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琼 《现代语文》2006,(10):113-114
标点不同于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而标点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任何文字都是音、形、义的统一体,而标点,只有形体,只能表示停顿、语气和词语的特殊意义,且一般说来是没有声音的.但发展到今天,某些标点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具有一般的词汇意义,兼有了部分文字的功能,有时必须读出声音,才能达其意.  相似文献   

2.
简述什么是中国文字,列举一些把文字运用到平面设计的图片,提出一些本人怎样把文字运用到平面设计的看法.提出怎样把文字设计到除了平面之外的领域,举出已有的例子,阐述自己怎样把文字运用到建筑、饰品和动画设计中的想法,并做了一些尝试性海报.  相似文献   

3.
人类形成的时候语言就已开始萌芽.人类成为万物之灵的主要条件是发展了语言.语言扩大了人脑对信息的记忆量,便利了把信息提炼成为知识,利用知识支配环境.语言是最基本的信息承载体.文字、传声技术和计算机提高了语言的传播功能;国家共同语和国际共同语扩大了语言的流通范围.从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看,人类语言生活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从语言的开始到文字的开始大约经过200万年.从文字的开始到国家共同语的开始大约经过5000年.从国家共同语的开始到传声技术的开始大约经过200年.从传声技术的开始到计算机的开始大约经过100年.人类的语言生活已经达到"上穷碧落、下及黄泉"的神话境界了.可是,历史永远不会停止,还在更快地前进.因此,我们必须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字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化,紧跟着瞬息万变的历史步伐,向信息化时代前进.  相似文献   

4.
蔡宏圣的文章写得好,文字干净、准确.文字的背后是思想.蔡宏圣的文字里透析着一种哲思、深刻.读他的文章,不能浏览,只能静下心来,把目光专注地投射到他的文字上去.只有这样,你才能触摸到他思维的脉动,才能感受到他思想的温度,然后会在心底里想:  相似文献   

5.
现在一般将文字分为表意字和表音字两大体系;并说表意字是文字的低级阶段,表音字是高级阶段,由表意到表音是文字发展的唯一规律,并以此决定汉字改革方向。对这种看法,我不能苟同。一、文字演变所依据的语言规律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其发展方向是与语言的每一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只有从语言发展规律出发,才能明确文字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文字意识的发展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具有分水岭意义.本文梳理了学界对有关文字意识的概念界定、研究的主要方法、文字意识发展的划分阶段和文字意识的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发现研究者和相关国家的阅读计划都开始关注儿童文字意识的发展,并采用量化、直观的方法对学前儿童文字意识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儿童文字意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交互式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儿童文字意识,发展儿童阅读能力的理想方法.我们认为未来的研究要关注汉语学前儿童文字意识发展的普遍性和独特性特征,探索汉语学前儿童文字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对每位高考考生来说,高考试卷中的文字论述题得分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到他的高考成绩,影响到他能否被大学录取.因为文字论述题分值大,学生容易失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提高文字论述题得分呢?这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汉字作为中国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产生于黄河流域,它和古埃及文字、古苏美尔文字等一样,独立产生、独立发展,起源于绘画。在经历了象形到象意(象征),从简单到繁杂,再到简化的过程中,汉字作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一部分,成为世界上唯一一种有着过去和未来且体系日渐严密的表意文字。中国的文字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甘露 《山东教育科研》2014,(24):I0006-I0006
文字是什么?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字的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历史是分不开的。因此,文字中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我国的文字历史,从商代的甲骨文开始,已经有了3600年的历史,从甲骨文到金文,从金文到大小篆,再到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可以说文字在历史中经历了许多次演变,才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文字的样子。文字和图形是构成平面视觉作品的最根本的形态元素,更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字对我们来说,仍旧需要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操作,掌握在画图程序中输入文字的方法。学生学会用文字工具在图形中添加文字,并对文字进行修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 2.发展目标: 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制作贺卡。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信息技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操作,让学生体验到把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用于生活的乐趣。教学重点利用文字工具在图形中添加文字并对文字进行修饰。  相似文献   

11.
教学答疑     
1.甲骨文就是象形文字吗?初中语文第六册《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一文中说:“殷商时代遗留下来的龟壳和牛的肩胛骨上面刻的文字就是当时使用的象形文字。……后来人们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此论不确。我国古代的象形字都是表形文字,甲骨文中确有不少这种字。但是,约有三千五百字单字的甲骨文不都是象形文字,形声字就占百分之二十,它已不是一种原始文字了。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说:“单以甲骨文而论,已经是具有严密规律的文字系统。后人所谓‘六书’,从文字结构中所看出的六条构成文字的原则,即所谓指事、象形、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在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出不少的例证。文法也和后代的相同。故中国文字,到了甲骨文时代,毫无疑问  相似文献   

12.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更多的是指中国书法即中国汉字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书法,涉及到汉字和书写两个概念,既汉字本身的生成演变、结构特点和书写本身的技法技巧和美学特征.中国的文字不只是记录传承知识信息的文字符号,它经历了从"文字"到"书法"的艺术形态的演变过程,它从字体到书写都是昭显着审美艺术特征的书法艺术.  相似文献   

13.
古彝文的符号特征与发展规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文是一种原生的古老文字,它不是借用和摹仿汉字的产物。彝文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之间,经历了文字发展的必经阶段,彝文到今天应有4000多年以上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步入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文字的发展演变也同其它事物一样有其自身特点,维吾尔文字也伴随着维吾尔族历史、文化、经济、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最终确定为今天的形式。一、古代维吾尔族历史上主要使用的几种文字谈到维吾尔族文字史,就必须牵扯到维吾尔  相似文献   

15.
王春苗 《文教资料》2009,(15):41-42
日语的文字包括汉字、平假名和片假名.日语中的汉字是引进中国的文字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而平假名和片假名的产生也与汉字密不可分.一种文字的产生往往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文学只有依赖文字才能得以流传,同时文学也忠实地记录和反映了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本文从日本的古典文学作品出发,对日语文字的形成及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起源与早期发展据《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有很多记数的文字.从一到十,及百、千、万是专用的记数文字,共有13个独立符号,记数用合文书写,其中有十进制的记数法,出现最大的数字为三万.  相似文献   

17.
学生进入中学后,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如何指导初一学生学好教学是一门学问,应该做到:注意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注重听课方法的指导;注意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重视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碑文的形成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其形成是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文体自身演进的结果.碑的形制由古代的识日影、丽牲、下棺之碑发展到汉代的墓碑,汉碑的形成还受刻石文字等的影响.一般来讲,碑文主要是指墓碑文.  相似文献   

19.
文字是一个民族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而对文字的使用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则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历程中步入社会进步的阶梯。本文以苗族文字从创制到进入学校教育体系的历史脉络为背景,说明民族文字在当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
Abstract:
Written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civilization of an ethnic group.Application of written language and integrating it into school education is a step into social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 ethnic group.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istory of the Miao written language from its creation to its integration into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ethnic written language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ethnic regions.  相似文献   

20.
文字是文化传播及文化繁衍的载体.中国汉字被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引进后,至今只有日本还一直保留着对汉字的使用,显示了汉字对于日本民族的强大魅力及对汉字顶礼膜拜的心理.在历史上日文汉字也经历了其坎坷的发展历程,从全盘吸收中国汉字,发展为万叶假名,到后来的平假名、片假名.日本民族并没有墨守成规,总是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探索适合本民族多数人交流的语言形式.最后将新的语言文字反输出作用于文字的原产国-中国,令人深思.本文欲以日本文字的发展为契点来分析其民族文化中特有的拿来主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