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强化媒体服务功能的重要手段。创新思维就其本质来说,是抽象的、复杂的,其外在表现却是客观的、有规律的。从新闻规律实践、媒体发展现状和受众需求实际出发,根据创新思维的要求,探索突出服务理念、提升服务层次、优化服务效能的方略、方向和方法,是谋求强化媒体服务功能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
兰立娟 《记者摇篮》2001,(10):12-12
创新,这个时代的灵魂。在创新年代,新闻同样应该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以新的眼光、新的思维、新的手法,去反映生活。引导舆论,讴歌时代。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媒体发展突飞猛进,信息传递变得越来越容易,市场对于新闻的需求也就不断增加,此外,物质生活不断满足的今天,观众对于信息的关注度也在提高,在这样的环境下,媒体为了增加新闻内容,吸引更多受众,对于新闻的要求开始降低,各种类型的新闻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这就为新闻内容来源的把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新闻内容来源的把握,不仅关系到新闻的质量,也关系到国家对于信息的监管。  相似文献   

4.
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今天的新闻不仅可以随时发布,而且在变着花样地发布。为了给受众带来更多的新鲜感,追求创新的媒体人不断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探索和尝试,在新传播技术出现后,这种创新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相似文献   

5.
新闻发布与新闻执政的紧迫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美国政治学者兰斯·班尼特在他的新著《新闻业:幻象政治》中,在对现代媒体运行和大量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新闻与政治,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和新闻里的政治经济学,指出新闻的驱动力是经济利益,而不是民主。作者惊世骇俗地揭穿了媒体自由的神话,提出“言论自由并不能保证信息畅通”、“新闻也并非民主的保障”。作者批评当今商业化的媒体是一个饥肠辘辘的大怪兽,其特点是“个人化、戏剧化、片面化”,而且大量的软性新闻正在远离政治。他尖锐地指出,媒体喜欢一哄而上,喜欢群起而攻,并提出未来的公民要摆脱媒体的束缚。在中国大力推进文化产…  相似文献   

6.
如何用市场规律解读“三贴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整个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市场规律的影响遍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深入到人们的思想深处,人们的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在这种情况下解读“三贴近”,必须考虑市场规律的要求,才能充分反映“三贴近”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7.
陈珺 《青年记者》2007,(7):51-52
作为时代发展的记录者和反应者,广播电视新闻正在不断适应时代的变迁,一改过去呆板的报道模式,不断探索创新之路,因而愈加被受众所关注和欢迎,在受众与媒体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而且这种互动又同时推动着新闻手段的再创新和传播效果的再提高。  相似文献   

8.
新闻时评不仅要有正确的观点、深刻的思想来引导舆论导向,还要具备多样化的"看点"和"亮点",才能备受受众青睐,才能揭露社会黑暗、分析社会问题、弘扬社会正气,进而疏导公众情绪,达到传播的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田浩 《新闻界》2023,(8):14-23
近些年,全球新闻业都尝试开展一系列实践转型来回应受众疏远新闻业这一行业危机,介入性新闻在其中有突出的影响力。在实践层面,介入性新闻主张通过提升卷入度、构筑情感体验以及助益社群行动等手段来为受众设置积极的参与平台,进而带动受众的参与行动并以此来提升受众对新闻业的依赖与认可。在理论层面,作为一种整体性的生产趋势,介入性新闻代表着数字新闻业对新的行动者协作体系的探索方向,新闻从业者需持续伸张数字新闻业的助益型角色,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闻业对于构建基于亲密关系的数字公共生活体系的积极意义。但这一生产趋势的普及化仍然面临着诸多组织文化与社会环境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本报告的主要观点是:一、 2023年全球新闻环境虽已在“新冠疫情”冲击中恢复,但外部不确定性以及人们对这种不确定性的认识仍有重大变化。二、2023年多元新闻行动主体的关系变化表现为:(一)平台与新闻媒体在内容生产上大幅减少了合作,但大平台越发成为影响新闻媒体的生态力量;(二)传统新闻媒体仍然是新闻生产主力,但对舆论的影响力有被边缘化风险;(三)部分原生泛新闻媒体发展势头受挫。三、对2023年全球调适性新闻创新、关系性新闻创新、生产性新闻创新从9个方面展开论述。根据本年度报告的持续观察,我们发现新闻创新研究与新闻创新行动的关联性越发密切、全球新闻创新与中国特色路径的可对话性也在增强。新闻创新领域还有大量目前尚未充分解答的问题值得研究者进一步关注。如新闻业如何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平台对新闻生态环境的改变、如何重新理解新闻公众在数字空间和日常空间下的不同表现以及“舆论”形成的不同方式、如何摆脱“数据迷思”重新思考新闻业与公众的关系、如何在“深融”阶段继续探索“新闻+”策略、记者如何在获取和处理数字化新闻素材上体现专业价值、新闻叙述创新如何在“讲故事”的同时坚持高质量新闻内容,等等。  相似文献   

