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话题作文提示语作用不大,不必细读,其实提示语是作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许多与话题有关的信息,决不能轻易放过,要认真研读,吃透它的内容和要求。学生运用提示语时主要存在下面几个问题:问题一:不认真阅读提示语,选材范围毫无限制例一:以“考试”为话题。提示:你现在正在参加初中升学考试,围绕着这场考试肯定发生过许多故事;你的背后一定有很多双目光在注视着你考试;你对这次考试一定会有很多的感触、感慨……请你尽快地抒写吧!没有这段提示语,我们真的可以尽情抒写——考场内外的种种考试,无论是自己经历的,还是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无论全国高考作文还是中考作文,流行“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常有这样的提示语:“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于是经常有高中生问我:“究竟写记叙文好还是写议论文或散文好?”我的回答是:写你擅长的文体,你熟悉的文体,千万不要想出奇制胜。我的想法也是这几年转变的。以前我教学生时常对他们说:轮到作文题两题选一(就像1977年我们参加高考)时,你最好选用记叙文,因为写记叙文容易出新意,不落套路。你想,同样写教师,《论尊师》写出来,10篇文章倒有8篇是差不多的,但写《记我的老师》则可能各人写的大多不相同。阅卷老师当然喜欢读一点不同的东…  相似文献   

3.
话题作文作为一种新型的作文命题方式走入中考作文 ,已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那么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呢 ?在这里 ,我就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与同仁们商榷。一、沉着冷静 细心审题1 .注重“提示语”的剖析。提示语往往能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话题 ,更有效地打开思路。例如话题“绿” ,其提示语是 :“‘绿’是广受人们青睐的色彩 ,‘绿’被人们赋予众多含义 ,‘绿’还被众多文学家写成脍炙人口的写景美文。时下 ,也风行‘绿色’ :‘绿色’食品 ,‘绿色’材料 ,‘绿色’奥运……”从这段提示语我们可以看出 :①“绿”为人们青睐 ,因为它是大…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高考一般都采用话题作文这一形式。究其原因,一是受素质教育的鞭策;二是受教材多样化的启示;三是受高考的影响。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呢?我给大家介绍以下几方面:一、了解话题作文的构成话题作文的构成由话题材料、提示语、话题、写作要求四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材料帮助我们明确写作意图;话题确定写作中心;提示语提供写作思路;写作要求是规范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话题是新娘,不是红娘[文题]从小到大,你可能受到过许多表扬,有老师的,有家长的。请以“表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文题自拟。[偏题作文思路示例一]文题《表扬》(记叙文)。写“我”小学五年级时的一次作文考试。考试前一天晚上,我从作文书上抄了许多篇范文,一直忙到深夜。可考试时,试题不在我抄的范文之内,是一篇写景作文。我决定写家乡的小河,我详细地描绘了它的景色,并写出了对它的思念之情。我估计会被扣许多分,可发卷时,发现一分都没扣,而且还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文末写道:“从那以后,我知道了写作文要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要写出真…  相似文献   

6.
考试结束了,有人欢喜有人忧,很多学生遇到话题作文就傻了,这次话题作文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是重要的,都值得你去注意,关心,哪怕回报一个微笑,请以“学会感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相似文献   

7.
在话题作文的训练中,学生可以根据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不同的写作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写作时都能做到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但是,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步入以下几个误区:一、把话题当成作文题目话题作文往往是通过一段提示语提炼出一个中心词,即作文的话题。如: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就能有所发现、发明、创造。请以“问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语文教学与研究》)。提炼出的话题是“问号”。很多同学读了该提示语后,竟不假思索地把作文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考作文已经打破了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呈现出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三分天下”的多元化趋势。尤其是材料作文在近两年高考中获得了人们的青睐。但是.从考试情况来看,许多同学还不能准确有效地写好材料作文.甚至无从下手.在审题立意上出现较大偏差,严重影响语文成绩。[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2000年高考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明明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句,可是许多考生就偷换了这个主语,只取“丰富多彩”,于是去写“(某事的)过程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自然是丰富多彩的”,甚至写成“外面的世界很精彩”。2001年高考话题作文“诚信”,把前两年的“只要与……有关,就(符合要求)”改为“所写内容必须在……范围之内”,这是提醒考生要注意限定好自己的写作范围或角度,但仍有许多考生不能审准话题范围,把“诚信”  相似文献   

10.
美国教师眼里的生物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生物考试趣闻美国的生物考试通常有一些非选择性的题目,要求学生简单写出答案。也有所谓的“作文题”,要学生写一篇作文来回答题目的。要求的“作文”分两种,一种是“八股文”,必须严格按照格式,格式一错,哪怕内容多么好,都不及格。这种作文全部是用在考试中的;另外一种叫“创造性作文”,没有格式的限制,但考试不准写这种作文。(国内的高考大概从一开始就要求写创造性作文,所以每年的作文题和学生的答卷才经常出现争议)“八股文”的格式通常是这样的:开头提出背景,引入讨论的主  相似文献   

11.
一、话题作文要占绝对优势近几年来,话题作文作为一种新的命题形式频频出现在各类考试(尤其是中、高考)中,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根据《2001年全国中考作文详批与精点》一书统计,在40个省市的中考作文中,以话题作文命题的就有28个,占了70个百分点。这么高的百分比说明了什么呢?一是“话题作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写作空间,学生可以自由联想、想象,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二是因为它体现了高、中考作文所强调的人人有话可说的基准点,符合教育部“不给考生审题设置障碍”的要求,适应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的智…  相似文献   

