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中,人们对于教育变革命题的认识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其一,从方向上看,教育变革是正向的、积极的,是对整个教育系统、亚系统的大规模调整和改进,旨在提高教育系统功能,以适应社会、经济、个体的发展要求。能够替代教育变革的一种术语是“教育改革”,它更为我国学者所接受。其二,从层次上看,教育变  相似文献   

2.
杨红卫 《成人教育》2012,32(5):63-64
《传统与变革的抉择——细读法国教育》一书填补了我国系统研究法国教育的空白,开启了研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视阈.文章从教育文化的角度,对“教育公平”问题展开讨论,以期引起公众对于民办高职教育发展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的瞻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的教育改革已不限于课程改革,实际上涉及整个教育系统,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科技在不断进步,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变革,因而教育改革也未有穷期,似乎上一次改革还没有完成,新一轮的改革又在兴起。对于今后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实在难于预测,只好在与过去相比较中谈点看法。在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所谓“教育为大众”、“科学为人人”。科学技术已经不是神秘的东西。在当今科学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人人都要懂得科学技…  相似文献   

4.
胡瑞文 《上海教育》2010,(18):53-5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论教育政策观念的变革与更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改革与发展离不开教育政策的指引,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又强烈地受到政策观念的影响与制约。进入新的世纪,我国教育事业处在新的发展过程中,这将对教育政策的适时调整与变革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与此同时也要求教育政策观念的变革“与时俱进”。本文就教育政策观念的变革与更新谈一些认识与思考。一、传统教育政策观念的局限教育政策观念是指人们对教育政策的认识与看法。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政策观念及教育政策观念迄今“惯性”犹在,它作为几近“固化”的思维定势对现行的教育政策运行还在…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1世纪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凸现是我国当前社会最为鲜明的变化。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深刻变革以及对人的生存方式所产生的渗透式影响,造成了现有教育的不适应。“新基础教育”研究立足于我国社会所处时代背景和学校教育变革的现状,强调社会转型时期学校教育应实现自身的转型,即实现“转型式发展”。基于我国社会转型所处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这一时代背景,实现“学校转型性变革”的策略主要是:调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导向,把重心放到深化学校转型的综合变革上;加强保障基础教育改革深化的法制建设;加强学校改革研究,加强国内交流和国际交流,整合教育改革的多种资源,形成推进学校改革深化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7.
一、“学校改革研究”的概念辨析 1.教育改革与学校改革 教育改革是指“教学上的革新,以及教育的观念、目标、发展战略和优先抉择等方面的根本性变化,即在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划范围内诸要素的变化”。“政府主导”是教育改革的显特征。为此,有学则把教育改革定义为“政府在公开的政策分析的基础上,指导进行的教育变革计划”,以强调教育改革中的政治要素。国内对“学校改革”这一概念的界定尚不多见。有学曾把其定义为“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教育教学的变革为核心的、由学校自觉进行的对长期形成的现状的有意识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叶澜 《中学教育》2009,(1):3-6,13
“千舟险过万重山”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艰难历程和复杂体验的诗性表达,以此研究成果概述了我国基础教育30年改革全程的演化脉络和总体状态,系统阐述了如下基本观点:必须在当代中国社会与教育变革相互关系的意义上,认识基础教育改革的性质与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基础教育当代变革的艰巨性与复杂性;科学发展观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体现,是重视、支持教育学科的发展,提升教育改革中教育科学的含金量。  相似文献   

9.
高师数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前,高师数学教育改革滞后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课程体系与内容陈旧,缺少现代教育气息,不能与基础教育改革衔接,缺乏教育性品质。树立“理论够用、实践为重、内容创新、素养本位”的课程改革理念,强化高师数学教育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意识;调整课程体系,建设“基础平台课程 模块化课程”数学教育专业课程模式;借鉴先进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有效地转变教学观念,实施“素养本位”的高师数学教学策略成为高师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路露 《辽宁教育》2007,(3):16-19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中小学抓特色建设创特色学校提出了明确要求.改变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千校一貌、千人一面”的单一模式,已成为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的突破口?在这一场深刻的变革中,教育评价的变革则具有统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社会已处于重大的转型时期,社会的巨大变革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能再局限于一所学校、一个地区仅就教育的某个方面进行变革,而要根据形势的需要,在宏观和微观层次上进行教育的系统改革。教育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均离不开教育科研的理性规约,否则,教育改革将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我们望城县教育局把教育科研和教育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教研教改工作,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实验课题,其中“知·能目标尝试教学”实验就是其中的一项。1996年实现“两基”后,我们决定巩固提高“普九”成果,不断深化教育…  相似文献   

