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生活适应教育运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年间在美国中等教育领域出现的教育改革运动,"伊利诺伊中等学校课程计划"是生活适应教育运动树立的州典型。课程改革重视基础调查,提倡社会课程与学科课程相结合,强调学校和社区合作,开设以问题为中心的"共同学习"课程,注重加强中学与大学之间的联系,着力培养青少年有效生活的态度、能力和习惯,体现了实用主义、社会效率和社会重建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中等教育的改革最频繁。可以说,从建国之初到现在就始终没有停止过。1893年“十人委员会”的成立,为美国中等教育奠定了最初的教学与课程模式。强调学术课程,要求所有中学生无论其将来是否进入大学都必须接受丰富的教育,都必须学习英语、外语、历史、数学和科学。然而,二十五年之后,情况却完全发生了转机。1918年“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的成立,为美国中等教育揭开了新的一页。提倡满足学生不同兴趣与职业需要的“进步教育”,针对注重传统学术课程的做法提出了著名的“中等教育七项基本原则”,并把“健康”和“对闲暇时间的有效利用”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可是,1955年“进步教育协会”的解放,两年后《进步教育》杂志的停刊,又一次宣告了美国中等教育史上一个时代的结束。  相似文献   

3.
论综合中学     
一、建立综合中学是一种国际现象1美国综合中学的发展20世纪初,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EA)于1913年成立了“中等教育改革委员会”,专门研究中等教育如何适应这种变化。该委员会于1918年发表了题为《中等教育基本原则》的重要报告,为中等教育提出了七大目标:保持身心健康、掌握基本知识技能、成为家庭有效成员、养成就业知能、胜任公民职责、善于利用闲暇的时间和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构成美国中等教育的基本准则。报告着重强调,将所有的课程包容在一个统一…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在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世界各国普遍推行双轨制教育制度,两种教育相互隔离。这种“双轨制”其主要的弊端是,学生缺乏重新选择的机会,普通中学中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往往不能适应社会生活,但自美国诞生“综合中学”,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公民需求,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我校从1989年开始综合高中“合格 特色”模式的教改实践,1996年开设美术特色班,迄今已逾十年。学校现已取得初步成效,形成了以抓高中美术班素质教育为特色,带动普通班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综合教学模式。一、实施“合格 特色”教育的背景当今世界各国的中等教育改革,十分关注体制的改造和结构的调整,形成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中等教育综合化趋势。美国的中学以综合中学为主体,兼施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法国、英国在二战之后也相继开展了中等教育综合化运动。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中实行的是以升学为目的的办学模…  相似文献   

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和战后年间,为了迅速恢复实力和缓和阶级矛盾,英国政府在教育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如1947年将普及义务教育的离校年龄由14岁提高到15岁),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在70—80年代,为了“使年青人适应技术时代劳动生活的需要”,使他们“能适应二十一世纪世界的需要”,英国在学制、课程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如1972年将普及义务教育的离校年龄由15岁提高到16岁,开设广泛的选修课程等),形成了完整的学校系统。概括起来说,英国中等教育制度改革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一、类型多样依照英国现在的教育法,地方(州)教育当局,可以任意选择下列两种制度中的某一种制度。这两种制度即选拔制与非选拔制。文法中学、技术中学、现代中学以及“公学”属选拔制学校;综合中学、民办学校  相似文献   

7.
一、改革的特点本世纪以来,美国教育长期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从经验出发,导致教育质量日趋低落,学生水平日益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在苏联卫星事件的冲击下,美国朝野上下认识到本国教育,特别是中等教育的落后状况。事实证明: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已明显适应不了美国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于是,一场全国性的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8.
师范教育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两种体制或类型。一种类型是以师范学院为主培养中小学教师,称为“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苏联就是这种类型;另一种是以综合性大学或文理学院为主培养中小学教师,称为“开放型”师范教育体制,美国、日本、就是这种类型。实行“开放型”师范教育体制的国家,除美国外,比较典型的要算日本。日本从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实行的是“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对教育制度(包括师范教育制度在内)实行了改革:不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的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进行了三次重大的中等教育改革:(1) 1958年由于受到苏联卫星上天的冲击而兴起的对传统性学科(数学、理科、外语)的教学改革;(2) 70年代末的恢复基础教育改革运动;(3) 1983年以来的中等教育全面改革浪潮。本文从五个方面介绍美国中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一个历史短浅的国家,从独立建国到现在不过两百多年的历史。然而,在短短的两百多年时间里,美国从一个殖民地演变成当今世界的教育超级大国,其教育成就令世人瞩目。纵观美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史,虽然每次的教育改革背景、内容及做法不同,但它们在许多方面具有共性,形成了美国中等教育改革的基本特色。一、明确中学的办学目标剖析美国中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几次重大改革,我们发现,在中学的办学目标问题上,美国也走过不少弯路,出现过“钟摆现象”。事实证明,偏向任何一个方面都必然导致中等教育的失误,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是中…  相似文献   

