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奇说”是指把表面上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两个概念或判断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意味深长的哲理的一种修辞方式.它本是唐钺《修辞格》(1923)建立的一种辞格,著作中名叫“反言”(1),取的是老子“正言若反”的意思.到了陈望道《修辞学发凡》(1932)则把它归为“警策”格的一个小类,名叫“奇说”或“妙语”(2).警策格本还有两个小类——格言式和关连式.其实,不论格言式还是关连式,除了其中的“同语式”之外,都是纯从“功能”的标准出发,使人无法准确清楚地揭示整个辞格的外延,所以有必要把它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脑海时常浮现出这样一个人,一张牛头马面,两只眼睛往外突出,嘴巴宽而大,气吞山河。此人是谁?他就是我的同学——马超。  相似文献   

3.
何武功先生把《江乙对荆宣王》一文中的“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一句译为“现在你吃了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这里把“今”译作“现在”这是否准确,值得商榷。《康熙字典》、许慎的《说文解字》,这两本书对“今”字的解释是:“今,是时也。”即为“现在”、“当前”之意,这是没有什么怀疑的。《词源》里的解释也是那样。这样看来,把“今”译为“现在”,似无不当。  相似文献   

4.
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常常运用特殊想像力,打破寻常思路、寻常逻辑,创造出出人意料的惊人之语,这些词句可能偏离语言常规,不符合生活常识,可能悖于逻辑,不合常情常理,但它们比规范的、一览无余的标准语更富有神韵,更能表达真情真理。我们把这样的词句称为“奇语”。在诗歌教学中,我发现品味诗歌“奇”语是引导学生走进诗歌殿堂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5.
新编高中语文第三册参考书,对《五(?)》一文中的“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驾,故人重之”一句是这样翻译的:“今天的县令,一旦本人死了,(他的)子孙们几代都乘车(而行),旧时相识者也都很敬重他们。”其中将“故人重之”译作“旧时相识者也都很敬重他们”,我认为这样翻译不妥当。要正确地翻译“故人重之”,首先要理解“故人”两字的意义。《参考书》将“故人”两字译为“旧时相识者”,显然将它当作一个双音的合成词来处理了,这样处理忽略了作品的时代性,“故人”两字以双音合成词来使用,最早约见于汉代作  相似文献   

6.
贵刊2004年1、2月份(初二版)合刊刊登了叶勤老师的文章《奇异的数字》,的确能让人体会到数学之美以及数字的趣味无穷.读过之后.仔细想一想,却能发现在其表面规律之内,竟隐藏着必  相似文献   

7.
那天我讲完一篇课文后,看看还有十多分钟,便叫学生拿出练习册做作业,以便当堂消化。学生都在认真地做作业,当我巡视到小文的跟前时,他竟然在摆弄着自己的小玩意儿,一个字未写。当时真有点想发火怒斥他几句,但我努力克制了自己,轻声问他为什么不做作业。他不紧不慢地说:“老师,你每天只知道让我们做作业,我认为会做没有用,会说才有用。”他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兰州方言中"才"的一种特殊用法为研究对象,对照普通话中"才"的使用,采用篇章视角,分析二者在实质上的不同:普通话中的"才"可以有申明反驳的功能,而兰州方言中类似的"才"作用则是反预期。  相似文献   

9.
从2005年8月开始,中国的各大新闻媒体在爆炒一条“铜陵奇迹”的新闻。先看其“奇”处:2004年12月,教育部的一个调研组到安徽省铜陵市检查评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专家们上街随机询问铜陵市民,路人的回答是:“这里的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2005年6月,国务委员陈至立就“铜陵推行教育均衡、消除择校风”作出批示,对“铜陵奇迹”给予充分肯定,要求认真调研,总结经验。2005年10月,“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讨会”在铜陵召开,教育部有关领导指出,铜陵在推行有效遏制“择校风”方面创造了奇迹。有专家评价:“这里,也许是中国惟一的义…  相似文献   

10.
《山鬼》是楚辞《九歌》中的一篇。《九歌》是不是屈原的作品,是创作还是在民间祭歌基础上的加工整理,历来是有争论的。比如朱熹就这样说: 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蛮荆陋俗,词既鄙俚,而其阴阳人鬼之  相似文献   

11.
说“奇”     
“奇”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本通过“奇”的历史溯源.揭示出“奇”的丰富蕴涵.并进一步讨论“奇”对中国古典艺美学建构之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一次会议的召开来推动7部委的联合,显然,只能是一种姿态,一种标志。7个部委只有从书面上的联合、制度上的联合、政策上的联合,真正走入实践层面的联合,彻底结束相互掣肘的局面,才是中国职教最快慰的事情。”——四川张益勇  相似文献   

13.
问:在介绍黄山奇松的资料中,说黄山松有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广迎四海的开放精神,全心全意的奉献精  相似文献   

14.
论“奇”“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奇"正"是中国古代兵法中的重要范畴,其内涵非常丰富。"奇"正"虽然各有所指,但其精髓却在于相互依存、相互变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相似文献   

15.
善“引才”还要会“留才”尤道俊市场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竞争,这已日趋成为当代企业家们的共识。因而,以“才”引“财”成了一种时尚。然而,凭借一时热情,来个“重金招才”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不断让用于招才的“重金”产生效益。留...  相似文献   

16.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紧紧围绕一个奇字,详细介绍了最具有代表性的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还简略介绍了其他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  相似文献   

17.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紧紧围绕一个"奇"字,详细介绍了最具有代表性的"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还简略介绍了其他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在湖北武汉市举行的“全国第十一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上,深圳市的骆奇老师代表广东省参加比赛,在来自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2位教学精英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初识骆奇老师,他在深圳市罗湖区一所边远学校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了他的一节说课,思路非常清晰,而且很有想法。当时我心中暗喜:后生可畏,这个年轻人很有潜力。而后,我以他的那节说课为例做了一次“如何说课”的培训。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保持注意、参与及认识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是推动人们去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行为本源的动力,人们总是对与需要相关的事物感兴趣。学习兴趣来源于求知的需要,而求知欲、好奇心和热爱美好的事物则是人的天性。  相似文献   

20.
另类是布鲁诺面对罗马教徒的唾骂时的“日心说”。另类是莫扎特面对传统音师的质疑时的《魔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