12.
正确把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度”─—关于教育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周志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我国在本世纪内的一个基本奋斗目标。经济体制的变革是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它必然会对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教育作为社会整体的一个重要系统...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化、高科技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世界各国在积极准备迎接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都把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为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为使“整个教育内容为适应于科技文化进步和劳动世界需要而演变”,“勾勒出本世纪末教育内容变革和发展的主要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21届  相似文献   

14.
基于美国教育改革对开拓型领导的迫切需要,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于2009年率先宣布设置学制为3年的、全日制的、基于实践的“教育领导博士”学位,旨在培养能够实现教育体制成功变革的开拓型的领导者,希望他们改变教育改革被动低效的局面,最终恢复人们对美国教育系统的信任.文章对该学位计划创设的背景、来自校内外的资源支持,以及在使命与目标、招生录取、导师指导、课程设置与实习规定等方面的创新的制度设计与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教育建基于文化,教育的变革必然涉及某种文化的变革,因此可以说,教育改革在根本上是一种文化的变革.中美基础教育的改革背后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只能是在自身文化基础上的变革.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有“文化自觉”意识,在学习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经验时,只能借鉴,而不应移植.“文化自觉”要求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冷静分析和学习美国文化,反思、继承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智力支撑型”特点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对人才的高素质要求必然要带来教育的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必然要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素质来完成。面对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架构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大变革,我们认真研读《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认真领悟课程改革内涵,更新理念,调整角色,大胆实践。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为行方便,下面将20世纪80年代简称为“80年代”)的中国教育改革是新中国教育改革史上的重要一页。本以我国的教育方针变革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80年代我国教育方针变革的历程,80的代教育方针的变革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变革之间的联系,80年代教育方针变革的动因、结果以及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其历史变革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至今在实践中已呈现三种趋势:维持新课程改革现状、回归到传统教育和把新课程改革推向深入。把新课程改革推向深入是合理的选择,但需要生成学校的变革动力来创造条件,这就要求学校通过政策调整来营造良好的变革环境:通过领导转型来形成强有力的组织机构;通过教师发展来培养具有创造性和主体性的师资力量。促进新课程的“深度变革”需要:通过学习与探索来发展教育理论与变革理论;通过交往与对话来整合学校系统的变革力量;通过评估与调整来逐步完善新课程。  相似文献   

19.
采用怎样的教育评价事关教育改革路向和发展成效。增值评价作为一种新兴的评价方式,本应携手结果评价,共同促进教育的变革和发展。但近来增值评价因深谙教育变革逻辑而备受学者青睐,不免将两类评价陷入非此即彼的离散对立状态,也衍生出教育评价中的决策困顿和实践工作的模棱两可。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厘清教育评价的本质、价值取向及其功能限度,廓清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各自的扩展范围和外延边界。基于此,坚持“一分为三”的方法论至为重要,以确保教育评价在“达标”与“成长”导向中不至于迷失根本,在“选拔”和“改进”抉择中平衡二者的张力,在“节点”与“阶段”的游移徘徊中实现其动静结合。唯此,方可于离散对立的评价倾向中寻求耦合互补,归正教育评价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是一场将触及人才培养目标、思想观念、课程内容和教育模式的重大变革。教育变革需要教育科研 ,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动和组织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的根本保证。群体科研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产物 ,也是教育科研普及和深化的结果。群体科研的兴起 ,使教育科研走出“象牙之塔” ,成为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改革教育教学的有力工具 ,使“以科研为先导”、“向科研要质量” ,从启蒙者的呐喊变为群众的实践活动 ,使“科研兴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