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代私家藏书的管理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私人藏书家的图书事业,主要表现在藏书的来源、藏书的整理和编纂、藏书的流通和利用等方面,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我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晚清叶昌炽所撰《藏书纪事诗》,被誉为“图书界两大掌故”之一,“谈藏书掌故之渊海”,这实非过誉之词;日本学者长泽规矩也评是书曰:“本书作为了解古今所有藏书家传记之唯一集中性资料,甚足珍重,虽稍有误传,但《中国藏书家考略》及其他书蹈袭者较多。”此亦属公允之语。但令人遗憾的是,如此一部有价值的著作长期以来竟没有一个较理想的本子。直至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整理本《藏书纪事诗》(以下简称“整理本”),这  相似文献   

3.
周越然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著名的英语教学家、藏书家、编译家、作家。他自幼偷学英语成才,一本《英语模范读本》令他出名,藏书经历几经坎坷。周越然收藏特色集中于词曲小说、性学图书、西文图书,有创新的藏书理念,主张为读而藏,为用而藏,因此,在中国藏书史中是很有个性特点的重要人物,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代江苏藏书是历史上江苏藏书的延续,但其藏书观念更为通达,藏书更讲求实用,藏书家之间的联系也更为密切,这是私人藏书封闭性走向开放性的翻来重要标志。近代江苏藏书家注重地方文献的收藏,积极维护图书主权,并以自己丰富的藏书经验为控江苏图书馆的创建、管理作出了贡献。随着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改变,江苏私人藏书最终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5.
闲话藏书     
给藏书下个定义是很难的,给藏书家下个定义更难。什么人才配称藏书家?拥有多少书才称得上是藏书,藏什么样的书才能称得起藏书家?我想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各有各的标准,难求统一,也不必太认真。反正我不敢妄称自己是藏书家,也从来没有看不起仅有少量存书便自称是藏书...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教育学院在地方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特点,提出了教育学院图书馆藏书建设应以“四个面向”为指导思想,以成人教育、在职教育、师范教育三特色为依据,正确处理藏书建设与信息化服务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发挥图书馆藏书在地方教育事业中“情报信息中心,图书资料中心”的作用。同时,文章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事业“七五”规划要点》,初步提出了图书馆在处理基本藏书、地方文献收集过程中的新与全面性等问题时的途径与方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教育学院在地方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特点,提出了教育学院图书馆藏书建设应以“四个面向”为指导思想。以成人教育、在职教育、师范教育三特色为依据,正确处理藏书建设与信息化服务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发挥图书馆藏书在地方教育事业中“情报信息中心,图书资料中心”的作用。同时,文章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事业“七五”规划要点》,初步提出了图书馆在处理基本藏书、地方文献收集过程中的新与全面性等问题时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项士元是民国台州藏书家的杰出代表,他既将台州大多数藏书家旧藏中的精品收入囊中,成为地方文献的集大成者;又顺应时代潮流,主动将数万卷藏书尽数捐献,开启了近代台州私藏向公藏过渡的历史序幕。从项士元的生平和藏书活动中,可见他的藏书思想的特点:在藏书上不唯古本,专藏乡邦文献;藏以致用,重视整理利用;开放藏书,促进交流传播以及化私为公,接轨公共收藏等。  相似文献   

9.
明代私人藏书兴旺原因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代图书馆的藏书体系为公共系统图书馆、科研系统图书馆、学科图书馆三大系统。与现代图书馆的藏书体系不同,我国古代图书馆藏书体系为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寺院藏书三大系统。可见私人藏书在古代藏书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的私人藏书源远流长。早在殷周二朝,文化上是“学在官府”,反映在图书方面则是“官守其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学到民间”的秩序被确立,于是民间收藏图书工作开始了。首先,“士”藏书极为普遍。据《墨子》云:“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又“子墨子南游使卫、关中,载书甚多”。《庄子·天下篇》载:  相似文献   

