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莫凤群 《新闻世界》2013,(2):102-103
目前,媒介干扰司法独立的现象已经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从药家鑫案、邓玉娇案,再到90后少女杀死性侵大叔,舆论与司法的博弈不断上演。本文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尝试从传播学角度解读媒介审判现象,以期给媒体的司法报道以参考,维护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2.
“媒介审判”,原初是西方新闻传播法中的一个概念,意指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在法庭判决前对案情作出判决,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刑期或胜诉、败诉等结论的现象。在我国,新闻被当作阶级斗争工具或专政工具的年代,新闻媒介可以凌驾于司法之上,直接宜布他人罪名并实行“专政”,  相似文献   

3.
从1997年的称自己是被“媒体杀死”的“张金柱案”.到近期引起广泛关注的“许霆案”,十年之间,新闻报道干预、影响司法独立和公正的“媒介审判”现象日渐增多,成为新闻传播学界、法学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法制报道应如何避免“媒介审判”是我们有必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郑春欣 《新闻世界》2014,(8):242-244
新闻传播学在读学生作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对媒介角色的认知影响着我国未来新闻事业的发展变化。本文以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在读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他们对媒介角色的认知情况,并与一线的新闻工作者认知情况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媒介化社会是人人皆有的生活体验,是从媒介研究视角对现代社会所做的一种宏观概括。社会的媒介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并且与媒介技术的发展同步。作为一个预设前提,社会的媒介化是诸多新闻传播学理论的逻辑起点。网络时代的到来丰富了媒介化社会的内涵,也对当下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构成挑战。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将人类传播活动当作仪式纳入到研究视野,启发我们寻找新的研究路径,这可能最终引起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6.
媒介热线新闻的传播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华  高骞 《传媒观察》2005,(5):34-35
当前,报社、电台、电视台等诸多媒体基本上都向社会开通了新闻热线,希望借此来获取广泛的建设性意见与许多新闻报道的线索。热线是媒体与受众之间互动的一个平台,通过热线获取线索而制作出的新闻统称为热线新闻,基于社会的日益开放与都市类媒体竞争的不断加剧,对热线电话提供线索的采用比例也正在并将继续提高,  相似文献   

7.
新闻舆论监督一直是新闻传播业的重要职能,多层次多形式的媒介对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社会媒介,广大受众参与到对司法工作的监督,增强社会的透明度,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正义。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媒体逾越手中权力,违背新闻精神影响舆论氛围的案例,而当司法中也出现"沉默螺旋",这便形成了"媒体审判"。但是,"媒介审判"作为新的传播环境衍生出的产物,其对舆论风暴的号召力不可小觑,所以我们需要对它进行更为理性的思考,让其在安全轨道上正常行驶。  相似文献   

8.
吕霓 《新闻界》2008,(1):36-37
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从受众如何使用媒介和社会如何干预受众使用媒介的研究,在信道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将传播效果研究推向了全球化的主题,从受众角度,治大众传播之恶、从大众传播之善,使这一学术研究的社会意义远大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丁涛 《青年记者》2015,(8):22-23
英国著名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Denis Mc Quail)将媒介研究放在大众传播理论的中心位置,认为大众媒介与人类以及人类社会能产生许多关联。①根据他的观点,在这些关联中,大众媒介因公共事务向公众传播的信息以及政府、政治人物被曝光于公众而引起的注意,对民主政治的建设是有利的。但由于传播渠道总是被少数声音支配,垂直流动居于主导地位,导致媒介的民主角  相似文献   

10.
郑安迪 《今传媒》2016,(5):44-45
新闻报道作为传播信息和引导人们认识世界的特殊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思想原则.在我国,新闻媒体一直以来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这就要求广大新闻从业者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然而,由于行业竞争的激烈和传媒立法的落后,大众传播活动中的失范现象屡屡发生,其中就包括了“媒介审判”现象.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入手,分析我国媒介审判现象的界定、影响,并提出一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下半叶以来,围绕着社会发展与传播学理论的关系进行讨论,是学者讨论的热点话题。各种各样关于二者的理论开始兴起,而发展传播理论是关于二者的理论范式。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科学与技术开始向世界化模式发展,全球传播学领域逐步扩大。作为传播学的分支,发展传播学在全球化的大潮之下,自身的理论范式在不断地变换中,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站在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发挥大众传播的功能,如何将建设小康社会与大众传播学相结合,发挥传播媒介的作用,是本文需要阐述的。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媒介报道与司法独立审判产生冲突的案例日渐增多。2006年9月12日,在法院系统的宣传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曹建明向外界宣布若干“禁令”,以此为法院新闻发布定下基调。这些规定包括:法官未经批准不得接受采访,媒介不得超越司法程序进行预测性报道,重大案件新闻发布由最高法统一口径等。对自身法院系统,最高法提出五项内容“一律不得发布”①,与此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也对媒介涉案报道做出限制性规定:媒介对案件的报道不得超越司法程序预测审判结果、发表评论或结论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黄俊华 《新闻界》2012,(5):31-33
媒体审判在发挥着监督价值的同时,也会干扰司法审判过程。越来越多的媒体审判事件出现,使得人们开始从媒体审判转向审判媒体,理性反思媒体引导公众舆论现象。正确处理媒体与司法的关系,要转变理念、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以及优化网络时代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二个新鲜话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以及一系列传媒事件的发生,2006年新闻传播学界探讨实际问题的热情有增无减。本文试图对其中讨论较多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总结回顾,借此勾勒出这一年新闻传播研究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15.
潘洁 《东南传播》2012,(10):50-52
本文以澳大利亚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生课程(the Postgraduate Program by Coursework)为研究个案,采用文献分析法与实证调查法,深入分析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课程设置、以及师资科研等状况,以期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有所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赋予了公民更多的知情权和表达权,公民开始参与到司法事件的监督、调查和评论当中,成为网络媒介审判的主体。与传统媒体报道司法案件不同,新媒体传播环境中的匿名性使受众也能够参与司法事件的调查,探究事件的真相以及积极主动地表达对审判结果持有的观点和意见,当多数人占领舆论的制高点时,便容易出现压倒性的、甚至是极端的公众意见,影响司法的公正。文章从网络时代下公民的舆论监督、调查、刻板成见评论以及公众心理和人际格局的变化四个方面探究当下网络媒介审判的特殊性,进而提出对网络媒介审判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7.
目前,很多研究都着眼于媒介审判的负效应及其规制,而对其正效应的研究却很少。黑格尔曾说,存在即合理,笔者认为,立足于我国当前国情研究媒介审判的正效应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传播学是指对人类一切行为进行传播并研究其传播过程、事物发展规律以及传播与社会关系的一门科学,公益广告作为传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和社会风气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某种媒介将一些非盈利性的广告传播出去,依靠广告内容创意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来吸引广大群众的注意力。本文通过对公益广告媒介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探究了传播学视角下公益广告媒介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给传播格局和传播机制带来改变的同时,给用户的媒介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专业媒体人的主要组成部分,新闻传播学师生的媒介素养有其区别于一般用户的独特之处。其素养的提升需要结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与学"互动关系上的统一。并通过形成以提升媒介素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确立以开发媒介素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层次分明的评价体系等路径来促进新闻传播学师生媒介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包晨璐 《新闻世界》2014,(1):147-148
网络时代中,许多司法事件、社会事件都在网络舆论的关注中演变为全民关注的事件。媒介审判在网络时代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特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网络媒介审判出现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希望网络舆论可以激浊扬清,避免媒介审判等不规范现象的发生,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