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想提高初中学生物理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框架.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应该构建的认知结构框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构建出新的知识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2.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和网络环境下的《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程教学,可采用课堂教学以文学史为面,网络资源以经典作品赏析为点,课堂与网络互补、点与面互相结合的作品赏析模式.课堂教学侧重帮助和指导学生依靠原有的认知结构,构建本学科理论框架;利用网络资源促使学生主动获取更广泛的专业信息以拓展视野;开展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网上讨论与交流;创设真实情境体验,尝试网坛文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这节课基于“核心素养”展开单元整体教学,对学科内容进行二度开发和整体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及知识间的逻辑联系.教学过程设计以“问题串”方式呈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形成基本技能、领悟基本思想、构建学习框架.  相似文献   

4.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广义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后一类又可分为智慧技能和程序策略(又叫策略知识),该理论进一步认为陈述性知识以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认知心理学家把信息在人脑中呈现和记载的方式统称为知识的表征),而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系统表征,一个大的知识单元中既有陈述性知识,也有程序性知识,二者相互交结在一起,许多心理学家用“图式”一词来描述这种大块的知识表征和贮存.图式就象是围绕某个主题组织起来的认知框架和认知结构,其中有许多空位,以便容纳(即理解)新的知识,图式中不仅含有命题的或概念的网络结构,也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学生的认知结构是由知识结构“内化”而来,因此编织知识体系、框架和网络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认知框架是记忆中适于表达客观现实的知识构架,其基本构成成分可以激活整个认知框架,有助于加快和简化篇章的理解过程.基于框架理论和框架激发系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验,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按照框架认知结构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让学生在结合了背景知识、文化知识、百科知识、生活经验和信仰的情况下学习英语词汇,使英语学习就变成了一个归纳、整理、运用的简单而系统的语言信息输入输出过程.同时,因为框架与语篇的连贯密切相关,框架认知结构还可以促进学生对于语篇的理解,简化从英语到母语再到英语的信息传递过程,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篇章阅读能力.而两年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验,通过4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1》为研究对象,从批评话语分析和文化呈现理论出发,剖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该教材中呈现的认知框架。研究发现,其认知框架体现在4个维度,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中外文化对话场域、学习者主体性空间和价值观认知过程,其呈现样态为以价值观认知过程为主线串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中外文化对话场域、学习者主体性空间3个话语空间的叠加态。其认知逻辑分别为:依据价值观的不同认知加工方式选用不同类型的课文,通过显性节点形成渐次深化的认知网络;利用专项及通用模块构建平等交流但“以我为主”的文化态度;通过材料和活动设计创建学习者主体性空间;由模块呈现不同认知功能来实现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负荷理论看数学错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错误是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材料理解的一种反应,是对数学知识的一种体验.认知负荷理论的特点是工作记忆容量的有限性以及注意对信息选择中认知资源的有限性.认知负荷理论强调工作记忆容量的有限性以及图式构建的作用.工作记忆负荷与学生活动以及材料的内在本质、材料的呈现形式有关,影响数学问题解决中信息的提取和存储.图式的有效构建可以降低认知负荷,减少数学错误.  相似文献   

8.
学习心理学认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的信息呈现方式能够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在物理课堂中,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应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适应,相同的学习素材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时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右手定则”为例,谈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呈现教学信息的策略,以期促进学生的认知加工水平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一、构建开放性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母语社会背景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走"开放式"的语文道路。课堂教学内容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要以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原有认知结构为出发点,以语文课文为信息之源,拓展延伸,引进与课文相关联的信息,为课文知识的学习、能力的训练、情感的体验架设桥梁,构建认知框架,最后达到同化课文,从而改变并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得语文课由单一而转向辐合,由平面而转向立体,由封闭而转向开放,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在语境中产生,在语境中运用的。个体所处的认知环境中各种主客观信息构成认知语境。在课堂教学中,以认知语境为基础,构建由情景语境、文化语境相结合的语境框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力,加强学生对词汇语义的理解,增强其元认知知识。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把教学内容加工整合,变成学生易于觉知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提高学生认知加工的质量和水平.物理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而且是教材内容的研究者和开发者.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要求,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删减和加工处理,以尽量合理的方式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和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这是每一位物理教师都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因此,笔者尝试对构建物理有效课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能消除教学结构散点化、教学内容浅表化、教学结果离散化的弊端,使原本孤立的知识点以关联结构化的形式印刻在学生的头脑中。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要把握单元特点,确定学科大概念;依据学生情况,把准单元教学基础;构建整体框架,整合单元学习内容;聚焦核心问题,构建探究学习体系。以此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系统的学习图式认知框架,建立整体学科思维,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句古语“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心理学称之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中学化学教学是基础性教育,知识的传授,不仅要促使化学知识、技能的积极迁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将来参加工作后的再学习也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如何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框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就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学生的认知结构框架必须建筑在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结构之上.一.让学生理解中学化学知识结构是构建学生认知结构框架的前提布鲁纳说过:不论我们选择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  相似文献   

14.
一、扩充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夯实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基础 学生构建新的数学认知结构总是以他们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内容为基础的,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了解,为学生进行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开放性美术课"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障,以教会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主体接受、尝试、创造、改造、加工、转换信息的能力为根本任务.做到:在思想上,教师放心;在实践上,教师放手;在师生关系上,教师是民主型的,能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学生交朋友;在评价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多数老师上课十分重视板书。这是因为板书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简括如下:一、认知价值:1.能提供知识信息,使学生获得讲课内容要点;2.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思考;3.能展示讲课内容的框架,使学生掌握听课要领;4.能以其直观性抓住学生的视觉感官;5.能指导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二、艺术价值1.它指点精要,给人以联想;2.它形式多样,给人以丰富感;3.它结构新颖,给人以美感;4.它展示教师技巧,给人以提高能力的兴趣;5.它呈现整体格局,给人以轮廓的记忆。小议上课板书的价值@雷俊华  相似文献   

17.
一、扩充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夯实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基础   学生构建新的数学认知结构总是以他们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内容为基础的,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了解,为学生进行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答非所问。心理学研究发现,此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学生只看到和听到他们所理解的东西。这样,学生的认知结构就不能正确地同化信息,不能顺应或重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必须改变信息的呈现方式或传输方式以适应学生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9.
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内容和组织形式.完善学生认知结构,就要设计"先行组织者";改变学习内容呈现形式,上下位迁移;发展思维深度,纵向迁移;拓宽思维范围,横向比较;科学组织变式训练,学习方法迁移.  相似文献   

20.
矿冶类诗歌因借用了大量采矿、冶炼术语,导致缺乏该类语境信息的读者易出现认知偏差。文章以认知框架理论为研究基础,从词义、语义、语篇层面,探讨了以认知框架概念隐喻体系为构建新信息关联支点的可能性,为解读矿冶诗歌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