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的内涵、难点及对策进行深入剖析。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内涵在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育人、显隐融合等4个维度蕴含着丰富的育人特质、价值契合、德育元素和科学方法。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仍面临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失衡、体育教师思政能力薄弱、校园体育文化育人乏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难点问题。推进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应系统融入思政教育,完善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大力提升教师思政素养,打造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积极营造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提升育人成效;多措并举建立健全体育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与互联网教学深度融合关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在提升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上具有显著成效。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分析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与互联网教学深度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索并凝练其深度融合的目标导向,得出了其深度融合的内容构建:一是要推进隐性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进网络;二是要注重体育课程思政互联网平台选择;三是要积极建立体育课程思政教育资料库;四是要构建起体育课程思政网络教育社区。本研究全方位、多层次地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与互联网教学深度融合进行了全面考虑与系统分析,希望促进形成互联网+体育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合力,以此不断提升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3.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的有效路径,是促进时代新人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的内涵、难点及优化路径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表明:新时代课程思政内涵在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隐融合三个维度方面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育人情怀和科学方法。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仍面临着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度欠佳、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薄弱、评价机制与保障措施尚未完善等难点问题。推进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应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完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打造高水平师资团队;完善多方评价形式,多措并施建立健全体育课程思政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体育师友》2021,(4):51-53
课程思政在全国高校的普遍实施,对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能完善高校体育专业课程,健全体育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等价值意蕴,却面临着教师思政能力不足、思政元素和技能教学难以融合等问题,据此提出课程思政融入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应从教师队伍建设、挖掘思政元素、教学目标制定和教学评价体系的同向育人策略。  相似文献   

5.
詹祥粉 《体育科技》2023,(3):111-113+118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单一的体育教育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大学生仅仅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很难获得良好的发展。积极推进体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身体素质,也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文章对大学体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从具体的体育项目出发,探讨大学体育课程中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与应用,为今后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融合思政内容是新时代发展形势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及职场竞争力,是提升体育课程教学内涵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着眼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融合思政内容的重要性展开探讨,针对目前高职体育教学融合思政教育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融合思政内容实施措施,包括理念认识、素质提升、课程创新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7.
王金峰  马祯  吉伟 《武当》2024,(1):70-72
武术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当中的选修课程,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将课程思政融入到高职武术教学当中能够形成协同效应,对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武术课程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建设等方面实现武术课程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8.
张克豹 《体育科技》2022,(1):142-143+146
分析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体育专修课程回归思政育人理念与育人路径改革,旨在进一步发挥体育专修课程思政育人优势,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研究发现:实施课程思政深化体育专修课育人理念优势在于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育人关系殊途同归,有利于发挥体育专修课程育人成效,符合新时代课程改革要求,助力课程自身回归育人初心。结论:深化课程本身重构对育人理念,努力构建一元教学育人课程体系,运用模块化方式融合专项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元素,重构教学目标与组织练习形式,深化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体育专项教师进行专项思政育人培训,发挥教师自身以身作则示范作用,深化教师业绩考核与评价体系;院校层次制定有利于体育专修课深化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的有利政策,促进教师在教学上的投入以及自发参与培训学习,努力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9.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将体育课程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渗透到体育教育教学,达到知识育人、技能育人,同时注重思想育人,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实践法等研究方法,阐述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分析高校体育课实施课程思政现状,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路径进行梳理和探索,体育课程教学全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理念,高校体育课程中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内涵。积极提升体育教师素质素养,实施浸润式教育,营造融合多元思政元素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起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作用,实施优质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使高校体育课程达到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校本课程开发对于突显学校办学特色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探讨新时代高职体育课程校本化建设和教学改革,挖掘高职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内容,体现高职体育新的时代文化内涵和明显的职业特征,秉持"健康第一"的思路和理念,深入剖析高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探讨新时代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校本化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李丹 《体育风尚》2021,(5):223-224
高校体育课程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充分挖掘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是发展当代“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有效路径,也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必要手段。通过分析高校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机理,提出加强二者相互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以期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带来积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将课程思政的教育优化路径贯彻在体育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促使体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方向与要求,把身体素质培育和思政“五育并举”协同构筑。运用文献计量法和文献分析法,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我国体育课程思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课程思政可分3个阶段:萌芽期(2015年以前)、起步和发展初期(2016~2019年)和全面发展期(2021年以后);高产学者群尚未形成,学者间和研究机构间合作较少;研究机构主要为高校的体育类二级学院;体育课程思政研究主要有体育课程、课程思政、思政教育、体育教学、立德树人5个主题方向;研究内容受政策导向明显;体育课程思政发展对策研究较多,基础理论研究还未成熟。在国内“宜融则融”与“能融则融”工作思路指引下,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将深度融合方向发展,将来体育课程思政研究仍占主流,新内容、新思路与新形式是研究重点,应重视体教融合的推动力,应用多角度和多方法结合研究。  相似文献   

