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丁舒 《记者摇篮》2005,(5):26-26
有人说,广播电台的广播从“广播”向“窄播”发展几乎是世界广播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传播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受众细分”,这其中除了涉及媒体间的竞争.也引发了我们对节目“对象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的大众传播属性更加深刻。分众与小众传播体现出新媒体传播的专业性,新媒体的人际传播特质耐人寻味,新媒体舆论有与传统媒体舆论大相径庭的舆论传播特点。分析新媒体传播理论与传统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可以发现,新媒体对传统新闻理论、传播理论表现出“扬弃”,有肯定,有否定,有继承,有发扬,或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3.
辰目 《传媒》2008,(9):1
所里几家刊物的经营状况不平衡:有的不很理想,有的很不理想,有的目前看比较理想,但似乎也潜伏着不理想的因素,有的甚至面临着困难和危机。大概是基于上述的缘故,笔者对本期关于期刊经营的几篇文章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4.
"四化驱动"不是割裂的,而是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只有统筹考虑,协调推动才能产生更大驱动力。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应当重视实践经验。对传统媒体而言,需要办好两件事,用好两种资源。一是"抢滩新媒体",二是"形成全媒体"。一件是解决"前瞻性"问题,另一件是解决"整体性"问题。此外,还要用好两种资源,一种是深度挖潜体制内资源,另一种是用好市场化、社会化资源。  相似文献   

5.
丁梦琪 《今传媒》2015,(3):32-34
新媒体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传播学5w 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等方面都体现出新兴的传播特点。基于此,媒介工作者应当加深对新媒传播过程及特性的认识,以更好地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6.
"后真相"是相比于客观事实,情绪和个人信仰更能影响舆论的特殊现象,"后真相"时代便是这一现象成为普遍的时代。经过2016年英国脱欧与特朗普当选两大"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后真相"的使用量开始迅猛增长,并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后真相"对于一个国家形象的传播过程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对一个国家内部和外部的发展至关重要,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中国要面对"后真相"时代对国家形象传播带来的各种挑战和难题,并要表现出一定的应变与调适。  相似文献   

7.
继"中国第一人造美女"郝露露打造成功之后,北京乃至全国的整形企业蜂拥效仿,以至于出现了"深圳第一人造美女"、"河北第一人造美女"等,几乎一夜之间所有的地区都有了自己的"第一人造美女"。本文通过研究各媒体对人造美女的访谈,剖析其内心世界,从"人内传播"的角度解读现代"人造美女"。  相似文献   

8.
郜书锴 《今传媒》2008,(3):16-18
随着互联网传播技术的成熟与完善,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销量一路下滑,年轻读者大批流失,广告收益日趋萎缩,全球性的报业陷入空前危机.  相似文献   

9.
在平时大量的记者通讯员来稿中,有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那就是标题公文化、内容材料化、表达公式化、采访表面化。导致新闻传播效果很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蝴蝶效应"的起源和新媒体传播的"蝴蝶效应",进而提出了新媒体传播中"蝴蝶效应"下的危机管理对策,希望能够为规范新媒体运行秩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戴立新 《山西档案》2012,(Z1):23-24
会计档案是一个企业经济往来的真实历史记录,随着霍州煤电集团公司的不断的发展壮大,会计档案对企业发展与规划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根据会计档案的特点,结合我十多年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经验,本文论述了"四化"管理在企业会计档案的归档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编纂而成的一部著作。俗语有云:"百善孝为先",作为一种根植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思想,经过了几千年的积淀,在当代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孝"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活力,但"孝"的表达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这值得我们深思。总而言之,立足于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精髓永远值得被推崇。  相似文献   

13.
试论伊朗“Twitter革命”中社会媒体的政治传播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试图通过伊朗Twitter革命的个案研究,来观察和分析社会媒体在国家危机中发挥的政治传播功能与效用,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具有先发技术优势的背景下,社会媒体与国际政治力量结合对发展中国家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家在构筑其国家形象,向国际社会传播其价值理念及文化输出时,传播手段与传播环境与以前有很大不同,新媒体成为建构与传播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平台与全新渠道。  相似文献   

15.
郭漪 《新闻世界》2012,(3):163-164
三十多年来的努力,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并没有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这其中固然有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但也与我国过去不重视跨文化传播有关。不过,2009年秋天的一则在CNN播放的"中国制造"广告,却让人看到我国跨文化传播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新媒介深度嵌入乡村的生产生活,使乡村体育文化的传播发生重大变革,在治理层面出现机制与价值的转向。聚焦贵州“村超”这一媒介化的乡村体育赛事,采用深度访谈法,剖析其媒介传播与治理实践,发现普通村民作为参与主体的能动性、内生型组织主体的整合与团结效能以及政府作为责任主体的规制与引导,是“村超”在新媒体环境中赢得广泛关注的重要因素。进而归纳提出媒介化机制影响下内生性乡村文化治理的框架,指出村民个体文化主体性的彰显、村庄共同体组织性的激活以及内生型的地方文化传统是乡村体育文化治理潜能得以发挥的三个关键方面。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有关新媒体的论述颇多。媒体的“新”与“旧”是相对而言的。事实上,在每一种新的传播手段产生时,总会对已有手段产生冲  相似文献   

18.
当前情况下新媒体发展,热门阅读新闻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读报、看电视的行为正在一步步瓦解,人们选择更加轻松的手机新闻客户端、新闻网站等,这给传统的电视新闻带来极大冲击,又因时政类新闻节目具有严肃性、严谨性与敏感性,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较远,这些都造成了地方电视台时政类新闻节目的收视率走低的情况。如何改善这一现象,我们提出了地方电视台新闻报道的"四化"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家“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媒体使命就是要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在传播范围、传播信息、传播受众、传播影响全球化的生态环境中更好地发出中国的主流声音。怎样形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传播能力,维护国家利益和形象,将考量中国媒体的智慧。  相似文献   

20.
翟舒超 《新闻战线》2021,(14):37-40
实现重大主题对外报道中的"破圈"传播,赢得国际传播主动权,必须注重选题策划,重视议题设置,争取国际涉华舆论主动权。在传播过程中,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应顺势而为、应时而动,主动研究和掌握国际传播规律。以开展重大主题外宣报道为契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国际传播"破圈"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