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1中一个日本兵左手挥舞着带血的刀,指向“中国”,右手紧握“大陆政策”的招牌,耀武扬威.不可一世。而在图2中,一个残疾的日本兵左手撑着拐杖,右手提着钝刀.刀上系了一面有“投降”两字的小白旗,落败、沮丧的神情跃然纸上。两幅漫画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从开始的狂热到最后失败的过程,这种从“彼一时也”到“此一时也”的戏剧性转变.告诉我们日本独霸亚洲、称雄世界的野心不可能得逞,这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图①:《还没有来得及裱补的纸老虎》描绘一只纸老虎在“侵朝战争”中弄得破破烂烂,还没有来得及裱补,却已急不可待地挥动“蒋记”斧头,露出张牙舞爪的凶相。图②:《海盗的逻辑》描绘一个美国大兵一只脚踩在地球的一端(美国),另一只脚却跨过辽阔的太平洋伸到了台湾海峡,燃起了战争的烽火。他居然还指着守土有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嚷“中国在侵犯美国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叭儿狗阿随,自鲁迅笔下一出,文坛狗的形象便也争相奔突而现.先有门生鲁彦的黑狗来法(《黄金》)和老舍的叭儿狗“拿破仑”(《二马》),接着,鲁迅便向日本友人推荐张天翼的叭儿狗小彼德(《小彼德》);巴金更别出心裁,在“我”(狗)身上插了草标,一路叫着咬着被卖来(《狗》);茅盾动物写得最多,尤以那只怕冷的癞黄狗著称(《水藻行》);沈从文出手不凡,一气“双生”两只状伟白毛的大狗(三男人和一个女人》).但是能够同《伤逝》阿随媲美的,却只有沈从文根据“顽童”时代“碾坊里的母黄狗”原型,在《边城》中创造出来的黄狗形象.  相似文献   

4.
1926年至1928年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的宣传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张作霖、打倒残杀北方民众的罪魁张宗昌》(图一)通过描绘日本人所饲养的两条走狗(张作霖、张宗昌),正在嗜杀猎物(北方人民)的景象,表达了“反帝反军阀”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大兵》读后,既让人激动,也让人沉重。很久没有读到这样撼人心魄的作品了。作家梁晓声以极为沉痛的口吻,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大兵”的故事。故事的结尾是这样写的:人们是在车后面发现他的——他用肩顶着车后轮,将自己的一条腿垫在车轮下。他就那么冻僵在那儿,像一具冰雕。小说中,“大兵”无疑是一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在“大兵”的身上,作家集中了绝大部分笔墨,将他塑造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紧扣情节,巧妙设置悬念小说大体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本文的作家  相似文献   

6.
伍尔夫小说《弗勒希——一条狗的传记》对意大利这一异国形象的描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意大利是一个阳光的国度,欧洲人的文化圣地;作为一个乌托邦式的社会集体想象物,意大利更象征着真实、自然的生活、人性和自由。这里的意大利形象是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的“他者”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对于“阿Q”的命名,鲁迅先生的胞弟周作人曾作过一番解释:“阿Q本来是阿桂拼音的缩写……但是作者因为Q字样子好玩,好像有一条小辫子,所以定为阿Q,虽然声音稍有不对也不管了。”(《中国文艺》月刊1940年3月1日)应该说周作人的这番话是可信的。因为《阿Q正传》写于1921年,其时兄弟二人尚未交恶,朝夕相处常有切磋。这也就是说,“阿Q”这由一个汉字和一个英文字母组成的名字不仅仅是代表着某一人物的抽象符号,更是对这一人物形象作出的具象的描绘:一个圆脑袋后面拖着一条小辫子。而恰恰是这一条小辫子,不仅给我们传达出了特定时代的信息,还…  相似文献   

8.
《燕子》(八册)是一篇看图学文。作者以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为主题,描绘了一幅情趣横生的阳春美景图。教学这篇课文可先让学生弄清作者采用的由点到面、由近到远的表现手法,并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去观察图画。第一段写燕子的外形特征。作者的观察点集中在小燕子身上,写得十分细腻。燕子“乌黑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似一个个特写镜头,把燕子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  相似文献   

9.
《可爱的草塘》围绕“可爱”,从草塘景色的优美和物产的丰富两个方面写北大荒一个草塘的自然美,以激发学生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课文描绘草塘景色的自然美,用了两幅图画:一幅是“草海图”,另一幅是“清流图”。在第一幅图中,作者抓住草塘的辽阔(“走了进去就象置身于大海中一  相似文献   

10.
在《儿童是怎样学数学的》一书中有一个故事,题目暂且叫《金鱼脑中的奶牛形象》,大意是:一只蝌蚪与一条金鱼一起生活在金鱼缸里,成了好朋友。蝌蚪长大后成了青蛙,跳出金鱼缸去周游世界。有一天他回来看望金鱼,金鱼问:“你在外面见到些什么?”青蛙说:“有一种动物叫奶牛。”金鱼很好奇,继续追问,青蛙就向它描绘“:这种动物有四条腿,头上长着角,身上有白色的花纹,还长着一条尾巴。”这时金鱼的头脑中肯定会出现一种动物的形象,那么大家设想一下,金鱼与青蛙脑中浮现的会是同一种形象吗?当然不是,在金鱼脑中出现的是这样的形象:这个故事让我们联…  相似文献   

