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的重要举措.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就要做到以发展的实绩,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以创新的理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染力;以正面的应对,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以有效的传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力;以比较的视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借鉴力.  相似文献   

2.
阿尔都塞是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代表作《保卫马克思》一书出版之后,在西方引起了轩然大波,他的意识形态理论更是充满了争议.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客观的无意识结构,是非历史性的、虚假的,与科学是截然对立的.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有其合理的一面,开辟了意识形态理论的新领域,但也具有很大的缺陷,他的意识形态理论对研究我国的意识形态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增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有效供给,是解决当前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需不平衡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从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的产出链来看,供给时机、供给质量、供给渠道是度量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有效供给的三个基本标尺.其中,供给时机是度量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主动性"的标尺,供给质量是度量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鲜活度"的标尺,供给渠道是度量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覆盖面"的标尺.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和文化是两个争议颇多且甚为复杂的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和文化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且反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存在.意识形态与文化之间的交融互动关系对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以及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其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不仅是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现实需要.新形势下,探析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策略:正确处理好高校大学生之间的利益需求;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基础,构建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机制;综合各方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意识形态教育.  相似文献   

6.
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发展形势所带来的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势在必行.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过程中,语言、理论执行者的建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将社会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理念;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应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圈群日益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争夺的新场域,但因网络圈群开放性与封闭性并存、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共生的特质,给圈群中的青年群体带来了一系列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困境.在分析网络圈群中青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困境的基础上,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生成机制进行解析,探寻适合网络圈群背景下青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是一个弹性极大的学术用语,不能教条主义地只朝狭义化方向执守、规定.马克思和恩格斯原其中既没有把意识形态等同于系统的理论化的思想体系即纯抽象理论;也不等于统治阶级的思想即主流意识形态或政治意识形态;更不是被有些人一厢情愿地限定为"意识形态是带有阶级自觉的思想体系".应以辩证完整的学术眼光来对待广义意识形态和狭义意...  相似文献   

9.
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与普及,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局势.自媒体时代加强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体系的创新势在必行.当前,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在教育主体、教育载体、教育方式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应对自媒体冲击,高校需在凸显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促进教育载体的有机融合、加强教育方式的改进创新及健全自...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统家风中,在国家意识形态话语下,以儒家文化为主体,通过伦理自治发挥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功能,这对当今基层社会治理具有借鉴意义.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中,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建构中,将传统家风纳入话语体系,对民众进行思想教育,并在潜移默化中对民众输出国家意识形态,发挥其基层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11.
在政治运行中,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在本质和功能上具有内在一致性。政治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一定政治文化环境下进行的,同时又直接影响社会成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它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政治文化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40年代编辑出版的多种延安文艺丛书,不仅宣示并完成了延安文艺及其艺术传统的建构与历史叙述,同时又通过与政治权力及意识形态目的的结合,"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的方向"及其国家美学规范与文类秩序。其中,1949年前后由周而复和周扬等分别主编的"北方文丛"与"中国人民文艺丛书",集中体现出了当时的延安文艺丛书编辑理念、选题准则和意识形态目的等历史特征,以及有意识通过丛书汇集及其"经典化"的文学史叙述,建构延安文艺及其"新的人民的文艺"资源与规范等文化实践功能,并在延安文艺文献史料辑佚、版本考证、文字校勘及"副文本"研究等方面,成为延安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学术基础及资源。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和谐社会理念全面审视了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构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和谐的目标体系等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增强实效性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实证研究表明,高校“两课”教师的心理状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之间存在着内在相关性,主体心态结构调理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引导高校“两课”教师自觉调理心态结构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自古就有宫廷画院的院体画、民间的画工画和文人士大夫画之分.几千年阴阳五行学说,儒、释、道的哲学思想和源远流长的文学积淀.中西文化的碰撞,新旧社会的交替.历代许多古今美术的相互渗透.为中国画的审美与表现奠定了极高的学术欣赏、审美内涵及存在形态.并确立了在世界绘画中无法比拟、无可取代的崇高艺术地位,自古以来一直处在世界优秀艺术之颠.成为永不凋谢的奇葩.  相似文献   

16.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存需求、安全需求、感情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1]P67-69。经过仔细研读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针,发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党在不同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同步和一致性,通过对两者进行阐述和分析,最后得出同步性的确定结论,以期望对国家、集体制定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知者乐水"本是孔子的一个命题或日观念,但它并非只属于孔子一人.先秦诸子在表述他们关于时代和社会的见解时.都习惯于从水这一自然物象中抽取出他们各自的原则,从而在水与人类社会之间成功地建立起某种相似关系.通过对这些相去甚远的相似关系的考察,指出相似点的选择与不同思想倾向之间确乎具有一种神秘的关系.实际上,不单是水.整个自然都是一面镜子,不同思想倾向的人从中只发现他们各自的隐喻,看见他们各自的面目.  相似文献   

18.
《古诗十九首》属于东汉末年中下层宦游文人的作品,它上承汉乐府、下启建安文学,从主题、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显现了其过渡性所在。《古诗十九首》是社会动荡、价值观念体系崩溃的文人心声的抒情载体,特殊的情感心理开拓了后代的"寒士悲秋"、"闺妇伤春"的文学典型范式。哲理性的加强以及更加关注自我、人生的特点,与后来的"建安风骨"相应和;抒情性的加强和五言诗模式的形成是它形式与表现的过渡性特征。因此《古诗十九首》具有不同于此前、此后的诗歌而又与之相关联的过渡性特点。  相似文献   

19.
1942年5月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是为了应对并解决前此出现的文艺新潮中的诸多问题而召开的。这场影响深远的延安文艺新潮,是在"皖南事变"后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因"鲁迅"而启动,又以"鲁迅"的名义获得其合法性的。从表面看来,这股文艺新潮表现的是以丁玲为代表的"文抗"与以周扬为代表的"鲁艺"的宗派之争,但实际上,它的内含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启蒙主义文学价值观念与革命的意识形态之间根本性的冲突。而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阻遏并逆转了这股以"五四"启蒙主义为旨归的文艺新潮,从而使其成为历史的一次回光返照而为后人所记忆。  相似文献   

20.
作为开新时期文学风气之先的"伤痕文学",它的内蕴和意义,也许远不是"伤痕"一词所能完全概括的。本文从性别的视角切入,以具体的文本为依托,并结合新时期的现代性诉求,力图分析、揭示"伤痕文学"中性别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