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告诉我们,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文艺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是第一性的。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的近似正确的复写,是第二性的。没有被反映者,就不会有反映。因此,作家、艺术家要进行文艺创作,并通过自己的创作成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就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人民群众中去,到火热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族著名学者、作家阿吾里汗·哈里是一位勤奋的散文作家。在哈萨克文学大花园中,散文这块园地一直不太繁茂,致力于散文创作的作家比较少,作品也不多。所以,阿吾里汗的散文创作就显得弥足珍贵。他的散文作品感情充沛,构思精巧,充溢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弥漫着独特的民族生活氛围。抒发了对故乡和祖国的炽热感情。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生活经验是文学家创作的基础。没有生活,就没有文学。真实地反映生活,是文学创作的重要规律。文学离开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也就失去了现实主义,失去了艺术的生命力。因此,文学创作必须从生活出发.一一个作家在作品里能否真实地反映生活,首先取决于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只有正确  相似文献   

4.
情感作为一种认识形式 ,在人们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情感是文学创作和再创作的动力性因素 ,整个文学的创作和审美过程都离不开情感。如果说客观世界的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 ,那么情感则是文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作家的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内在情感的冲动,再化而为文。中学生应该是不缺乏情感的,但作文常常因为感情枯涩或者虚假而面目可憎,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么,情感究竟如何处理呢?  相似文献   

6.
对于作家与生活的关系这个根本性的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已指明了解决的途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归根结底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同时,文艺作品又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这个问题放置在主、客体的联系中,在主、客体的交互作用中去考查,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高度揭示了作家在反映生活、表现生活中既是受动的,又是能动的这种  相似文献   

7.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影子,而生活离不开情感,没有情感活动的生活是枯燥和乏味的,文学创作是生活的缩影,同样离不开情感,可以说情感是文学创作活动的灵魂和主线,是作家创作作品的灵感,作家就是通过文学创作来传达情感反映生活的。  相似文献   

8.
“情感的零度介入”是新写实小说最显著的艺术特色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实际生活中这些新写实小说作家们就是不合感情的“冷血动物”。从专业的文学艺术角度来说,“情感的零度介入”只是作家在创作文本时所采用的一种文学创作技巧,此时作为叙述者的作家和现实生活中的作家本人并不是完全等同的。  相似文献   

9.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这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无论哪种文艺形式都来源于生活,文学艺术的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演变.古今中外优秀文艺成果的借鉴,不能代替创作源泉,文艺工作者还须深入、体察社会生活,获得创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它既反映了社会生活,又表达了作家一定的思想情感,是再现和表现的统一。那么要研究文学的阶级性,就要从客观的社会生活和作家的主观创作两方面去考察。从客观上说,在阶级社会中,人是以阶级来划分的,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阶级地位上,阶级性成  相似文献   

11.
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是作家、艺术家认识和反映生活的一种手段,是文学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特殊形式。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不是通过作家的推理、议论,而是通过栩栩如生的形象来反映的,所以高尔基说艺术作品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要用形象和图画来描写现实,那就要用形象思维。也就是说,在创作过程中作家的思维活动,自始至终不能脱离生活形象必须把作家对现实的认识体现在具体感性的形式中,把作家丰富的感性经验(生活经验、审美经验和艺术表现经验)概括和组织到作品中来。没有生动的、具体的感性经验,也就没有艺术形象。当然,人类对现实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阶段,文学艺术也不是纯感性的认识,但它一定要以感性经验为基础,通过想象,联想等感情活动去达到理性认识。感性经验在这里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 绪论绪论部分是全书的一个总论 ,是对文学艺术的总体的认识。中心是回答文学的本质是什么 ,文学有什么特点。从总体上把握文学的性质和特点 ,对于学习整个课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文学对生活的反映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再现与表现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2 )审美意象及其特征。审美意象是文学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 ,是作家艺术家审美认识的结晶 ,是他们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体验、认识创造出来的具体、可感而又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情境。四大特征 :虚实结合、情理结合、主观性与客观性结合、社会功利性与审美愉悦性结合。…  相似文献   

13.
中外文学创作的历史及其发展趋势告诉我们,尽管文学艺术有侧重于再现的,也有侧重于表现的,却都应该是主观和客观、表现和再现、情感和理智的矛盾统一。文学艺术贵在独创,贵在反映作家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认识,贵在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形象或意境,所以在表现和再现这对矛盾中,表现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正如老黑格尔所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因此,只有通过心灵而且由心灵的创造活动产生出来,艺术作品才成其为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4.
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有三: 第一,它富于理想色彩。浪漫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按照作家的主观理想反映社会生活,它按照一定的社会理想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丰富的幻想去表现自己所向往的理想世界,它注重于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一般地说,它不重视对现实的细致观察和研究而特别注重主观想象和幻想在创作中的能动作用。因此,浪漫主义所描写的,主要不是客观现实中实际存在的东西,而是作家理想中所希望有、所向往有而又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唯一的源泉。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文艺创作问题上,坚持还是反对这个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基本原理,坚持还是反对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这个基本观点,是区别真假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6.
文学创作的题材是丰富多样的。我们传统的文艺理论教材一般都认为:文学创作的源泉来源于社会生活,来源于作家对生活的亲身体验.的确,没有社会生活就没有文学,没有作家对生活的亲身体验,文学创作也很难成功.但是,在作家的亲身经历中,有一段生活——童年经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却是至关重要的,它有时直接进入作家的创作,有时则间接地影响作家的创作,并且常常影响到作家一生的创作倾向,创作基调,创作风格及价值取向,对于这一问题,我们传统的文艺理论却很少涉及.  相似文献   

17.
第三编这一部分是作品论,讲述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及其诸要素——如主题、题材、情节、结构、语言、体裁以及风格、流派、民族特点等等。这一部分涉及到的主要问题有:1.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文学作品的内容,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它既包含着客观现实生活的内容,又包含着作家的思想感情。所以文学作品的内容,就是这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统一体,是反映在作品中的、包括着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主观评价的客观现实生活。文学作品的内容由题材、主题、情节等因素构成。文学作品的形式,是文学作品内容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表现形态,它与作品的思想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  相似文献   

18.
5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阐述了一个著名原理:“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的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根据这一原理,毛泽东进而号召文艺家投身到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去,亲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学生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智力技能,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想像和思维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课程标准语)。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文的过程是儿童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创造和审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浪漫主义乐派产生于十八世纪后半叶、十九世纪初.这时正值欧洲资产阶级民主和民主革命兴起,后遭到封建反动统治者镇压,陷入困境,浪漫主义思潮就是在这种社会大动荡的背景下产生的.一方面它反映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以平等、自由、独立、博爱为思想基础,对于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另一方面反映了在文艺领域作家艺术家以厌世哲学为要求;迴避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沉醉在个人的世界中,向往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于是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和强烈民族意识相结合的作品,率先开创了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在它的影响下,也迎来了音乐艺术浪漫主义创作的春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