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承认弱点: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要承认自己的弱点,乐意接受别人的建议、忠告。 二、吸取教训:面对失败和挫折应该是从中吸取教训,勇往直前。 三、有正义感:在生活中诚实和富有正义,朋友们就会乐于帮助你。 四、能屈能伸: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都应该是处  相似文献   

2.
华东化工学院管理工程系的两位学生,对退学、留级试读问题作了系统的调查。读后很有启发。学校的各级干部应该如何加强调查研究,改进自己的工作?广大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如何启发诱导、教育帮助?同学们如何从几位“试读者”的失败和挫折、希望和进步中得到启迪,吸取教训,正确地把握自己?……这些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3.
孙平 《中国教师》2013,(8):69-69
<正>众所周知,优胜只属于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会经历"挫折"、面对失败,但只要努力奋斗,就值得尊敬,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只要能从"挫折"和失败中吸取教训、找到力量,引以为鉴,激励自己,昂扬向上,这便是有价值的人生。青少年正处于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的高峰期,如何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这个问题极有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父母。对孩子承认自己的软弱、怯懦和挫折,对他是有益的。与有缺点的父母相处,或许能让孩子的成长更有动力。  相似文献   

5.
"雄鹰翱翔天空,难免伤折飞翼;骏马奔驰大地,难免失蹄折骨。"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也难免会遇到挫折。有的人遇到挫折后,不去承认客观事实而是编造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  相似文献   

6.
人生的漫途,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干扰和障碍,如身体上的不足、同学问的纠葛、考场的失利、他人的误解、学习上的困难,等等.在遇到挫折后,人们的行为反应各不相同:有的人能正确对待,把挫折作为磨炼意志的砥石,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调整目标,改变方法,使自己更加成熟、坚强;而有的人则心灰意冷,懊丧怨恨,自暴自弃,陷入苦恼、悲观、厌世的情绪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儿童挫折忍受力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正>【活动理念】高二是高中阶段的分水岭,也是学生从未成年到成年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可能会随时随地经历挫折。很多学生受挫后沉浸于负面情绪无法自拔,或者过分依赖外部资源应对挫折,往往忽略了自己是解决挫折问题的专家。本课通过游戏互动、主题活动、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挫折的含义,引导其回顾成长中或当下的挫折经历,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构建朋辈互助场,探索挫折的应对方法;鼓励学生面对挫折采用正面的态度,学会积极自我观照,对未来抱有积极、坚定的信念。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愉快教育强调学习的内在动机,强调发挥情感对于认识的促进作用①,强调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兴趣与爱好的培养,多表扬少批评,从人生观意义上说,是鼓励学生追求自我实现。 挫折教育,强调学生突破困境的能力,包括如何积极消除心理挫折,积极地走出困境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如何吸取教训,增长智慧,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②。 以上二者从各自的立论来看,都似乎有着充分的合理性,并且也有着普遍的社会认同,但恰恰是这一点,说明愉快教育也好,还是挫折教育也好,都还远没有把握住教育的整体,因为,如果追求愉快,学生…  相似文献   

9.
一、自卑心理概述自卑,就是轻视自己,自己瞧不起自己。它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感觉,它藏在每个人自己的心里。每个人都有对自身评价,但结论不同。有的人肯定自己,接受自己,坦然承认自身的优势和缺点,这是自信;有的人自己夸大自己,对自己持过高评价,这是自大;有的人则贬低自己,对自身持过低的评价,这就是自卑。自卑心理的产生,主要源于心理上的消极的自我暗示,其表现在:1.挫折性自卑心理有些人原先无明显自卑心理,由于生活道路上遭受挫折失败,怀疑自己的能力,萌发自卑心理。如某一…  相似文献   

10.
毛伟 《甘肃教育》2014,(8):33-33
正挫折教育,并非有意地给学生制造困境,让学生遭受磨难,品味失败;而是指帮助学生学会认识挫折、直面挫折、总结挫折、转化挫折,增强意志品质,健全心智品格,在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中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实施挫折教育,需要提高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1.认识到挫折的客观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物质的匮乏,亲情的缺失,学业的艰难,事业的停滞,爱情的失意,朋友的离去,人际关系的复杂,对社会人生的幻灭,都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提高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不可避免地充满了各种困难与挫折,不管父母怎么保护,孩子终有一天会飞出父母的港湾,开始自己的生活。不如从小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培养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帮助孩子养成积极面对挫折的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1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挫折教育是重要环节。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承担着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命,同样应加强对挫折教育的研究与实施。主动在小学品德教学中融入挫折教育,才能积极锻炼小学生心理承受力,增强临变抗挫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挫折教育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融入提出了可行方法,为小学生的心理成熟与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客观分析中学生挫折产生的原因,科学把握中学生挫折心理的类型和表现,是提高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基础:提高中学生抗挫折的能力,要通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帮助学生合理调节抱负水平,帮助学生自我疏导排解,创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战争胜败的事是很难预料的,唯有不怕挫折能忍受耻辱的,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江东这个地方人才很多,若能吸取教训,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也是说不定的。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2014,(11):29-29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它既是对孩子的考验,又是成长的“养料”。不同的孩子,面对挫折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孩子会躲进自己的小世界,不敢面对挫折;有的孩子需要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克服困难;也有孩子能够勇敢面对,及时调整情绪,重新积极地投入学习和生活。本期,我们就请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六年级的同学们谈谈,他们是怎样面对挫折的。  相似文献   

16.
自学考试助学班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家庭经济基础条件有好有差也有一般;多数在求学就业的道路上受过挫折,心灵受过创伤;他们思想复杂,心里负担重,他们渴望成才,但不知怎样才能成才;他们渴望社会的理解、关心和帮助,他们希望自己的价值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关心帮助、教育引导他们,把他们也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本文主要分析了自学考试助学班学生的生源特点和思想行为特点,并针对自考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提出了自学考试助学班学生教育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敏 《家长》2008,(Z1):71-71
"我能"、"我可以",这是一种勇敢;而大胆地承认"我的确不会",这也是一种勇敢。勇敢地承认"我的确不会",及时地向他人寻求帮助,这会让我们更好地反省和修正自己的行为,会让自己变得坦然和释然,也会为自己创造一个贴近他人心灵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在人生旅途中,遭遇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受挫后人们都会有意无意地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挫折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育国家建设者的历史责任,应科学地运用挫折理论,尤其在社会文化理论的启示下,与受教育者建立平等、真诚的关系,帮助受教育者正确地看待自己,辩证地对待挫折,引导受教育者树立自强不息、愈挫愈勇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寻找导致自己荣辱、得失、苦乐、成败原因的一种心理活动。可分为健康的归因和病态的归因两大类。健康的归因,有助于人们在遭受挫折、失败时找出问题的症结,查明原因,吸取教训,转败为胜,避免重走弯路。拥有健康归因心理的人,必定是生理、心理和道德完全健康的人,因而必定与长寿有缘的人。健康的归因反映人的一生,表现在心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具体点说,包括有:  相似文献   

20.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的学童有45%曾在学校里被欺负,但30%以上会采取忍耐的态度。实际上,不只是我国,欧美其它国家的调查也发现,受到欺负的孩子多默默承受,隐忍不说。因为对孩子来说,承认自己在学校被欺负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如果碰到严厉的父母,也许还会受到一顿责骂,更显出自己的无能与挫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