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积极影响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道德建设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提高道德主体的自由程度,有利于制度性道德建设;其负面影响是出现了道德相对主义的潜在危机,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道德约束力在整个社会控制体系中的地位将会受到削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应该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异质化影响与道德建设的民族特色的关系;主导性道德的一元性与非主导性道德的多元性之间的关系;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基础性道德和超越市场经济的高层次道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信息网络技术对人的精神道德生活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涉及到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 ,这种影响应该说既有令人兴奋的正面效应 ,也有令人忧虑的负面效应 ,网络文明的建设就是要尽可能地使正面效应得到张扬 ,使负面效应得到抑制。  相似文献   

3.
《宜宾学院学报》2020,(1):49-56
双重效果原则将故意与预见的区分作为核心标准,为行为的可允许性以及行为者直觉式的道德判断提供依据,认为为追求的善的目的而产生令人遗憾的负面的副作用是允许的。但是这一原则在解决道德哲学领域会带来道德上严重后果的行为的可允许性问题时,所发挥的作用仍然是有限的,它并不能解释所有情境中的道德直觉判断。因此深入探讨划定故意与预见之界限的可能性,以及分析双重效果原则作为独立判断原则的可能性,或有助于明确该原则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提供一种解释框架,并不能作为行为者进行道德选择时的准确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道德治理在古代中国是以“礼治”或“德治”的话语方式出现的.在中国3000多年的历史中,“礼治”或“德治”的理论及其实践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对国家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挥了巨大作用.国家治理是在扬弃国家统治和国家管理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概念.但无论是从国家治理体系看,还是从国家治理能力看,道德治理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道德治理是治理主体运用的各种手段和方式中的一种.在国家治理能力中,道德治理是指执政党和政府协同社会组织及全体公民,综合运用各种力量,来克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道德问题,为国家有序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生态”的能力.当前的道德治理应重点处理好正利益与正观念,正法制与正人心,正官德与正民风这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5.
权力腐败是不正当地运用公共权力捞取个人好处的一种行为,也就是指为私人利益而滥用公共权力。当前,权力腐败在社会转型时期又有发展,主要表现为:以权谋私,钱权交易,腐化堕落。它污染了社会风气,威胁着社会稳定。能否正确认识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关系到能否准确寻求消除权力腐败思路的方向性问题。笔者通过对权力腐败道德成因的分析,凸现道德反腐制腐的价值,指出要有效地遏制权力腐败,必须加大权力道德的治理,从根本上改善管理者的职业道德状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关于道德治理问题的研究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了包括学术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当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构成要素、特点分析、影响因素、价值考量和实现路径等六个方面。但由于研究起步较晚,在基本范畴的厘定、理论渊源的梳理和实现机制的建立等方面研究得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刻,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7.
抓好网络空间的道德治理,是新时代网络空间综合治理的题中之义.当前,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和碎片化消解着网络道德内容的凝聚力,网络用户的主体性和从众性冲击着网络道德行为的主导力,网络传播的扁平化和圈层化削弱着网络道德实践的引领力,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隐匿性淡化着网络道德环境的约束力.因此,新时代网络空间道德治理要强化内容生产与舆...  相似文献   

