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李宝夫 《钓鱼》2005,(6):50-50
要做到垂钓有水平,钓鱼人不但要是钓技能手和“饵料厨师”,而且还要是位“诊断医生”,采用中医诊断学中的“四诊”——望、闻、问、切,对垂钓事前及全过程的疑难杂症进行细诊详断,就像医生给人看病一样,先望闻问切,后斟酌下药。  相似文献   

2.
尹兆文 《中国钓鱼》2003,(10):36-36
每个钓鱼人在垂钓时,大概都会产生自己的“十万个为什么”;能够带着“为什么”垂钓的钓鱼人,一定会得到更大的乐趣。 今天选登的两篇有关鱼的“为什么”,是钓鱼人在垂钓实践中得到的答案,可能阐述得有不如科学家精确,但体现的却是我们钓鱼人追求科学的一种精神。 ——编者  相似文献   

3.
诱鱼剂内幕     
张悦 《钓鱼》2008,(2):68-69
钓鱼人往往行动一致。我们虔诚地改换钓线,频繁地磨尖钓钩,确信我们的钓具箱内装着最新的钓具配件。但是有多少人去闻一闻渔具店货架上摆放的诱鱼剂产品?要知道它们可不仅仅是骗人钱财的东西,而是垂钓过程中的“扳机”。市场中从罐头到塑料管,从广口瓶到凝胶剂,渔具店的货架上诱鱼剂产品琳琅满目。而在陆地垂钓的钓手存在着一种相当大的疑惑,  相似文献   

4.
任志新 《钓鱼》2004,(20):16-16
休闲钓鱼人的心态和垂钓目的各有不同,称之“职业杀手”者非大鱼或者收获颇丰的对象鱼不钓,主要目的在于“经济效益”;普通钓鱼人不管什么鱼情都想去尝试,目的是多获鱼,当然是钓大鱼越大越刺激,而修身养性一族主攻的却是野生小鱼,追求的同样是垂钓的快乐、健康和钓技的同步,同时也能享受野生小鱼鲜美的口福。  相似文献   

5.
张雨 《钓鱼》2012,(7):22-23
如何在垂钓中正确选择鱼饵是钓鱼人首先要解决的把自己和其他钓友垂钓中使一些体会和经验整理成文,考,不当之处请指正。品者的参商笔饵家用品大使题商洪和问用,  相似文献   

6.
体育幽默     
战术拳击场上,裁判员在数数:“1、2、3……”“听着,”场外指导对躺在地上的选手说:“不到8你一定不要起来,懂吗?”“好吧,”拳击手有气无力地说,“那么现在是几点了?”特殊钓友新来的钓鱼人问另一个在水边已垂钓半天的钓鱼人:“今天的水怎么样?”“水嘛好极了。就是鱼儿根本不想从里面出来!”  相似文献   

7.
丁霞富 《钓鱼》2006,(20):8-8
中国有句古话:“万事和为贵”、“和气致祥”,万事如此,钓鱼就更是如此。钓鱼人通过外出垂钓达到身体健康、心情愉悦、精神超脱。钓鱼本身就是图个乐趣。寻个快乐。可现如今在钓鱼活动中时常出现家庭不和、钓友问争执、钓鱼人和塘主吵闹,甚至还会出现大动干戈、大打出手等不和谐现象,实在是值得人深思。  相似文献   

8.
张世才 《钓鱼》2013,(7):25-25
俗话说:“出钓看天色,下钩看水色”。说的是钓鱼人在出钓之前,要观察天气的变化;下竿之前,要观察垂钓水域的颜色。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鱼儿满篓。  相似文献   

9.
爱钓有道     
笔者从钓二十余年,可谓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踏踏实实,虽钓技平平,但守钓道;其钓意不在鱼,而在于走进大自然,有个好环境,钓个好心情。最近,随着年龄增长,钓瘾更大,钓意更浓;但在垂钓过程中,经常看到许多钓友,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抢占位置,乱扔纸屑、杂物;垂钓完毕,钓位一片狼藉,着实让人生厌。俗话说:“家有家法,行有行规。”钓鱼人也应有钓鱼之道。 钓鱼人在垂钓之时,首先,要  相似文献   

10.
张仲斌 《钓鱼》2013,(1):60-61
一年一度的冬季又闯入了我们的生活,钓鱼人打破传统的观念——"冬季是钓鱼的淡季"这一思想的束缚,勇敢地走出温暖的居室,携带着钓具,走向广阔的垂钓世界。冬季垂钓除了锻练身体、增强体魄、寻找垂钓的欢乐之外,过一把钓鱼瘾也是许多钓鱼人的共识。但是,冬季气候确实还是挺寒冷的,钓鱼人外出垂钓,做好疾病的防治,也将提到议事日  相似文献   

