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个好记者是从事新闻工作的人们的理想。但有的人吃了一辈子新闻饭,却碌碌无为,有的人则把自己的作品和名字留在了新闻史上。那么怎样才能具备一个好记者的基本素质?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要坚守职业道德.秉持职业精神,以高洁的人品去锤炼高尚的文品.以坚实的职业精神去塑造让人敬服的职业形象。  相似文献   

2.
南京的冬天     
南京的冬天是真正的冬天,奇冷。南京的夏天也是真正的夏天,奇热。冬天将去时,都拖一段长长的尾巴。像对表演怀着极大兴趣的演员,戏完了,都不肯退场。南京的春秋只是冬夏两季之间的关节,又好比两句话之间的标点符号,不具有独立的意义。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久居南京的人,习惯于在瑟瑟寒风中度过一年中最好的时光。年轻人习惯于踩着厚厚的积雪去观赏梅花山的梅花、鸡鸣寺的樱花、珍珠泉的梨花……南京人习惯于大冷和大热,却对不冷不热感到束手无策。等冬天过去,人们不再感到寒意时,却感到夏季的燥热已经扑面而来。南京的夏天是…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采写的一组系列报道《“顾惠东效应”的启示与沉思》,在1989年全国好新闻评比中获奖,《新闻知识》编辑部要我谈谈采写体会。我想,还是以这组报道为中心,旁及左右,泛而论之吧。一、这组报道的采访经过过程很简单,也似乎带点偶然性。1988年11月我由驻地广州去北京总部开会,会后报社突然派我去上海抓专题报道。在南下的火车上我偶然听到几句议论,说南京选了几家工厂搞租赁承包试点,一年下来有的哭有的笑。顿时,引起了我的兴趣,上海采访结束后即赴南京。  相似文献   

4.
刘轶  王昊  刘洪杰 《军事记者》2004,(11):68-68
素有“军事记摇篮”之称的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是我军院校中唯一的一个新闻系。该系十二队学员毕业后主要从事军事报道工作,是我军新闻方阵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毕业学员有的连获“军区军兵种好新闻奖”,有的成为解放军报或军区军兵种报纸的主力编辑、记,有的成为了新闻教学岗位上的优秀教员。在校学员,有的获得了《解放军报》奖学金,有的被军区军兵种报纸评为优秀通讯员,有的撰写的论多次获奖,并有多名学员在校期间在省部级以上媒体发表100余篇稿件……  相似文献   

5.
2003年11月5日,第八届“解放军报奖学金”颁奖大会在素有“军事记摇篮”之称的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举行。自1995年开展“解放军报奖学金”评选活动以来,获奖学员中有的获得了“中国新闻奖”,有的连获“军区军兵种好新闻奖”,有的成为《解放军报》或军区军兵种报纸的编辑、记,有的成为了新闻教学岗位上的优秀教员。为了与更多的人分享获奖的经验,笔采访了本届的部分获奖学员。  相似文献   

6.
夏蓓 《档案与建设》2007,(12):38-38
日本在侵华战争与太平洋战争中,有计划地强征日、韩、中、荷等国大批妇女,为日本官兵提供性服务,充当性奴隶,制定了一整套的“慰安妇”制度。1937年12月,日军在攻占南京城不久,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就命令在南京实施慰安妇制度。慰安妇们在慰安所里吃不上饭,睡不好觉。有的只能在日军的腹下吃点饭团子;有的躺下去,就再也未能爬起来;有的被虐杀而死;有的不堪蹂躏自杀身亡。  相似文献   

7.
凭江遐思     
陈响平 《湖北档案》2005,(10):32-32
人们珍惜每一班远行的机会.而越是靠近的景致.往往去得最少。面对名山大川,人们往往趋之若鹜.而对近在咫足的景观.总想着有的是机会,并不那么刻意去,因此许多地方,即使就在自己生活的城市.却一直被冷落着。比如长江,虽然穿插在我们这个城市.我的居住地离她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但我却很少走近她。即使因过路需要走近她也没有细细地打量过她。  相似文献   

8.
青年编辑的多维化成才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编辑的多维化成才目标●毛善锋【南京】近10年来,关于“科技编辑学者化”问题,已经发表了不少文章。看法上,有的相近,有的截然相反,各有各的倡导者。这似乎可以说明编辑界对人才培养这种事关大局的问题都很重视,但尚无基本的章法可循。在英语中有句谚语:“A...  相似文献   

9.
《声屏世界》2007,(11):55-55
“想做什么,立刻去做,也许都来不及了,人是最拿不准的东西!”这是作家张爱玲在香港生活时说的一句话。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人连自己都不相信,又怎能相信别人呢?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很精明,有的人不太精明,相比之下,人们更喜欢后者。因为不太精明的人往往天性乐观随和,不太计较个人得失,没脾气又没架子。跟这种人交朋友放心,不用时刻担心被算计。  相似文献   

10.
苏浙沪三省市部分地区有线电视情况调查部审计局孙鸿璋,石堂贵,杨庆民根据1992年审计调查计划,我们利用去南京、杭州开会的机会就近对南京炼油厂、南京港务局两家企业和常州、宜兴、绍兴、宁波及上海等市兴办的有线电视台(站)情况作了调查,调查情况如下:一.现...  相似文献   

