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衡水湖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吸引着多方游客,要持续性地促进衡水湖休闲旅游业发展需要关注旅游区文化渗透、重视体育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和大力发展休闲精品农业,以充分发挥衡水湖旅游资源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效益。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地处我国华东地区,区域内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安徽省内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其中的原因,给出了以丰富的自然特色资源,打造休闲体育旅游产业,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促进体育娱乐旅游产业发展,多引进一些国内外赛事,推动赛事旅游产业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于对成都市“健康绿道”体育休闲旅游开发研究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与调查法,分析成都"健康绿道"体育休闲旅游开发的优势与特色。成都"健康绿道"体育休闲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生态环境较好。提出了全面开发成都"健康绿道"体育休闲旅游资源,广泛性进行宣传,针对性地进行产业开发,科学地构建成都"健康绿道"体育休闲旅游发展配套体系,加快培养成都"健康绿道"体育休闲旅游专业人才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京津冀旅游带休闲体育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拥有丰富的休闲体育自然环境,发达的经济,丰硕的休闲体育资源和四通八达快速便捷的交通,为京津冀旅游带休闲体育蓬勃发展奠定了雄厚坚实的自然、经济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时尚、环保、健康的新的旅游形式,能吸引人们参加体育活动和感受大自然情趣,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河南省地处中原,不仅有享誉中外的两拳功夫文化旅游资源,更有得天独厚的山林、水体、湿地、冰雪等丰富多样的地理资源,发展体育旅游的资源优势突出,前景广阔。河南省要促进体育旅游的跨越式发展,必须采取体育与旅游联姻的策略,使竞技体育项目与大众健身运动相结合,体育表演项目与节庆活动相结合,体育竞技、表演与大众健身、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相结合。同时,要加强对体育旅游的认识和管理,进一步整合资源,开发、培育特色资源,不断拓展体育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阐述了依托抚仙湖优越的旅游资源,将云南丰富的户外体育运动资源与已有的体育场馆和设施通过体育娱乐赛事衔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体育产业圈,并通过构建抚仙湖体育产业圈来促进云南大众休闲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海南七仙岭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海南七仙岭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为七仙岭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对莆田滨海体育休闲旅游开发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分析莆田滨海体育休闲旅游的资源状况以及开发与发展具有的优势和特色,探讨滨海体育休闲旅游产品的概念与特征,从实现莆田滨海体育休闲旅游可持续开发和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对莆田滨海体育休闲旅游开发的总体目标和市场定位以及莆田滨海体育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的基本思路、可持续开发与发展的对策进行初步的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创意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体育旅游作为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产物,成为一种健身与休闲方式,从一个新的领域,成为推动全民健身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不断探求体育旅游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多彩的民间体育活动,合理开发体育旅游,研究和准确把握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绵阳作为四川的第二大城市,在没有特色旅游资源情况下,应该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同时突出体育休闲旅游的特色。本文主要采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从市场、资源和环境方面对绵阳开发体育休闲旅游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1.
湖南是红色旅游资源大省,红色旅游已经成为湖南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品牌;湖南省丰富的自然性、观赏性和参与性体育旅游资源为开展休闲性体育旅游提供了优越条件。湖南省应将红色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并进行产业开发。其价值明显,市场空间庞大,而且契合我国当前经济政策形势,抓住了湖南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机遇,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分析了梅州市休闲体育旅游开发模式选择依据,探讨了梅州市体育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内外部区位条件。休闲体育旅游开发模式是梅州市体育旅游宏观开发模式,而资源组合互补型和中心综合资源型是其微观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3.
2011年,环巢湖进入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招商引资的大开发新时代。基于环巢湖旅游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巢湖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劣势,指出环巢湖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关系属于R-P提升模式,建议应通过大手笔、高规格、综合型、联动式的大开发、大建设,突破资源自身的局限性,提升产品的档次与市场招徕力。现阶段应从巢湖治理、统一规划、大项目建设、产品体系构建四个大方面推动旅游开发建设;应大力发展二项核心产品(休闲度假旅游,温泉旅游),三项主导产品(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四项特色产品(健身体育旅游,美食旅游,科学考察旅游,红色旅游),从而实现一个目标,即把环巢湖营造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滨湖型休闲度假目的地。  相似文献   

14.
徽州民间传统休闲体育文化与体育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民间流传了大量的传统休闲体育文化,徽州文化又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发展黄山体育旅游大好形势下,挖掘开发徽州民间传统休闲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台州采石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在开发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如采石文化内涵缺少挖掘、文化产品品味不高、旅游设施建设的休闲性与参与性不够等。因此,采石文化旅游资源应采取深度开发策略,利用采石遗址保护、模拟再现、互动联合等开发模式,深挖采石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位,加强旅游设施的休闲性与参与性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重视资源保护,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时期休闲体育旅游的逐渐发展,与休闲旅游有关的人才需求也日趋明显。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开设休闲体育旅游课程进行了深入调研。文章提出了开设休闲体育旅游课程的基本思路:一是健全和完善教育资源,突出旅游的“休闲”特色;二是加快休闲体育旅游相关课程的体系构建;三是建设有地方旅游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  相似文献   

17.
苏州具有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其整合应以休闲都市的城市休闲体系构建为基础,充分利用苏州休闲旅游资源的特色,构建环城市休闲游憩带,重点建设基于古城、小巷、特色街区的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带和基于环城河、太湖、金鸡湖和阳澄湖等水上旅游休闲产业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