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近代中学西渐历程中,陈季同最先向西方社会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他的思想在西方社会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在中西文化交流中,陈季同的贡献是显著的.陈季同对中西文化交流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最早用翻译的手段向西方介绍和传播了中国文化,他一生主要以法文写作,在其旅法期间,出版了不少介绍中国文化的法文著作,影响深远,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李大钊提出学习西方文化精华,中西文化互补,形成了具有强烈爱国主义和辩证色彩的西方文化观。他与时俱进选择西方先进文化,最终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对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是一位跨东西方文化、中西合璧的文化大师,对中英两种语言精辟的掌握和对中西文化的深谙令他在翻译中游刃有余。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与其翻译目的及其人生态度紧密相关,而译本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为了达到向西方人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他有选择、有策略地向西方读者译介了中国经典文化,采取了直译、意译和音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林莎萍 《文教资料》2008,(21):41-43
林语堂具有超越种族和地区的多元文化意识,是跨文化的学者和作家.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林语堂担当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向西方国家展现了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形象,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林语堂的文化传播活动在"西方中心主义"盛行的当下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辜鸿铭和林语堂两位学者曾以全力投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介绍工作,他们以文化保守主义为视点,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为参照,批驳西方歧视与偏见,致力构筑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的良好形象,为中西文化实现平等对话作出了贡献。本文在分析二人对外介绍同与异的基础上指出其对外介绍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徐訏深受西方文化的浸染,基督教与西方现代主义对徐訏产生了很大影响。中西文化对比是徐訏文化反思的中心,他虽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但他十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落后腐化的一面与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更崇尚西方现代文化中的科学、民主、自由。徐訏小说的文化反思明显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为他的小说创作增添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所没有的文化因子,研究这一影响对徐訏的文化反思来说,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辜鸿铭、林语堂两位学者曾以全力投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介绍工作,他们以文化保守主义为视点,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为参照,批驳西方歧视与偏见,致力构筑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的良好形象,为中西文化实现平等对话作出了贡献。本文在分析二人对外介绍同与异的基础上指出其对外介绍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徐訏的传统情结相当深厚,儒家、墨家、道家、佛家等传统文化观念与传统文学文本对徐訏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徐訏对传统文化并未全盘接受,而是接纳从传统文化肌体上剥离出来的带有民间色彩与世俗气息的思想信念。中西文化对比是徐訏文化反思的中心,他虽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但他十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落后腐化的一面与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更崇尚西方现代文化中的科学、民主、自由。徐訏小说受到中西文化两方面的影响,传统与现代性交织并向现代性倾斜是其小说明显的文化反思特征。  相似文献   

9.
林语堂先生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一位划时代式的伟大人物,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向西人介绍中国文化,向国人介绍西方文化,为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仍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典型样本。  相似文献   

10.
在反对外来侵略的过程中,林则徐致力于了解夷情,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经济思想、法律知识等;同时,也向西方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促进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开创了中国近代初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因此,林则徐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接受外来新事物,介绍西方情况,吸收外来文化,开启了中国近代的维新思潮,是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实践者。林则徐对西方世界的认识及实践活动,林则徐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值得学术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中国传统化的基础之上和在西方化的影响之下进行的。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现代化与中西化之间的关系,对于顺利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湖湘文化在内外交困的近代社会,受到西方文化的严峻挑战.湖湘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接触中,既表现出"惟我独尊"、"舍我其谁"的傲慢文化心态,又表现出虚衰受益、博采众长的非凡气度.湖湘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搏弈中,经历了一个由疑惧、排斥到被迫接受,再到主动融合的漫长过程,最终实现了近代文化的转型,并孕育出了湖南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才群体,湖湘文化从此光耀寰宇.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的思想和他的名著《史记》,打上了深深的西部时代烙印:从天人关系追寻西部崛起的原因,提出了中国山川,"首在陇蜀"的观点;从文明生成的地域关系,探寻西部一统天下的原因,提出了中华文明起源于西部的观点;从民族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流方面,探寻秦汉文明活力四射的原因,提出了"西极远蛮,引领内向,欲观中国"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中西两本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几何原本》和《九章算术》出发,比较中西两种不同的传统文化对数学文化的影响,最后得到一些启示:在培养学生数学素质时应该根据我国的数学文化保持优势,弥补短处,注重理论和实用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慈善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慈善行动和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支柱。归纳中西慈善文化的异同点,从传统文化方面对其差异性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会扩大视野,形成更广泛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16.
17.
文化教学是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薄弱的一环,本文通过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文化与语言教学的重要联系做了一个全面的分析,力求找到文化学习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结合点;进而分析了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对教师的要求,并就此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因素两者结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常凤 《海外英语》2012,(10):184-186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human beings have had frequent contact with different animals.Because of the differ ent cultural background of Chinese and English nationalities and the individuality of national culture,the animals also reflect the different totems or symbols.So in order to learn English well,learn the animals in different culture deeply and communicate properly in inter-cul tural communications,it is necessary to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different culture in Chinese and Western.This paper studied the reflection and connotation of anima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Through giving examples and analysis the two aspects,this paper found that the reasons causing animals connotation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cultures.  相似文献   

19.
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同的语言能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但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其个性。怎样把他们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因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民族信仰的不同而造成理解的困难乃至失误,这是语言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的方面。这就要求语言工作者对源语言和目的语都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深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