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启工二校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积淀和优良办学传统的名校。学校以"打造文化团队,拓展特色内涵,优化名校品质,做幸福启二人"为办学目标,提出了"继承,延续传统文化;运筹,盘活艺术教育优势资源;发展,增值特色办学品牌"的办学思路,确立了"以艺修身,以书立人"两线并行的育人策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突出文化品位、现代气息、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的理念;遵循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操作的原则;采用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宜宾学院学报》2019,(5):10-17
李泽厚以"传统的现代转换创造"为总文化逻辑,以本体论为理论依据,阐释"传统天人合一"命题在揭示"人的真正存在"时所具有的优越地位。这一地位的确立,使得他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一"大儒学谱系观"的文化史构造,并进而借助这一构造阐明其"儒道互补"双线文化逻辑与"人生在世"之间的文化联系,彰明以"人"为核心的"天人合一"论审美理想。由此,李泽厚实现了"中—西、传统—现代"间的文化沟通,构筑了实践美学以"文化—哲学—审美—文化"为逻辑次序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语文课程以理解和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础,以涵养高尚审美情趣、厚植中华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为重点,以全面提高语言文字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学教育》2021,(4):62-69
随着"传统文化进课程"在基础教育领域的逐步推进,"文化育人"功能的深化探索成为了一个关键性问题。以挖掘传统文化内容本体特征和彰显中国文化特质的双层视角来拓宽传统文化的教学视野以及深化"文化育人"效果可能是一个重要思路。以古诗词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对"气象""神韵""境界"这三个诗词本体特征的挖掘和呈现,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文化感知力"。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进一步通过对古诗词所承载和反映的中国文化的"观念""思维""语言""审美"四个方面特质的彰显和点拨,激活和唤醒学生的"文化自觉性"。这一深化的教学探索,需要遵循从文化感知到文化自觉的次第,把握好点拨的时机和语言,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基本语文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古典文学作品是古代文化璀璨的瑰宝,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缔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绪,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本文基于此,分析了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经典文学阅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阅读建议:以教材经典为依托,以教材拓展为重点,以师生交流为关键,以活动渗透为手段,以践行经典为目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以文化语义学的研究方法,探讨魏晋时代"痴"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通过把握"痴"与"早慧"文化、"痴"与审美"移情"及审美化生活方式追求、"痴"与"玄学"传统及文化病理等的内在联系,揭示"痴"所体现、折射的魏晋人格精神、浪漫气质、艺术情调、哲人深致、文化智能与"病"理色彩.魏晋时代对"痴"的审美与文化认知,许多已成为中华文化的有益养分,深远、持久地滋润着民族文化精神,规范、影响着后世的理想人格塑造、文化艺术生活以及文学艺术创作.与西方"酒神"精神说和审美"移情"说等相比,"痴"具有更为深广多面、圆融互补的审美与文化价值蕴涵,而其语义指涉的感性、模糊与多趋向特征,也显示了中华思维模式的潜在缺陷.  相似文献   