10.
《书林清话》是研究中国古代典籍的开山之作,书中记载了一些名刻书家、藏书家的逸闻趣事,表彰了一批名不见经传的书贾、写工、装订工及钞书女子等,为后人研究古代校书、刻书、抄书、卖书、藏书及书坊、书肆情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与线索。叶德辉在征引史料时,多附案语,纠误补缺,有资于史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活动文化特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古代的私家藏书活动源远流长,具有五大基本文化特质;独特的文化景观;由藏书阶层性体现出来的极高的文化品位;藏书多样性背后的“仁人爱物”精神;作为藏书家个人性情与志趣表征的“藏书精神”;与公家藏书互为补益的多元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湖州自三国始设郡县,至南北朝时开始走向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成为经济发达、学术兴旺、文人荟萃之地,而古代典籍的收藏和利用作为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也与时代的步伐一致有规律地发展着,表现在私人藏书事业上,就是历代都涌现了众多的藏书家,而且其中不乏在中国藏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家.清人郑元庆的《吴兴藏书录》就专门记载了晚明以前的一些湖州藏书家的藏书事迹,吴晗先生《两浙藏书家史略》录有湖州籍(包括  相似文献   

13.
明清两代,苏南一带都是中国的藏书文化中心。该地区的藏书楼之多,藏书质量之高,藏书数量之丰,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该地区崇拜经籍、重视文化的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一代代藏书家们的聚书、刻书活动,使得大量的图书藏存于苏南地区,促使该地区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文化水平,也使得该地区文脉绵延,名人辈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钩稽史志,寻访考旧,对镇江自古代以来95位藏书家故实进行了考述,望能有助于我国藏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几千年来的藏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藏书的历史收藏、保存、传播了丰富的文化典籍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藏书形成了文化,好书的力量,功在千秋,得"藏"而万古流芳。中国藏书中尤以公藏、私藏的历史最为辉煌。中国藏书发展史起源于上古时期,兴起于秦汉魏晋南北朝,发展于隋唐五代,繁荣于宋元,鼎盛于明清。中国藏书文化主要是官吏藏书文化,它是中国传统藏书文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所有的图书乃是一切图书馆所借以进行工作的文化的和物质的基础。因此,建立图书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起它的藏书体系。通过了解图书馆藏书概念及图书馆藏书特征,提出建立合理的藏书体系,进而使高校图书馆能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私家藏书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在文化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安徽作为文献之邦,其藏书文化历来备受世人瞩目,从汉唐讫至近代,涌现了一大批酷爱藏书的文人志士,久为世重。刘尚恒、郑玲两位先生基于安徽的藏书盛况编撰《安徽藏书家传略》,该书以时间和地域为线索,罗列了从汉朝至近代安徽的500多位藏书家,并详细介绍了十余位主要藏书家的生平事迹、藏书事迹、学术思想等,详略得当,图文并茂,条理清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完美彰显了安徽作为文献之邦的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也让我们有幸窥探了安徽私家藏书文化的源远流长,不愧是展现安徽藏书盛况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8.
清代是我国私家藏书发展的最高峰,关于这点,傅璇琮、谢灼华《中国藏书通史》从两方面总结说:"一从文献积累规律来看,文献积累时间越长,沉积越厚,保存越多,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积累到清代当然是最多的,作为封建社会图书保存的主要形式,私家藏书最发达,藏书家最多;  相似文献   

19.
宋代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郑樵,在《通志·校仇略》中提出了补充藏书的“求书八法”:“即类以求、旁类以求、因地以求、因家以求、因人以求、因代以求、求之公、求之私”,全面地总结了中国古代藏书楼补充藏书的各种方法。现代社会随着图书来源呈现的日益多样化趋势,图书馆藏书补充的渠道和方式更加复杂,远非古代藏书楼所能比拟。因此,要保证馆藏质量,就应熟悉采购文献的多种渠道,掌握书源信息。本文就馆藏文献进购的渠道、方式作一探讨。  一、商业渠道商业渠道进书主要是指图书馆通过图书出版发行单位或个人用货币以图书贸易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前图书馆学”经历了从“图书整理理论”到“藏书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我国历代王朝都有聚书、整书的措施。历次大规模地整理图书,使“图书整理理论”不断充实完善。汉刘向班固、唐朝魏征、宋代郑樵、清代章学诚都对“图书整理理论”作出了贡献。私人藏书和官府藏书的管理、藏书的公开与公共使用理论繁荣了“藏书管理理论”。古代藏书与前图书馆学斑展联系紧密,相依相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