11.
沈娅洁 《新闻传播》2022,(5):100-101
当前正处于融媒体发展的重要阶段,各类媒介在这个阶段进行整合,通过信息生产和发布机制的创新构建起全新的宣传机制.因此,主流媒体在这样的媒介发展趋势中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因为融媒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媒体的传播时效性和影响力,主流媒体在社会中的角色逐渐被弱化.这种情况对于主流媒体来说既是挑战,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新闻奖"会议新闻的创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会议新闻中的创新思维进行探讨,包括宏观思维、换位思维、反向思维、动态思维、发散思维,寻求做好会议新闻报道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常颖 《记者摇篮》2012,(3):16-17
把硬新闻软化让观众更易接受已经被媒体人广为认知,然而在我国的新闻业界,硬新闻软化却存在着一些误区:硬新闻的软化有衍变为娱乐化的现象,有走向娱乐化的趋势。因此,要想发挥硬新闻软化的作用,就必须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改进不良倾向、规避现在已经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  相似文献   

14.
朱玲 《新闻知识》2005,(7):54-56
新闻是一个求新的职业。每一个媒体都追求将时鲜的、独家的信息传递给受众。按照新闻学的常规,新闻的价值与其新鲜度和时效性密不可分,受众对于媒体的要求首先就是能在你这里第一时间了解到各类新闻事件,尤其是重大新闻和独家新闻。也正因为如此,稍有不慎,新闻就会变成旧闻,丧失热度和鲜度。  相似文献   

15.
论文首先考察了市场新闻业理论的背景、要义及其受到的质疑,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该理论的局限性——否认受众理性与仅仅考察地方电视台新闻生产,进而联系我国媒体的市场化改革,提出要在具体的语境中,以主体互动的视角来考察市场新闻业.  相似文献   

16.
罗莉 《新闻窗》2007,(2):48-49
追求“平民视角”已成为当前媒体发展的一种趋势,成为媒体抓住受众的有效手段。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也应该从“平民视角”上去进行新闻报道,这样才能使新闻报道为群众所爱看,才能更好地让党的各项政策深入人心,才能让党报经受得住市场的洗礼,在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江寅  解菊萍 《视听纵横》2004,(3):107-108
电视新闻编辑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在某一阶段稿件特别多,怎么用都用不完,而在另一阶段稿件又特别少,闹“稿荒”。这种现象在各级电视台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如同旅游有旺季、淡季一样,电视新闻也有着旺季、淡季之分,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的新闻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中西方思想观念激情碰撞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民族新闻业中的许多杰出代表,或曾在西方留学,或曾出国考察,他们在建立中国的新闻学体系,并依此兴办报刊的时候,都多多少少沿用、借鉴甚至照搬过许多西方的新闻观念。这种观念的学习与引进,改变了传统新闻业中政争至上、政党为本的新闻运作模式,使新闻本位得以回归,受众地位得以提升,业界资本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华南虎照骗局给予新闻业者和受众的强烈警示是:限见非实;在魔术般的世界里,眼睛的可靠性越来越低。要接近真相,必须时时启动大脑的引擎!  相似文献   

20.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反映了古人为写出美文佳作、呕心沥血的艰辛与执著;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同样是古代文人对文学创作孜孜以求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