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的郎     
"郎"春秋时指地名,战国时有郎为官的设里,汉有郎官之名。后世便有郎这一称谓。郎 这一称谓除用物官名中外,还广泛用于对普通人的称呼中。发展到唐代,这一称谓有三种情况:一 是自称,二是对他人之称,还有其他称郎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1.回顾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主要有两类:一是专门的德育学科课程,人们称之“直接德育”;二是以学科课程方式存在的其他学科课程中包含的德育内容及其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影响,人们称之“间接德育”,从德育课程发展的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越发走红的演技派青年演员李钰备受广大观众喜爱。这位有"小林青霞"之称的姑娘在上海戏剧学院读二年级时,就因成功扮演电视连续剧  相似文献   

4.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都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b^2-4ac联系紧密,因此判别式有“知识链”之称.  相似文献   

5.
我国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其题跋上的时令称谓也非常丰富,有月令、季令、节令之分。月令,是对每一个月份称谓。一月通常称:正月、端月、初月;二月通常称“仲春、仲阳、如月;三月通常称:暮春、末春、晚春;四月通常称:孟夏、首夏、初夏;五月通常称:仲夏、超夏;六月通常称:荷月、季月、伏月;七月通常称:孟秋、初秋、新秋;八月通常称:季  相似文献   

6.
一、司马迁与班固经济思想产生的背景比较司马迁与班固同为我国汉代的良史,司马迁在西汉,以《史记》开史学之先,有中国"史学之父"之称;班固在东汉,他本《史记》之体例,以《汉书》开断代史之先.所以后世以"史班"或"班马"并称.他们二人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之处.毛泽东同志说:有比较才能鉴别.比较研究二人的经济思想,对于弄清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发展的脉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晏几道与秦观都以词之伤感著称.冯煦曾称二人为"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文章就此评语,从二人的情感、身世及词之题材、内容、风格等方面比较分析二人共同的"伤心"之处.  相似文献   

8.
唐前乐器赋引古曲众多,然大多难考,其《北鄙》《白登》《幽兰》三曲称引较为普遍,但在作者、称名等处各有含混。经考辨,《北鄙》为二曲共称,其作者分为师延、师涓;《白登》非《白台》之误,此曲亦有二,《平城歌》或为其一;"幽兰"为琴曲名,"古琴幽兰"之说不确,而此曲在战国末期已流传于世。  相似文献   

9.
盛唐诗人王维有“诗佛”之称,其佛教的“空”观思想在他的诗作中有充分的展现,主要集中一个“空”字上。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自然之“空”间接表达佛学禅意;二是以禅意之“空”直接体现自己的“空”观思想。“空”乃佛学之精髓,也是王维心灵追求的终极觉悟。  相似文献   

10.
对于文字美的追求,我们的祖先早已注意了。《论语》:“周监于二代,郁郁呼文哉!”。夏商二代已经注意文彩了。汉字方块形这一特殊条件,造成与别种文字不同的句子形式的对称美。《诗经》主要是以四字构成的句式。《大雅·称》这首西周时的诗歌,其中有“捄之陑陑,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  相似文献   

11.
初唐孙过庭所著《书谱》文思缜密,言筒意深,在中国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孙氏在《书谱》中开篇即写道:“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通过《书谱》所写内容,分析了孙氏“善书者”之标准。  相似文献   

12.
罗浮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它又是我国道教名山,道教称它为第七洞天。它与南海县境内的西樵山并称为南粤二樵,所以它又有东樵山之称。它位于广东东江之滨,山势雄伟壮丽,自然风光旖旎,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一到罗浮山,清新甜润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顿感神清气爽。映人眼帘的是一座座连绵起伏、云雾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续书作者高,旧有“传胪”之称。查“传胪”本为宣布进士名单的仪礼行为,后由动词转化为名词,成为进士名单中的专用称谓。明代科举,“传胪”并指二甲、三甲第一名;清代科举,则偏指二甲第一名。根据有关资料,高于乙卯恩科所中名次为三甲第一名。就清代科举制来说,称其为“传胪”,实不够准确;但放在明清文化大背景中,称其为“传胪”亦非全无根据。  相似文献   

14.
(紧接上期)三、曲调记忆模唱(任选一题,限弹二次)(6分)四、视唱(任选一题,限唱二次)(2。分)简谱视唱 !二‘称(任捧丁题,限弹二次)(20分)三l公趁边l”“”5‘.2。二。称丝边吞游-.嘴二之级裂璧!蛀!些雪几矛3犷~气翻电习三‘3一:l必r Ib之.犷==c爷谙丝髻l绝〔T返注卜7别自迎i“下  相似文献   

15.
(二)、清初之倡唐诗者 清初虽尚宋诗,而倡唐诗者尤众,以主张不同,故争论亦时起。略述如下: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学者称亨林先生。其为学博综六艺,主于通经致用,故有“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之语,其意与梨洲“士君子之不可为者有二”相同,皆激于明亡之惨痛而不欲垂空文以自见也。然其诗沉郁苍凉,力振唐言;其持论亦与梨洲之倡宋诗  相似文献   

16.
<正>《前赤壁赋》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被历代文人视为千古绝唱之作,认为它是宋代文赋的最高成就的代表。宋人唐庚(与苏轼有生活交集,是小同乡,贬所又同为惠州,兼之文采风流,当时有"小东坡"之称)说:"余作《南征赋》,或者称之,然仅与曹大家辈争衡耳。惟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①可见此文甫就,便名冠天下。关于该文的主题思想,我们常见的说法是:文  相似文献   

17.
二、一般人之间的称呼。所谓一般人间之的称呼,是指除了帝王以外的人与人之间的称呼。这一部分还可以分一般人称和特定人称两类。 1.一般人称。一般人称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A、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等。当“我”或“我的”讲。如: (3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  相似文献   

18.
88岁的德国大评论家,有文坛教皇之称的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不久前在电视颁奖现场突然发飙,当众拒绝接受德国电视二台颁给他的终身成就奖,还借机给了主办方连同整个电视业一顿臭骂。我不属于这儿,  相似文献   

19.
"之称"是《广雅疏证》中一个常用的训释用语,由"之称"构成的训释主要用四种格式。其中在"……,……之称"格式中,训释语经常不是被释语的所指,而是解释被释语的语源、属性、特点、功用、类属、方位、别称等。"……有……之称"是用来解释训释语的名源的。"……是……之称"用来解释异体字的意义。"……亦……之称"用于解释多义词的后一个义项。  相似文献   

20.
"之称"是《广雅疏证》中一个常用的训释用语,由"之称"构成的训释主要用四种格式。其中在"……,……之称"格式中,训释语经常不是被释语的所指,而是解释被释语的语源、属性、特点、功用、类属、方位、别称等。"……有……之称"是用来解释训释语的名源的。"……是……之称"用来解释异体字的意义。"……亦……之称"用于解释多义词的后一个义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