12.
一、强化审题立意训练,写扣题文“审题”和“立意”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重点,审题的过程实质上是立意的过程。审题是作文成败的第一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应试时不可不慎之又慎:审题准确,作文就有可能踏上成功之路;审题失误,写得再好,至多也只能得一半左右的分数。就近几年的“话题作文”而言,审准题意就是要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材料、提示语、话题、作文要求”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全面确切地理解文题的所有含义。这是理解话题作文的关键,也是指导和写作话题作文的关键。一般来说,材料起个由头的作用,或提供一个事实或讲一个小故…  相似文献   

13.
我让学生以“春”为话题作文,交卷的时候,一位学生凑上来,眨巴着大眼睛,狡黠地问我“:老师,如果朱自清也是你的学生,你给他的《春》评多少分?”我一下子就被问住了,不过这一问倒真启发了我。于是,我们有了一堂“怪味”作文评讲课:我们给朱自清亮分。下面就是学生交上来的几份颇有代表性的讨论记录。立意组亮分:70分评语《:春》堪称写景抒情的典范,但在立意上只能位列中游。其可惜之处在于写春而仅仅囿于写春,立意并未超出前人的视野。请看我们的立意:从这次我组所批改的作文来看,相当一部分作文的立意已明显超过朱老先生。请看以下几篇有代…  相似文献   

14.
【小引】话题作文与提示语加命题作文,大都要求“写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目的是让考生张扬个性,写出特色。不少考生却误解了这一情感要求,以为写“亲身经历”就是实录生活,因而审题时忘记了对题材的筛选,陷入鱼目混珠、不辨良莠的误区;同时,以为写“真情实感”,就是倾吐心声(如果心声方向明确,完全对路),写原始的感情,因而忽视了梳理,致使立意误入“感情偏见”的禁区。【典型病文】老师,你错了如东县汤园初中初二朱志兵事隔多久,我已记不清了,我本不想再提起它,但是,这次作文要求写师生关系,于是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飞回到以前……小学四年…  相似文献   

15.
作文,在150分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占到60分,上海卷更占到70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高考作文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高考语文成绩的高低。那么,如何才能写好高考作文呢?下面我从以下两方面谈谈。一、高考作文失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记叙类文章方面的问题(1)改编材料为文。如去年高考有些考生只是把作文题目所供材料《登山者故事》扩写了一下,尽管这也有考生自己艺术加工的成份,但总显得太“投机”,这样的文章最多也只能得个基准分左右的分数。(2)故事雷同,平淡无新意。如去年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许多考生都写了这样的故事:考试…  相似文献   

16.
【原题回放】 当你流连祖国的名山大川,徜徉在故乡的小 桥流水旁;当你放眼纷繁的社会,关注多彩的人生 时;当你倾心人际的交往,置身在丰富的活动中; 当你走近灿烂的文学名著,陶醉在精彩的影视作品 里……你观察,你思考,你体验,你欣赏。语文就 像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可以学语文,生活就是一 本大写的“语文书”! 请以“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为题,写一篇 文章。 要求: (1)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试题解析】 今年盐城市中考作文一改近几年炙手可热的话题 作文,采用的是“提示语+全命题”的类型。文题中 的“语文”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大语文“观,语文即  相似文献   

17.
当你被异彩纷呈的“题目”深深吸引的时候,当你为千姿百态的“立意”默然赞许的时候,当你对形式多样的“文体”暗自叫好的时候,请你千万不要忽视了“自由”(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下的“限制”。纵观2003年各地中考作文,全方位的开放性话题明显减少,而限制性的考题在逐渐增多。这种变化也必然出现在你的试卷中。一、写作内容的限制如中考作文“为自己竖起大拇指”,写作对象只能是自己;“多彩的校园生活”写作的范围只能在“校园”。这种内容的限制除了在话题中直接出现外,在提示语中也往往能够看到。南京市2003年中考作文题,就要求…  相似文献   

18.
作文从全命题、半命题、给材料(漫画)发展到话题作文。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逐渐开放,写作范围越来越宽,为学生充分发挥写作才能提供的天地越来越广。写好话题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认真审题,锁定范围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命题,定了一个写作范围,大大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学生不能认为,话题作文审不审题无所谓。其实,话题作文同样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要想紧扣题目,要认真审题,正确把握“提示语”,理解话题,打开思路。如:以“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提示语是“:‘绿’是广受人们青睐的色彩,‘绿’被人们赋予众多含义,‘绿’还…  相似文献   

19.
2002年高考结束后,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邀请著名作家魏明伦按照当年的高考题目及要求写一篇作文,看看语文教师能给多少分。魏先生写了一篇题为《考场思考》的“应试作文”,结果得到的评价是:“文章是好文章,可以打满分;但作为应试作文跑题了,应得低分。”“文学作品与高考之间毕竟有一定差距,魏明伦虽然文采飞扬,思路创新,但今年高考作文话题为‘心灵的选择’,着眼点在‘选择’上,而魏的作文通篇都是对心灵的思考,到最后也没有作出明确的选择,显然扣题不紧,我给22分。”(2002年7月21日《文摘报》)无独有偶,2003年高考评卷结束不久,就…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受高考“话题作文”的启示,中考“话题作文”悄然入试。尤其是近两年,全国各地中考“话题作文”急剧上升,大有取代其他作文题型的趋势。所谓“话题作文”,就是以某个话题为淡话中心的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自定内容的自由作文,它一般由三个部分构成: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