11.
1995年初以来,本报记者、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以及其他一些通讯员,深入部队,采写了一些‘泪击式新闻”,这些报道受到了读者的赞扬,在读者中产生了比较大的反响。为什么这些报道会受到读者的好评?通过分析、研究其中部分作品,我觉得至少有以下几点原因:一、用亲身感受,向读者报告了鲜为人知的事。从作者足迹所及的地方看,有的去的是“无声无息”的地域(如李健所去的内蒙古边防五连防区),有的去的是人迹罕至、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如邹陈东去的西藏墨脱),有的是到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雪域采访(如张林等的帕米尔高原之行),…  相似文献   

12.
时代感 人情味儿 平民色彩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主持人敬一丹楚天电台节目主持人各有各的个性,有的端庄,有的活泼,有的潇洒,有的温婉,有的轻松,有的持重,他们主持的节目也色彩纷呈。这些不同的个性形象集合起来.展示出一种整体形象,使得听众不必去看频...  相似文献   

13.
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潢河,像洁白的绸带穿城而过,把潢川城分为南北两城。春天到了,春风吹绿了大地,吹绿了河岸边的一棵棵柳树。柳枝在春风中轻轻地摆动,像姑娘那美丽的秀发随风飘舞。河水清澈见底,水里的小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孩子们来到岸边,有的追逐嬉戏,有的在沙滩上蹦蹦跳跳,开心极了。烈日当空,夏天到了。岸边的柳树像把绿茸茸的大伞,人们到树下乘凉,享受着小潢河给人们带来的凉爽。特别是到了夜晚,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到这里来,有的在沙滩上聊天,有的跳到水里痛快地洗个澡。孩子们带着游泳圈,跟着爸爸妈妈在水里游泳,时…  相似文献   

14.
社论,作为表明报刊政治面目的旗帜,有一定的权威性。这是客观的事实,也是人们的共识。但是,如果以为既然有着权威性,读者自然会重视它,会自觉去读它,不必再费心思去增强可读性,那就错了。实际情况恰好相反,正因为它有着权威性,人们对它的期望值和要求也就特别高,倘若写得不好,引不起注意和兴趣,那么,人们的反感和失望也就会更大。事实上,目前各报的社论确实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以致削弱了它自身的权威性。诸如社论数量偏少,有的省报有时一个月连一篇也不照面,人们想读却读不到;而有的见报社论可读性又  相似文献   

15.
冯尔康 《历史档案》2005,(1):127-130
我去过曲阜孔府档案馆、台北故宫博物院查阅清代历史档案,也去过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但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去的次数最多,查阅到一些馆藏档案,并且利用到著述当中,因而对它的感情特别深厚。  相似文献   

16.
人们去医院看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一天去同一医院,先看了中医,又去看西医,有时会得出不相间的结论,大夫所开药的药性也有所不同。这时病人就会感到困惑,于是就会去精教医生。中医大夫可能连西医的化验单和各种检查报告都不看一眼,就说:你相信谁,就吃谁的药。而西医大夫则可能讲:中医大夫有化验结果么?我们有,你难道不相信科学。结果病人回家后只好两种药全吃,病好了也不知是那种药的效果。一年多以前,各地报刊曾发表了不少文章,对气功和特异功提出了异议。其中有些文章对气功,特别是对特异功能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有的…  相似文献   

17.
由陕西日报社、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西北政法学院联合举办的“何微同志新闻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于3月23日、24日在西安召开。来自北京、武汉、南京、海口、广州、石家庄、太原等地的60多位分社社长、报纸总编、高级记及新闻学教授,汇聚一堂,参加了这次专题研讨。部分因故未能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有的会前寄来论,有的赋诗、题词或致函电祝贺。  相似文献   

18.
不对称     
盐城到合肥没有直达火车,所以从盐城去合肥中途要在南京倒车。网上查了火车运行时刻表,盐城早上7点半发车,中午11点40到南京,再从南京乘12点半的动车去合肥——这样的安排就是铁道部部长看了大概也不会说有什么问题。所以买票时,我除了买了盐城到南京的票外,还多付5元钱的"异地购票"费,买下了南京到合肥的动车票。可是自以为安排妥帖的我  相似文献   

19.
1988年9月17日人民日报一版刊登了一幅题为《为难的爸爸》的照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具有民族责任心的同胞从全国各地伸出温暖的手,有的发电报、有的写信、有的汇款,纷纷寄语因交不起学费和集资费而辍学的12岁的女中学生陈伍月,“赶快去读书,完成初中学业”。为何这幅照片具有如此的吸引力?关键是作者抓住了当今人们共同关心  相似文献   

20.
1988年9月17日人民日报一版刊登了一幅题为《为难的爸爸》的照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具有民族责任心的同胞从全国各地伸出温暖的手,有的发电报、有的写信、有的汇款,纷纷寄语因交不起学费和集资费而辍学的12岁的女中学生陈伍月,“赶快去读书,完成初中学业”。为何这幅照片具有如此的吸引力?关键是作者抓住了当今人们共同关心的“热点”,使人们透过照片看到教育的倾斜这一社会问题,从而折射出了新闻摄影的社会功利及其责任的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