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搞新闻工作的人,一切要从事实出发,"所见"是第一位的,"所状"是第二位的.先有事实发生后有状况描写.但是"状"有实"状"与虚"状"之分.所谓实状,是实打实的描摹事实,而所谓虚状,则是采用分析综合的手段,进行联想,既通常人们所说的合理想像.虚状描写的作用是更好地再现新闻,表达新闻事实所蕴含的道理,表述记者的新闻思想.  相似文献   

2.
新闻"失源"后记录事实的可证性问题,长期困扰着新闻实践和理论研究.文章通过文献收集、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进行考察后发现,新闻"失源"后记录事实的可证性研究是新的研究视角,关系人在新闻报道"失源"后的再言说加大了新闻记录事实的不确定性.因此,在理论研究方面,新闻可证性应与新闻事实一起成为新时代新闻理论体系的基本要素;在实践操作方面,要注重相关信源和关系人再言说的交叉互证,发挥新技术在新闻"失源"后的记录事实可证性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与新闻事实选择、制作和发布平行的可证性知识体系以及考证指标体系的知识创新,助益新闻实践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我国老新闻工作者吴冷西曾经说过:"新闻应该按新闻的规律办事--让事实说话."新闻所以有力量,是因为靠事实说话,用事实宣传观点、思想和政策.  相似文献   

4.
说起这个话题,有同行可能会误解这个题目,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还有诱惑吗?即使有"诱",也不可能有"惑".也许有的同行还会说,新闻就得"诱",才能吸引人们读下去,以达到报道事实,让事实推动更多事实发生的目的.这都不错,但不是本文的真意.  相似文献   

5.
轰动世界的事件未必每天发生,但轰动性的新闻每天都在诞生.许多时候,原本普通的事实,经过某些媒体的渲染,便可产生轰动效应.更离谱的是,一些传言或子虚乌有的东西,也堂而皇之地以新闻的形式出现.武警被拐骗到煤窑挖煤一年多,这样的"新闻"背后,是事实还是谣言?可信度几何?如果是谣言,它又是如何变成新闻事实的?  相似文献   

6.
记者生涯中,遇到这样的尴尬不止一次:稿子发出后,记者认为都是事实,但有人说是失实新闻.出现这种情况,与读者和记者对失实新闻认识上的模糊有直接关系.从这个角度看是失实,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事实,一正一反的新闻认识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郝雨 《今传媒》2007,(1):61-62
新闻是要"用事实说话"的,而新闻理论则必须"用概念说话"."用事实说话"的新闻人人爱看,"用概念说话"的理论却显然不会有多少人喜欢.  相似文献   

8.
可读性,是新闻的"题中应有之义",新闻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天生"应该具有可读性.新闻的本质属性包括:它是事实,不是杜撰的空穴来风;它是新近发生的、人们关注的重要事实,并非所有的事实"捡到篮子里就是菜".基于此,我们的纸质媒体上刊登这样的事实,读者自然应当喜闻乐见.在当前新闻媒介竞争激烈,受众的新闻选择也更加广泛的背景下,增强新闻可读性是媒介的力量之源,更是媒介核心竞争力的集中彰显.  相似文献   

9.
刘保全 《当代传播》2007,(6):114-116
用事实说话,这是中外新闻界公认的报道基本原则之一,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新闻靠事实影响受众,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工作者最主要的基本功就是要善于用事实说话.对此,中国记协原主席吴冷西曾指出:现在我们有的记者不会写新闻,特别是不会用事实写新闻.他以徐州酒厂女工吴继玲,在粉碎葡萄时一只手被机器轧断后,在各方大力协作下送到上海抢救的报道为例说,这件事本身就已十分感人,足以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了,但记者偏偏加上一笔:"真是社会主义好啊!"似乎不这样写,别人就不晓得.  相似文献   

