构件中才能彰显其生存状态。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局部能反映整体社会中人的存在镜像。正如马尔库塞对现代社会的“单向度”定位,现代教育也难逃其咎。以肯定性思维为其内核,以普遍性与同一性为特征,以实用与功利为实在目标,以规训制度压抑人性,这些构筑了现代教育的“本真”,即“现代教育神经症”——一种“异化”状态。反思意在解构与建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彰显人的生命存在是教育的本初旨趣。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逻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个哲学范畴,政治经济学范围,更是一个教育范畴,马克思以揭示社会交换关系发民擅中心线索,指出全面发展的人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影响,它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只有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教育应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两个"为本"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和教育"以文化为本"。"人"对"教育"来说是"根本","教育"对"人"来说是"末" "文化"对"教育"来说是"根本","教育"对"文化"来说是"末"。人和文化对教育来说是目的,而教育对人和文化来说都是应为之服务的手段而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应当包括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 关注人的自由、幸福、尊严、终极价值 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是一种博大的精神力量和感召力量,它推动人们去感受生命过程。文化之所以是教育的本与根,之所以也是教育应为之服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和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简单地说,没有人,固然没有文化,然而反过来,没有文化也就没有人。  相似文献   

16.
成人教育本质是亘古至今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又是成人教育学中不可回避的话题。成人教育本质到底探讨“是(is)”抑或“应该是(oughttobe)”?该文作者认为二者皆为成人教育本质诉求的个中之义。从此立场出发,以“人的形象”为讨论的基点,从哲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审视成人教育,成人教育本质表现为:成人教育是促使人“人性化”、“社会化”、“文化化”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教育技术之"道"探讨的是教育技术发展变化的必然性,也可以说是教育技术发展变化的过程,还可以说是教育技术发展变化的内部矛盾,总括为教育技术之规律。文章通过对"道"的解读引出教育技术之"道",并继而挖掘研究教育技术之"道"的意义与价值。研究教育技术之"道"不是以具体的教育技术学知识产出为目的,而是为了提高教育技术研究者的"心智",进而有重建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人格转型是社会文化转型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转型的动力。人格教育则在社会文化转型中处于中介和动力的地位,主要发挥着改进和提升人格的作用。现代人格教育要培养能够以“道德的方式”适应现代社会的健康人格为目标取向,其实践理念一方面依赖于中国现代化中健全的社会制度环境,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教育者适应社会发展与人的现代化大趋势的积极能动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卢梭的思想饱受争议,正确认识和评价卢梭的人性观和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来说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卢梭认为,人的真正本性不在于启蒙思想家所说的理性,而在于与生俱来的自然情感,人不是“理性的动物”,而是“自然人”。与自然人性观相一致,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把人塑造成“公民”,而是培养“自然人”。为了培养“自然人”,教育要顺应天性,给儿童自由。  相似文献   

20.
教育政策贯穿整个教育管理活动,每一种教育管理行为的发生都来源于一定的教育政策。近年来,在教育政策研究的基本环节中,"人"的主体不断增强。对"人"的关怀往往是基于对抽象化的人的分析,在话语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人类学现实——人的性别存在。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与社会性别理论的兴起,丰富了教育政策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在教育政策研究中纳入性别意识,能够使教育政策研究更加贴切于"人"的存在,更富有"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