8.
行政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其治理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道德失范,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异化现象.行政道德失范的产生,既有行政主体自身素质、行政体制等原因,又有外在的社会监督机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因素.克服行政道德失范现象,应该从行政体制改革,加强行政道德监督和加强政府官员的行政伦理建设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虽说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道德舆论和道德观念是积极、进步和向善的,但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领域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道德失范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在社会转型中传统道德约束力式微、道德缺乏法律等制度的支撑、道德教育和道德践行脱节等原因所导致。因此,塑造新型的道德文化需要多维度的治理建设,一是要把中国传统的整体本位道德原则与个人主义道德原则相融合;二是要建立和完善道德突出问题领域的法律制度;三是要做到道德教育和道德践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道德治理强调人是目的、民主和协商、凝聚多元主体道德价值共识,能够有效化解治理风险,较好适合高校组织运行和治理.对高校教育教学目的进行道德审查、对教育教学内容进行道德反思、对教育教学功能进行道德定位、对教育教学方法进行道德校正、促进高校整体德性的形成是高校内部道德治理的主要内容.高校内部道德治理应注意发挥多元主体的积极性、重德更理事、提升专业化水平、突出学术道德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道德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其对社会关系的调节,可以通过推动社会秩序形成、促进社会力量整合和导向社会思想统一等三个视角来认识。就第一方面而言,道德治理是将社会关系的矛盾、冲突乃至对立转化为秩序、完善与和谐的过程;就第二方面而言,道德治理促使社会关系汇聚成一个有机系统,从而激发社会的整体性力量,实现社会系统功能的最优整合;就第三方面而言,道德治理承担着引领社会主流思想,在价值取向多元的背景下保持价值导向一元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对道德发展有双重效应,既对道德进步起促进作用,又会对道德建设带来消极影响。我们要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与道德进步的辩证关系,从而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弘扬集体主义精神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以及教学实践,探究了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中大众文化的双重作用以及路径,拓宽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理论,也为推进高等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德育教育思路。  相似文献   

14.
道德作为人对人本身及人的世界的特殊"立法"在国家治理中不可缺席,尤其是当前社会失德现象的不断泛化对国家稳定和民生发展的负面影响迫切诉求道德的在场。这一诉求既不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再现与新生,也并非资本主义道德的嫁接或移植,而是以"人"为价值本体、以理性为认识论基础、以现代政治文明之民主、平等、自由、和谐为核心的新道德的在场。在宏大的现代国家治理论题下,道德的新构需要行使国家治权者的德性示范、现代公民性的觉醒与理性的培育、法治的同构以及融合"形而下"与"形而上"完整性的道德的哲学诠释的共时建构。  相似文献   

15.
论司法腐败的道德成因及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道德的角度看,司法腐败的原因有: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司法人员所处的职业道德环境不够理想;部分司法人员的道德素质偏低。要治理腐败,就要建立制度、规范、德性三维一体的司法腐败道德治理模式。其内容包括:加强制度设计;开展司法伦理规范建设;促进司法人员德性养成。  相似文献   

16.
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或即将颠覆传统的人伦关系,带来传统主客体关系的演变,并可能进一步加深技术化生存的困境。信息技术在重塑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重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国家治理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影响我们现存的法律、传统的道德甚至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具有挑战性的道德治理难题:算法歧视妨碍社会公正、网络霸权挑战网络主权、技术异化威胁人类文明。为此,信息技术问题的道德治理,要以“关心人的本身”实现人的主体性回归,以价值敏感性设计保障科技向善,以前瞻性道德责任构建信息时代的责任伦理,进而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整体性、长远性和应用性发展创设公认的、共同的、全面的道德构架。  相似文献   

17.
赵怡 《考试周刊》2009,(2):238-238
长期以来,英国法院在涉外侵权案件法律适用问题上一直奉行双重可诉原则。英国抛弃该原则后,对英联邦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为例,对该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道德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转型和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教师面临着诸多道德冲突和道德困惑,其中最常见的有四种:体制与个人、将学生看作目的还是手段、关爱和公正、主流与多元之间的冲突,本文试图对之进行剖析,并提出可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相对稳定的思想观念,是人们道德行为的内在体现,与道德行为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社会上频繁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就是人们一定价值取向的反映和表现。对"道德失范"现象进行价值观透视,目前道德状况不佳的深层次原因主要表现为:价值认识的片面性,价值标准的混乱性,价值实践的随意性。因此,文章基于这些因素考虑,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道德失范"现象的相关对策措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增强人们的道德自觉自信意识,促进道德风气的根本好转,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更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
大学治理的道德诉求是“以德治教”和“以德治校”在大学治理中的具体体现.道德诉求作为大学治理的应有之义,成为建立道德型大学的必然要求.当前,大学治理的道德诉求就在于建立道德化的现代大学制度、以道德约束大学官员权力、强化大学官员的官德建设,建立公平正义的治理秩序和制度安排,以保障和扩大普通教职员工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