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行知(1891—1946)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十分重视幼儿教育,并且是我国工农幼儿教育的一位拓荒者。他在这方面所留给我们的遗产是相当丰富的。直至今日,有许多尚有现实意义。一、重视早期教育。早在1926—1928年间,陶行知先生就在《新教育评论》、《乡教丛讯》等刊物上发表了《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幼稚园之新大陆》、《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等文章,论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泰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  相似文献   

2.
幼儿时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陶行知先生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幼儿时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的好,以后只顾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若培养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定了不易变。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句经典名言:"凡人生所需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那么习惯养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绝了,不易变。"可见一个人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同样也说明了在幼儿园时期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这一时期可能对幼儿之后的一生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幼儿园进行幼儿教育的重任不容小觑。针对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进行探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教育的价值社会领域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领域,社会领域教育对幼儿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注重社会教育,是中华民族幼儿教育的历史传统,幼教先驱们早就确认了幼儿社会教育的价值。早在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就强调使蒙童“远于浇薄之恶风,习于善良之规范”。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自从小学校注意比较家庭送来与幼稚园升来的学生性质,世人乃渐渐的觉得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不可不趁早给他建立得稳。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  相似文献   

5.
吴琼仙 《云南教育》2003,(13):15-16
行为习惯是指稳定的、经常的、在一定条件下自然而然出现的行为方式。良好的习惯一经形成,将终身受益。教育家陶行知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继续巩固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研究也表明,六岁以前是儿童良好行为习惯、良好性格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各方面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最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就容易成功。因此,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要“早”,纠…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凡人生所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幼儿教育是人生最初的教育。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习惯的养成阶段,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我深深懂得:习惯养得好,终生受益;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害。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应最先培养,它是幼儿成人之根  相似文献   

7.
儿童学者也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的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也就是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相似文献   

8.
周萍 《考试周刊》2014,(32):192-192
正"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幼儿期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期,应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为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凡人生需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这个时期培养的好,以后只要继续培养,自然会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实际上是对幼儿实施做人的基础教育,这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成长的需要。一、关注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纲要》提出:"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  相似文献   

9.
今天的幼儿是新世纪祖国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人格教育,端赖于六岁前的培养。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顺着他继续增高地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若培养不好,那未习惯养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入小学,教师需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因此,我们必须给幼儿施以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必须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过“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这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从儿童抓起的必要性.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说过: “播下一个理念,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道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重要性。幼儿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果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得当,幼儿就得不到好的教育,更谈不上良好习惯的形成。所以,如何科学正确地引导幼儿,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的不好,则终身受其害."陶行知先生强调: "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可见,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  相似文献   

14.
刘进 《成才之路》2013,(26):30-3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凡人生所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幼儿期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孩子能很好地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责任感以及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对今后的生活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让孩子终生收益。一、文明进餐在日常活动中,家长、老师们尽量要少包办多指导,多鼓励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初入园时,小班幼儿进餐的习惯不够好,吃饭掉米粒儿,不吃的菜到处扔,有的甚至扔到其他小朋友的饭盆里,弄得满桌满地都是。我们这时不能随便指责孩子,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接受到良好、全面的教育,那么他成为一个社会人之后就是一个鲜活、健康的社会细胞分子。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6岁之前是人格陶冶的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若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坏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到了学校里,教师需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形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是事倍功半。”①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婴幼儿来讲是何等重要。而依我…  相似文献   

16.
台湾幼教师资培养简述毛曙阳台湾的幼儿教育机构通常包括幼稚园、托儿所和其他儿童福利机构等,其中以幼稚园和托儿所最为普遍。幼稚园招收四至六岁的幼儿,属教育部门管辖,其工作偏重于教育,园内的工作人员被称为“教师”;而托儿所收托一至六岁的儿童,周社会福利部门...  相似文献   

17.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时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如果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自然会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多样的因素影响,很多学生存在马虎、不认真等不良习惯,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严重的阻碍。因此,我们必须要积极地加强对学生数学审题习惯的培养,确保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8.
“小学化”,幼儿教育的误区 卢筱红(省教研室学前教育教研员):追根溯源地讨论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现象,我认为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社会上大多数人对“幼儿教育是什么”“三到六岁儿童学什么”“应该知道什么”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我们说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对孩子终身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习惯、性格和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9.
儿童学者告诉我们 ,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 ,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 ,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 ,正常的人际交往很重要 ,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建立 ,最初的表现是儿童之间相互关系的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 ,幼儿交往的需要在增强 ,家庭成员的抚育和爱抚已不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的生活为这种需要的满足提供了广阔天地。幼儿过上了集体生活 ,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生活、游戏、上课等 ,改变了以前幼儿在家庭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地位 ,由于能力和知识经验不足 ,幼儿在集体生活中不…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一贯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在他看来,“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而“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所以,陶行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