11.
"多元文化主义"产生于二战以来的各种社会变革思潮,旨在促进跨越种族、宗教、国家的文化理解和文化宽容,其概念被广泛地使用于各个学术领域,包括历史的、政治的、教育的等等。Peter Mclaren教授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和信息研究学院的教授,他被誉为批判教育学的领军人物之一。近年来,Mclaren教授主要运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说,并与诸多学者和社会人士合作,积极致力于美国以及拉美地区的多元文化教育运动。Mclaren教授访问我所之际,笔者有幸与其主要就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批判的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内容进行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2.
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作为日本新教育运动的重要理论流派,源于小原国芳独特的教育理想,他对二战,以及日本政治、文化、教育的沉疴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和反思,他创办的玉川学园真实地实践了皈依于人的全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3.
14.
苏峰 《中学教育》2013,(5):100-106
公民教育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二战后在德国公民教育历程中,有两种思想贯穿始终:一是脱离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建立走向民主与和平的准则;二是摒弃一元的民族主义思想,实行多元主义的公民教育思想。最终德国形成了"和而不同,和谐为本"的多元一体模式,文章以上述两种思想为主线,探讨二战后公民教育政策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5.
诺丁斯关心理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心理论是二战后西方新兴的一种德育理论流派,这一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受到西方世界的普遍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本文对这一理论的人本性、性别差异性、情感性、生活性、时代性和缺陷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我国的德育改革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日本在二战以前已形成一定的学位教育体系。二战以后,日本对其学位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形成了现代学位教育体制,它包括本科教育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近十年来,日本对其学位教育体制又进行深入改革,主要举措包括:本科阶段实行教养教育和专业教育贯通化;建立研究型大学,研究生院重点化;谋求学位教育的灵活化和多样化;导入自律机制和评价制度;实行教师聘任制。  相似文献   

17.
略论日本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明治维新时期建立现代教育制度以来,日本的高中教育(战前为"中等教育")经历了精英化、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发展阶段,这种阶段性发展既是数量扩大的过程,同时又是性质变化的过程.战前的中等教育虽然在量上实现了大众化,但是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化和均衡化.战后的高中教育不仅在量上实现了大众化和普及化,而且在平等化和均衡化上也取得了巨大的实质性进展.战前中等学校之间和战后高级中学之间的等级化是普及高中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次生现象,这是日本社会和教育体系中存在病理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The basic pattern of contemporary secondary education in Japan was laid down in the years immediately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Secondary education is divided into a lower and an upper stag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lower stage is the combination of compulsory subjects and elective subjects. This article shows how the attempt to organise 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 along American lines with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s controlled by elected school boards has given way to a structure more in keeping with Japanese needs. However, co-education in upper secondary schools has taken firm root in Japan.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 list of major policy issues in Japanese secondary education today.  相似文献   

19.
和平主义运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反战运动,其主导思想是反对一切战争,维护各平。它的兴起成为英国绥靖政策的理论基础,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分子的扩张野心,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上半叶的民族解放运动是一个不断高涨的整体化过程,并最终溶入二战这一伟大的反法西斯正义战争。两次大战之间的民族解放运动既包括摆脱老殖民主义统治的斗争,也包括反法西斯侵略的斗争。我国高校教材未能将后者纳入民族解放运动的有关章节。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完善教材的体系,提高反法西斯侵略性质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