11.
张仲斌 《中国钓鱼》2006,(12):68-69
一年一度的冬季叉闯入了我们的生活,钓鱼人打破传统的观念,所谓“冬季是钓鱼的淡季”这一思想的束缚,勇敢而又顽强地走出温暖的居室,携带着钓具,走向广阔的垂钓世界。冬令垂钓除了钓鱼外,锻炼身体增强体魄,寻找垂钓的欢乐,过一把钓鱼瘾等也是许多冬令钓鱼人的共识。但是,冬季气候确实还是挺寒冷的,钓鱼人外出垂钓,做好疾病的防治,也应提到议事日程。冬令野外,对钓鱼人最主要的威胁是寒风、寒冷、潮湿,即风、寒、湿,是致病的因素。对我们钓鱼人来说,最常见的疾病就是腰腿痛。  相似文献   

12.
张仲斌 《钓鱼》2011,(3):37-37
冬天外出,进行野外大河垂钓,好像困难重重,这是正常规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钓鱼人要做到:心态正,情绪稳定,钓技精。  相似文献   

13.
《垂钓》2012,(6):80-80
(本刊讯)05月13日由河北省体育局、河北省钓鱼协会主办的2012“国窖·成都钓鱼人杯”冠军赛在河北省钓鱼协会垂钓基地开竿。本次大赛得到了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和成都钓鱼人钓具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也是成都钓鱼人钓具有限公司“渔文化”与“酒文化”结合的又一力作。  相似文献   

14.
钓鲇风潮     
柳明 《钓鱼》2007,(4S):64-65
我经常会问:“为什么在最近几年垂钓鲇鱼会成为一种风潮?” 事实是,这些长着须子的怪物——运河鲇、蓝鲇、平头鲇和大头鲇——在美洲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垂钓对象鱼,越来越多的钓手开始加入到钓鲇的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15.
余淼 《钓鱼》2004,(13)
6月5日,是全球范围的“环境保护日”。“保护日”的设立,旨在人们的思想中培养起关注环境、爱护环境的观念。在我国,随着钓鱼活动的发展,人们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科学的垂钓观念。对于一些珍稀的鱼种或是较小的鱼类,钓鱼人都能自觉的放生。在垂钓时,钓鱼人往往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垂钓,而不再是无目的性的“滥钓”。对于大多数钓鱼人而言,与其看着鱼痛苦地挣扎,不如让它自由地遨游。但实际上即便你很小心地遛鱼,只是简单地照几张照片,虽然从外表上似乎毫发无损,却仍旧会对鱼类造成或大或小的伤害。在科学研究领域,有一个专用词“垂钓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王华良 《钓鱼》2008,(3):30-31
一、不要钓“极深”与“极浅”; 钓谚中有“冬钓深”、“冬钓潭”之说。意思是天寒地;东的冬季钓鱼要钓深水,可这个“深”到底要多深呢?北方的隆冬,水上冰层坚厚,钓鱼人为了找鱼能踏冰走遍垂钓水域的每个角落,是不是水越深的地方存鱼越多越值得去探索呢?实践证明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丰富多彩的垂钓文化,还反映在关于钓者、钓具的种种美妙称谓上。例如,对钓者的异名别称,突出钓字的有,唐末诗人郑谷“沧江负钓师”的钓师;元曲名家马致远“钓鱼人一蓑归去”的钓鱼人;清代范超“雪滩钓叟人不识”,王士稹“江干多是钓人居”的钓叟、钓人……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嗅觉十分敏锐,要比味觉敏锐1万倍。嗅觉的利用最先体现在医学上,气味诊断法便是中国医学的首创。中医讲究四诊合参,望、闻、问、切中的“闻”,就包含嗅气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鱼雁传书     
《垂钓》2001,(10):4-4
湖南万国耀钓友:我是《垂钓》的新朋友。可是一翻开它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笑钓江湖”、“另类接触”和“钓鱼人笔记”令我眼界大开;“独家策划”、“钓艺选修课”使我增长了垂钓知识。而第四期的《细说钓鲤》更让我惊喜:在最近的一次垂钓中。我利用文章中的知识。钓上了五条鲤鱼。大的有2.7千克。小的也有1千克。此外,  相似文献   

20.
雾中钓     
徐文 《中国钓鱼》2020,(5):75-75
古今名人多喜垂钓,描述垂钓诗歌丰富多彩。闲暇细品春季垂钓诗,从中可窥见垂钓的怡情学问和养生情趣。春钓江情—唐朝诗人杜甫喜欢春天钓鱼,他在《渡江》诗中咏道:“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风涛;舟楫欹斜疾,鱼龙偃卧高;渚花兼素锦,汀草乱青袍;戏问垂纶客,悠悠见汝曹生动描绘垂钓春江情景,又写了钓鱼人,诗中充满了自由欢乐的怡情养生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