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资源,但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其中缺少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人文素材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就应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即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和创新化建构。教师要变教材为学材,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三重对话,使学生在获得丰富情感体验的同时,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和创新化建构,让教材“丰满”起来呢?  相似文献   

2.
陈剑 《教学与管理》2014,(12):45-47
教材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也是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主要依据和来源。然而,“任何教材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比如现有英语教材中仍然有不真实、不地道或无意义的语言材料,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周围世界等问题。其次,任何教材一般都不是为某一特定的学习者群体编写的,因此不可能完全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由于教材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应该只是一味地“教教材”,而应该创造性地“用教材教”。文本再构是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主要方法,它能有效解决教材与实际教学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使得教学材料更加贴合教学实际,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案例背景】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呈现出封闭性,即局限于课堂之内学数学。表现为:教师以教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对于学生身边周围的其他学习资源视而不见。不管教学内容如何,总是习惯性地将教学封闭在课堂之内,上课意味着学习开始,下课意味着认知结束,教学过程被枯竭为“教教材”与“学教材”,教师很少让学生多渠道地从课外获取数学知识。教学时,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深刻把握文字背后蕴涵的信息,深入挖掘相关的语文课程资源,让语文小课堂和生活大课堂有效融合,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使学生不断吸收到丰富的语文知识,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长足发展。一、扎根课堂,开发以文本为中心的课程资源语文课堂是学生增长语文知识的主要平台,又是教师和学生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阵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围绕文本去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引导学生去不断地动手、动脑,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就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5.
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明确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课程的主体,应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课程建设,创设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平台。语文教师秉持生活处处皆语文的课程意识,延伸与扩充习作课堂,让习作课堂基于教材、基于学生,存在于更大的课堂——学生生活中。  相似文献   

6.
郑贞芳 《科幻画报》2022,(4):160-161
新课改理念倡导对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进行培育,让学生成为化学课堂中的小主人。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讲个没完没了,而应该在课堂中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使化学实验教学焕然一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温馨的课堂氛围。那么,教师如何创新化学实验教学呢?本文立足于新课改,就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进行一番研究。希望对广大教师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潘仪岚 《教师》2013,(9):52-53
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着力于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和课外语文学习资源的开拓。一方面开放语文课本,即把教材的背景资料、作家事迹等课外文本资源引入课堂为学生“补白”;推荐同题材或者同体裁的文章做到以精读带博读;培养学生掌握、运用一些阅读方法,发挥教材的“学习指导功能”。另一方面开放语文课堂,开展“生活语文小文库”语文实践活动,学习生活语文,拓展语文生活。  相似文献   

8.
李群 《广西教育》2013,(37):45-45
品德课程倡导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课堂中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同时又在生活中习得良好的品德。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生活资源,让它成为润泽品德教学的源头活水。一、紧密联系生活,让教学内容更充实新课标提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选择更好的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加工和整合,设计出活泼生动、丰富多彩的课来。因此,在品德课的教学中,笔者努力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品德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在课程标准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努力树立起新的教学观念,要开放教学的全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有利于探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备课及课堂教学方面应该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树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1.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课程资源是指可以直接为课程实施服务之物。例如,教材、图书馆等。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一种媒介和物质载体,它所提供的素材是单纯的学术形态知识,但没有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缺乏学生活动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如果按教材提供的素材对数学知识进行…  相似文献   

10.
[案例背景]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呈现出封闭性,即局限于课堂之内学数学.表现为:教师以教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对于学生身边周围的其他学习资源视而不见.不管教学内容如何,总是习惯性地将教学封闭在课堂之内,上课意味着学习开始,下课意味着认知结束,教学过程被枯竭为“教教材“与“学教材“,教师很少让学生多渠道地从课外获取数学知识.   ……  相似文献   

11.
教材是教师上课的依据,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和开发者。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在不同教师的课堂中能呈现出不同的情形,这和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理解、把握、使用教材有很大关系。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师应该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等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再加工”,变“教材”为“学材”,在课堂上有效实现教师、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各种学科的“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在依托教材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还需要对教材进行再一次的“深度加工”.通过对教材符合创造性原则的积极选择,有效重组及完善整合等“创新化”建构,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着的创新教育因素,使教材潜在可能的创造力转化为学生显性、现实的创造力,真正使教材成为学生创新性学习的“学村”,才能实现教材的创新教育功能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沟通课堂内外,挖掘多种课程资源,构建有机、合理的语文教学资源的体系,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有更多的语文学习机会,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开辟广阔的新天地。一、挖掘校内学习的无穷源泉1.拽住教学中每个让孩子心动的瞬间。过去,我们把课程(其实只是教材)看作“整个世界”,所以“按部就班、准确无误地完成教材任务”,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唯一目的。现在,我们应该认识到“整个世界”都是课程资源,作为教师就应当善于发现每一个可能会涌流无限生机的“泉眼…  相似文献   

14.
开发教材资源就是根据现有课程标准和中考考纲要求,以教材为依托,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关注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打破原教材结构,灵活地对教材适当地“采用”“增删”“替换”“调整”“融合”,形成全新的学科知识系统。其次是将其他学科的教材资源及各种媒体资源开发成物理课程资源;然后是将学生课堂生成资源转化成物理课程资源。最后是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重构,经过教师消化、吸收,在课堂上精心组织,从而构建出高效的物理课堂。  相似文献   

15.
刘宗慧 《科学教育》2007,13(4):73-74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新课程正在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在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应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自己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在这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尤其像生物这种不属于中考学科的课堂,学生的“插嘴”现象更容易出现。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如何把学生的“插嘴”作为一种资源,让生物课堂更加精彩呢?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注重让道德教育回归并植根于儿童的生活世界,让教育变成儿童生活。与课程的生活性、综合性、开放性、活动性相对应,教材编写也必然以儿童的生活为依据。学生使用教材的过程,是一个“解构——建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对于教师而言,备课工作就是对知识进行解构、对教材进行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材建构过程中,应尽量做到让文本与学生对话.让文本中的生活场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对话,真正做到合理建构教材,让教材回归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因此教师在运用教材的同时,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设计。新科学课程标准也强调和激励教师大胆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利用我们的创造,使教材更贴近孩子的学习、生活实际,是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如何用好教材这一课程资源急需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遵守两条原则:一是“信奉而不惟是”,二是“遵循而有所立”。再好的教材也有需要改进、调整、重组的地方,教师应做教材的…  相似文献   

18.
<正>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满足学生们的多样学习需求,促进语文素养与素质的全面提升,教师需要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一方面,以自身教学魅力、艺术,营造快乐学习氛围。结合学生实际,充分发掘学生自身潜能,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另一方面,突破教材,突破课堂,充分开发网络、社区等课外资源,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提高交往、实践能力。一、从自身出发,开发教师资源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既要转变观念,创造性开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理念走进了我们,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所以课堂的主流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的主人应该是学生,而教师则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设计者.引领者和学生主动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和组织者。在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情况下,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王秋月 《考试周刊》2011,(58):169-169
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实践中,经常有学生反映该课“抽象”、“枯燥”、“无味”,有相当部分学生对之兴趣不高,因此教师要把这门课程教好,让学生自觉地喜欢上这门课程,更快地找到学习哲学课程的乐趣,让沉闷的教学课堂变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