10.
"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与"观点超越事实"作为两种日益突出的新闻真实问题,反映出职业媒体原有报道模式在网络信息环境中面临的困境.上述两种新闻在真实问题上有着各自不同的概念内涵、相关事实特征及规避失实问题的技术特点,最后基于"新闻策展"理念和网络互动视频技术,提出在网络信息环境中职业媒体实现两种新闻真实的策略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新闻写作,是借用文字表达新闻事实的过程.这中间,有的人借用了"一马车"的文字,表达出"一箩筐"的新闻事实;有的人直接用"一箩筐"的文字,就表达出"一马车"的新闻事实;有的人把简单的事情用"兜圈子"的表达方式把读者弄糊涂了;有的人把复杂的事情用简洁的文字表述清楚了……新闻写作,"拖泥带水"不是本事,"化简为繁"不是本事.真正的行家里手,则能够"举重若轻","化繁为简".  相似文献   

12.
若文 《今传媒》2007,(3):16-17
在新闻信息中,除了新闻事实信息之外,还存在着新闻情感信息.面对新闻情感信息,"新闻"概念应该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13.
戴志磊 《青年记者》2002,(11):34-34
“新闻落点”一词时下经常被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挂在嘴边,抢抓“新闻落点”亦成为许多业内同仁选题策划的常见操作方式。那么,什么是“新闻落点”?其内涵、外延如何界定?“新闻落点”首先是新闻事实。我们知道,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运动的。按照新闻传播学的理论,新闻所传播的是具有新意的事实,就是指当事物的变动由“普通事实”变化为“新闻  相似文献   

14.
还原现场:以生动事实打动读者 造成党报头版形象"板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作性报道多,而还原新闻现场,寓理于事、理从事出,无疑是克服工作性报道枯燥无味的一剂良方.从年初开始,<浙江日报>在头版专门打出"现场报道"栏目,倡导记者深入新闻现场,着力捕捉新闻事实的活鱼.  相似文献   

15.
最循规蹈矩的标题 中国队开始世界杯之旅 首战哥斯达黎加壮志未酬 新闻教科书上说,标题的关键是把最重要、最精彩的新闻事实点出来.对中哥之战的新闻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队经过40余年拼搏,终于杀入世界杯,参加了首场比赛,具有历史意义,无疑是最重要的新闻要素;中哥之战失利是次重要的新闻要素;0:2的比分属于新闻细节,在重要性上位列第3.<中国青年报>这则标题按照新闻要素的重要程度进行选择和组合,客观叙述事实,中规中矩.  相似文献   

16.
孙伶俐 《现代传播》2007,(6):146-148
新闻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观念的革新.随着通讯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新闻事业的深化改革,我国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从单纯的主持人播报新闻到主持人电话连线记者现场播报,从新闻录播到直播,甚至将新闻的定义改写,从大家熟知的陆定一关于新闻的定义--"新闻即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变成"新闻即对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每个节会当中,媒体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节会新闻在各类新闻媒体上也就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说其"独特",是因为它具有新闻资源高度集中和新闻事实人为策划正反两个方面的特性,这就使得媒体在这类活动中机遇与风险同在.  相似文献   

18.
黑枫 《新闻记者》2005,(3):60-61
新闻摄影中的瞬间新闻与文字新闻在采集方面有所不同。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文字新闻可以记述也能追述.而瞬间新闻则不能.它只能在现场抓拍。因此瞬间新闻应该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记者只有到现场去,才能获得,舍此别无他途。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评论是解读新闻的重要手段.解读新闻就是把新闻事实的内涵解读出来,关键在于揭示新闻事实的底蕴,洞悉事物本质.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微博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出现,使得现实生活中的媒介逐渐由专业媒介、大众媒介、地域媒介发展为业余媒介、个人媒介和全球媒介.加之技术手段的变化与前进,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也越来越受到广大网络“草根”业余评论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我以为,记者就其工作的技术性质来说,在多数情况下是一项复述的工作.即通过采访听来的或看来的事情转而复述给受众.这样理解记者的工作,有很多新闻理论上的难题都可以豁然得解.比如新闻是不是事实本身?新闻报道的真实相对于事实原生状态的真实有没有误差?我还以为,复述一件哪怕是很简单的事情,要做到完全准确,其实是很不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