11.
日本女作家多和田叶子善于借用民间故事框架,表达对日本当代女性主体性生存的思考。小说《狗女婿上门》开篇所援引的“狗女婿”故事,正是对日本昔话“蛇女婿”的借用与再创造,而小说文本层又是对“狗女婿”故事的模仿与再阐释,从而实现了小说结构上的三重性。  相似文献   

12.
狗的申诉     
“站住!爱写臭文章的那一位,咱们谈谈。”我站住了,等于承认自己就是“爱写臭文章的那一位”。但是回头一看,一条僻静的小巷,好象是中午,又好像是午夜,一个人没有,只有一条狗。“叫你呢!”说话的分明就是这条狗。我正愕然、骇然,只听见狗接着说:“对你有一个要求:往后写杂  相似文献   

13.
一个开门营业的屠夫见一条狗走进铺子里来,很生气,他把那条狗轰走了。可是,不久那条狗又回来了。于是,屠夫走到那条狗跟前,发现狗的嘴里衔着一张便条。他取下便条,只见上面写着:“我要买十二根香肠和一条羊腿。狗的嘴里有钱。”屠夫向狗嘴里看了看,哇!还真的有一张十美元的票子呢。他把钱拿出来,把香肠和羊腿放进一个袋子里,  相似文献   

14.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单幅图,以《王奶奶回来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观察单幅图写作比观察多幅图难度大。图上画着:雪后的田野、关锁着的茅草屋、门楹横联写着“光荣人家”、门前放着一筐木柴、苇絮靴、蛋糕,一张纸条上写着:“请王奶奶收下少先队员”,一个小朋友隐藏到屋角,喊“王奶奶回来了”,  相似文献   

15.
鲁迅写于1925年的《狗的驳诘》这首散文诗,题目的意思是:(对)狗的(势利的)责问。虽然全诗写的都是梦境中事,但却无一不切中时弊,入木三分地揭露出当时势利小人还不如狗的社会现实。诗的开篇写“我梦见自巳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像乞食者”。接着写“一条狗在背后叫起来了”。这是梦中的现实,也是现实的梦化,符合“狗咬破衣人”的生活常理。起初,“我”对狗的吠叫尚能“傲慢地回顾,叱咤说:‘呔!住口,你这势利的狗’”我为什么要责斥狗呢?因为它一如现实的狗:“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后写狗一反只会“汪汪”吠叫的常态,发出“嘻嘻”的笑声,并且说出“愧不如人”的话来。这里的狗能说话,已远远超越了现实,将人带进了一个迷离的梦境界。而我面对这情景,既不惊讶,也不奇怪。有的只是受到“极端侮辱”的“气愤”。并终于经不住狗的“驳诘”。“一径逃走,直逃出梦境,躺在床上”。这些描写使人确信梦境是那样的真实。  相似文献   

16.
校园小幽默     
只有一条狗“岂有此理”老师严厉地说:“你这篇描写狗的作文,简直和你哥哥写的一模一样。”“这是完全有可能,老师,我家只有一条狗。”  相似文献   

17.
笑话     
我的姐姐有一位小学生在作文中很喜欢用成语,例如在《我的姐姐》一文中,他是这样写的——我的姐姐说起话来“惊天动地”,看到吃的就“欢天喜地”,找起东西来“翻天覆地”,失恋了就“呼天抢地”,向我借钱时“求天拜地”,现在她总算出嫁了,真是“谢天谢地”。小汤米的作文作文课上,老师让小学生们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狗》,要求不得少于150个字。小汤米想了一会儿,开始写道:“我有一条狗,我叫它波比。我喜欢这条狗,它全身都是黑色,只有头颈是白的……”汤米停下笔来,数了数,字数还差得远。他搔搔头皮,考虑了几分钟,继续写道:“我每天带波比…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充满情趣的语言描绘了一条小狗。全文写狗如同在写一个调皮可爱,充满趣味的孩子,让人读后忍俊不禁。文章将读者带到了一个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画境。  相似文献   

19.
看到很多企业都挂着类似:“思路就是出路”、“脑筋一换天底宽”的标语。这是他们从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目前知识经济社会,信息时代,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有了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常给我们讲一个乞丐的故事:一个乞丐讨饭的时候遭到了一条狗的攻击,这令他惊惧不已,再次去讨饭的时候,他便捡了一个石块放在身上。然而不幸的是,这次他遭到了两条狗的攻击,他还是被狗咬了。下次讨饭的时候,他便揣了两个石块放在身上。可这次依然的不幸,他遭到了三条狗的攻击,因而,他还是被狗咬了。再次讨饭的时候,他索性…  相似文献   

20.
杨益问:“《听潮》中,作者是如何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所谓特征,就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散文写景必须抓住特征来写,这样才能写得传神、生动。《听潮》一文,作者抓住海潮音响等变化的特征,通过自己的感受和联想,描绘了海睡、海醒、海怒三幅图画。“海睡图”作者抓住落潮时的“静”来写,“大海上一片静寂”,“静寂”紧扣“听”字写落潮时大海的音响特点。“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吻”的本义是用嘴唇接触人或物,表示喜爱,这里用拟人手法,赋予波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