7.
广义的礼乐文化指的是以"中和"理念为核心,通过继承和发展礼乐传统所自然形成的艺术和美学相融合的文化。礼乐文化能够促使幼儿"恭养"礼仪、修养"乐德",获得更好的社会发展,在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目前当代幼儿音乐美育还有待开发,要把礼乐文化融入到现代幼儿音乐美育中去,需要从提高师资力量、开展活动、课程教学、硬件投资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传统文化项目中主要元素的理解和演绎,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将品德课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的主题活动上实、上出趣味,提出了课堂上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途径,以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格局,多种多样文化样式中,从影响力看,其主流大体可认为有三极。如将欧洲文化与美国文化看作世界文化的"两极",具有数千年传统、深厚根基及强大生命力的中国文化,可称为"第三极文化"。"第三极文化"植根于中国文明传统,同时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品格。它以倡导文化多元化为前提,尊重文化的差异,反对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世界文化必然在相互影响下形成多元共存局面。中国式的"第三极文化"以"和谐"为理念,践行创造,在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身位置,自主适应时代变化,与其他文化取长补短,共建一套共同认可的秩序和守则,一起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第三极文化"是学术命题,更是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目标。学术研究、艺术创作、文化传播、资源整合是通往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以彰显功利的方式超越功利",构成了当前时尚文化既与传统艺术根本一致、又有别于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充分显示了审美超越功利不仅有去功利的方式,而且有彰显功利的方式,从而揭示了审美与功利之间的双向性辩证关系,并将促使现有美学理论的"超功利性"观念摆脱其片面性,以适应和推动当前时尚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侧重对网络作家安妮宝贝的作品所表现的审美倾向予以分析 ,并进一步讨论作品的时代背景———中国当下社会的审美取向 ,由此观照安妮宝贝创作的得失。文章从城市文化、消费文化和审美距离等几个方面切入 ,论述当下审美文化同安妮宝贝创作的交互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华礼乐传统文化视角,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主流思想分析什么是美及美育;详细阐述礼乐文化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核心思想及其蕴含相应的独特美学内涵,以及礼乐文化和美育之间暗藏深厚的内在关系;立足于美育具体实际教学探索,提出“三阶育人”的美育教学实践理念。  相似文献   

13.
社会生活日趋审美化已成时代潮流,要使作为综合国力的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发挥其强大的文化功能,推动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深入发掘、研究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会历史性的区域文化,汉水审美文化就是独具特色的流域文化。进而对汉水审美文化的架构和重要内涵作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独特的审美个性作了辩证分析与归纳。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中国玉的宗教、道德、政治、审美的内涵的分析,指出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艺术史上的光辉成就。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厚实,赋予了玉以深邃的哲理与内涵,使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玉文化成为一个特殊的审美体系。  相似文献   

15.
羌族服饰文化是中国众多民族服饰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审美韵味出现在民族文化舞台上。羌族作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同时也作为许多民族的前身,其服装造型、纹样、色彩等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羌族服饰图案来源于宗教崇拜思想、生产劳动和娱乐游戏中,这些因素构成了今天羌族服饰的文化状态,体现了目前羌族服饰文化中的稳定性、独特性、民族性和个性化的审美内涵。本文对几个不同地区的羌族服饰形态进行了简单总结,并对其所包含的宗教思想以及历史成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耿玉芳 《海外英语》2011,(9):250-252
Literary writing is inseparable from aesthetic values and it is the same as with literary traslation.However,due to diffe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 have different presupposit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beauty,which cause difficulty in conveying this beau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respective effects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 values on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 English one.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spects of philosophical influence,moral standards and the form between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English one,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it is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s to make some adjustment in order to cater to the aesthetic value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convey the beauty of the original work to readers at the same time.  相似文献   

17.
在审美日常化和大众化的美学环境下,从审美文化的视角去研究当代广西文学,以审美超越性特征解秘文化比经济的超前性问题,这对促进和谐文化的建构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职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艺术高职校必须坚持以美为核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这是由艺术学校自身特征和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决定的。文章分析了艺术高职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审美原则,阐述了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并重点阐明了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美育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审美距离角度讨论了近年来四种大众文化热点:韩剧、帝王戏、超级女声、少年写作,并通过对这些个案的分析,同时根据姚斯的审美距离理论而自拟的审美距离函数图,得出了一般性结论:大众文化的审美距离总是较小,使接受者的感受力因不断重复而日益麻木,使需要随着时代或文明而变革的旧的观念与集体无意识更为板滞,固化;而社会或精神知识分子的文化,其审美距离总是较大,必不可免地要等待接受方面期待视野之水平的扩大与提高。因此,大众文化与知识分子文化需要有一种平衡。然而遗憾的是,今天中国,大众文化似正在出现独霸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电子媒介作为现代社会的文化主流媒介,影响和制约着审美文化的发展.从消极方面看,它以其商业性和大众化让审美文化沦于庸俗化,不断消解着审美文化;从积极方面看,它从内涵的深度和外延的广度拓展重构着审美文化.不论是消解还是重构,都是审美文化借助电子媒介向现代转型的必由路径,关键是理性分析对待,唯有如此,才能早日构建起社会主义的现代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