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近日偶读语文版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发现平素熟知的"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句中的"乞之"竟然被改为"丐之"。这使笔者大惑不解。究竟是"乞之"还是"丐之"?  相似文献   

2.
辨“乞”     
<正>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伤仲永》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课本中对"乞"的注释是"求,求取",笔者认为这一注释值得商榷。首先,若要推究"乞"字的最初意义则要与古字"气"联系起来。徐官《古今印史》中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伤仲永》中的注释,有的值得商榷。 1.“乞”当注释为“给予” 原文说:“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课文注释“乞”:“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此注似有不确。  相似文献   

4.
说“乞”     
人教版初中课文《伤仲永》中有这样一句:“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其中“乞”字,课文注为“求”。这是通行的意思,读作qǐ。然而令人费解:拿钱币求什么呢?难道仲永的诗已然可以卖稿酬了吗?其诗固然“文理皆有可观者”,但要出钱,邑人大抵是不会情愿的吧,而且下文的“不使学”也就不能完全落实了。其实,这里的“乞”应释为“给予”,读作qì。《辞海》《辞源》都收这个义项。据此就能明了上文含义:邑人惊异于仲永的才能,逐渐以宾客之礼待其父亲,有的还送点钱币;其目的则或示褒奖,或图势利,而父亲也正“利…  相似文献   

5.
q《 ‘巨乞头. 二直乞叹邑乞纹邑乞爪吵鲁气可爱的小乌龟  相似文献   

6.
李旭玉 《考试周刊》2010,(1):211-211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相似文献   

7.
天才梦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相似文献   

8.
1.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戍卒中常常相互交谈,都用手指着或用眼看着陈胜。(原文是写戍卒“买鱼烹食”时一种动作反应,不可能“常常”这样,原来文言中“往往”可译为“到处”。)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伤仲永》)——同邑的人认为他是奇才,稍稍把他父亲当做宾客接待,有人还用钱币求他。(“稍稍”古义是“渐渐”,译文以今代古。“乞”在这里是“给与”,译文选错了义项)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当官吃肉的人谋划这件事,你何必补充纠正呢?  相似文献   

9.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学生读完《鱼我所欲也》中的这段文字后,我兴致勃勃地  相似文献   

10.
赣州“苏阳”夜话亭,是邑人为纪念宋代名诗人苏东坡和赣州隐士阳孝本倾心夜话而建的;千百年来,屡圮屡建,邑人对苏、阳这两位古代名士的喜爱和崇敬之情始终淡渝;历代名士高流也多有题咏。  相似文献   

11.
仲永是我国宋时的一位“神童”,传说他五岁就能“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于是,他父亲爱之如宝,常带他外出,令其题词作诗,邑人常“以钱币乞之”。这样,仲永停止了学习,苦于表演乞钱,终于失去了才智。好端端的一个“神童”,由于没有培养教育,过早地夭折了,是很可惜的,所以王安石作《伤仲永》以启后人。卡门,是外国的一位“神童”,1881年生于匈牙利。据说他6岁的时候,哥哥要他算15×15是多少,谁知他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答案准确无误。哥哥不信,又让他算924×826是多少,他仍是连头也不抬一抬就算出来了。这一下…  相似文献   

12.
"县"在中国作为一种基本的国家地方行政区划单位是经过长期演变而最终形成的.其演进的外在表现为由"县鄙之县"经"县邑之县"到"郡县之县".其演进的内在机理为:以封建制的内在矛盾为原始驱动力,以早期君主专制思想为理论指导,以对土地人口与权力的争夺为客观物质基础,诸侯则为完成这一历史变迁的主角.同时此演进过程也是型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过程,而这一点正是"县"演进的最大历史功用.  相似文献   

13.
对明潮州戏文《金花女》与潮汕方言中"乞"的用法进行考察,发现戏文中"乞"字可作实义动词、使役介词、与格介词与介引被动句施事的介词,而在潮汕方言中可作给予义动词、使役介词、与格介词与介引被动句施事的介词.对"乞"字的语法化路径与在闽南方言区的发展进行梳理,发现现代潮汕方言中"乞"字用法至少可追溯到明代之前,且在明代潮汕方...  相似文献   

14.
郧邑军旅之事,主管军事部门自有专志备细详述,公布于世。这里另题撰稿,似多此一举。然而,古代正史尚有遗闻轶事、野历外传为之辅,而今为史,岂可拘泥一家之言。且口碑多道及此,不趁势辑录,岁月流逝,被人淡忘,知者作古,文未备载,后人谁能言之。为此,笔者不避滥竽之嫌,凭所闻另起炉灶,以地支为序,联缀成篇,奉献社会,告知来者,其间疏误,并乞高明教正。  相似文献   

15.
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两个词语,即"落英"和"邑人",《教师教学用书》译"落英"为"落花",译"邑人"为"乡邻人",对"落英"的解释,我持有异议,对"邑人"译为"乡邻人",我认为妥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禁乞令"的出台,行乞者的民生问题不容忽视。行乞者的行乞权是一种生存权,不可剥 夺且需要法律保障,但有界限。  相似文献   

17.
矢簋铭文"侯于宜"之前一字应读为"迁".而其字形不应隶定为表地名的郡字,而是从口声表迁邑的专字,此字后来并入"迁"字. 是"迁"的初文. 应分析为从邑省鼻声,是地名用字,隶定为 ,隶变为 ,表示"迁移"义是假借用法. "遷"是"迁移"义的后起本字.  相似文献   

18.
书法     
bs人 力 一yF刁 刁回曰【L回 回问回回一 一n回回巴 7’fA’W-””” K%,#k;。。L‘t-4.it”f 学! +f Hn tR s。。_ MI4ta Wewe f:rtl si Hob 乞 亿上‘叼 岁问飞卜I哥医邑;回】回【回回 一;可于回 书法@杨璋明  相似文献   

19.
"五陵"与"五陵少年"--以诗赋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汉年间,经过长期的陵邑建设,在渭河以北的咸阳原上形成了著名的“汉五陵”。五陵邑由于具有特殊的地位,在西汉中后期政治生活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骚客诗人的笔下,“英俊之域,黻冕所兴”的“五陵”,与以“任侠”、“纨绔”为特色的“五陵少年”,成为一个恒久为之歌咏感叹的对象。检讨“五陵”及“五陵少年”的形象,对于认识五陵邑的政治地位与社会风尚的变迁或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我曾在《孙吴奉邑制考略》一拙文中指出:“关于奉邑制度实行的年代问题,综观前述十二例证,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时间规律:除徐盛一人获得奉邑的时间可能在孙权黄武初年外,其余十一人获得奉邑的时间均在建安时期。……这一事实告诉我们:自黄武元年(221年)以后,奉邑制已经不存在了。反之,自黄武元年以后,封爵之名出现了……而黄武元年之前的建安时期,却无一人有封爵者。奉邑制的结束与封爵制的实行,在时间界限上如此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