13.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建设体育强国和推进全民健身的需求。文章在分析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价值的基础上,分析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提出发展路径。认为:(1)开展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可帮助大学生强自身体质,修思想品德;锤意志品质,助品格内化;塑健全人格,享人生乐趣;(2)目前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存在体育教师思政素养与思政导入能力不强、体育课程思政内容体系不完善、体育课程思政实施方法和路径单一、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与反馈机制有待完善的困境;(3)推进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一要强化主力军,提升体育教师思政素养;二要优化主战场,完善体育课程思政内容建设;三要拓宽主渠道,丰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四要校准评价尺,推动多元主体参与。  相似文献   

14.
翁优  黎文普 《体育科技》2022,(5):152-153+156
为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本身所蕴含的优势以及身体教育功能的特殊性等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利条件;部分教师缺乏正确的育人意识、课程考核体系欠完善,是影响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问题;未处理好思政教育显性、隐性课程的关系、育人大环境支持力度欠佳,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所面临的不利条件。建议:明确课程育人目标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指南;挖掘课程教学与评价中鲜明思政元素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保障;发挥教师主体作用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培育学生良好体育习惯是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内涵的丰富。  相似文献   

15.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双高”院校体育课程的功能“、双高”院校的主要任务进行分析。“双高”院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要利用学校各种资源。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体育课程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培育,从而使他们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体育课程作为“双高”院校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思政教育融合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双高”院校专业群、人才培养有着特殊的意义。要想在“双高”院校实现思政教育与体育课程的有机融合,就要在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上传播思政理念、在教学内容上体现思政要求、在教学评价上定好思政标准。  相似文献   

16.
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体现,全员、全面、全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符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分析课程思政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排球课程中融入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排球课程思政元素渗透与融合从思政教育大背景出发,凸显排球课程思政教育的作用,转变课程思政与排球教学观念,落实思政元素渗透与融合的有效途径,实现体育价值引领、体育知识传授、体育能力培养“三位一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排球课程的开展与实施围绕排球运动的特点,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专有特征为根据,让学生掌握排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强身健体、塑造良好品质、培养高尚品德,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刘敏 《武当》2023,(10):70-72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是课程思政的价值体系与实践体系的构建,将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思政内容深度融合,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中去,将高校公共体育教育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整个高校育人的全过程。本人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武术为例对高校公共体育教育课程思政的体系构建进行了研究。首先回顾“课程思政”的背景、“课程思政”理念的产生、课程思政的发展阶段;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国内外研究基本概况;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研究存在的问题;高校开展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必要性;高校公共体育教育课程思政的体系构建研究,包括价值体系和实践体系构建,结合武术专业的特点,为高校公共体育教育课程思政在实践操作中积极探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杜新星 《体育风尚》2023,(11):92-94
自提出课程思政理念后,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与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深入挖掘各专业课程潜藏的思政元素,和思政课程同向而行,以期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体育类课程是高校教育体系极为重要的组成内容,体育教师需转变体育课即传授技术、锻炼身体的落后观念,也应积极挖掘课程包含的思政元素,将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思想价值引领紧密结合,将体育具有的育人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本文主要对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关系进行探析,并阐述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的必要性,同时提出课程思政背景下两者的协同推进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高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而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协助共同推进大学生体育与德育的双引擎。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全育人”和“立德树人”的综合教育理念,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相融合,对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创新提出了新思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要紧紧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教学指示,不断创新体育教学的新模式,探索公共体育同向育人的新方法,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体系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高等院校体育课程作为“五育”之一,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更应高度重视体育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由此,深入挖掘高等院校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为更好地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坚实保证。通过着重对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必要性,体育课程思政内涵,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更好地剖析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为进一步完善和实现体育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发展提供了理论思路和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