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通过庄子与海德格尔美学思想比较,力图提示某些现代西方美学流派走向非理性主义,并与庄子美学思想产生子某种类似性的特殊现旬肌时说明提示这各类似现象,对探讨东西方差美思想发展的特殊规律是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儒家社会生态美学思想与道家自然生态美学思想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作为贯穿中国美学史的两条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平衡发展.儒家美学侧重强调社会生态的平衡和稳定;道家美学侧重强调自然生态的平衡和健康,它们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积极可行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老子与海德格尔的精神实质确有相通之处,这主要体现在向本源的溯求、让成其所是以及对“自然”和“神圣”的敬畏三个方面,这是基于两者相反相成、一体两面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求真理想而产生的对话。但面对生存的困境,他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主张:对于生命,老子主张“贵身不贵生”,海氏主张“向死而生”;对于技巧,老子主张“绝巧弃利”,海氏主张“泰然任之”;对于时代的困乏,老子主张“复归婴儿”,海氏主张“置身深渊”。从中可以看出,老子与海氏的思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互释。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大师,还是一位对美学问题有着深刻见解的美学家。他在对传统美学的反动与超越中完成了自己的美学思想建构。他不仅回答了艺术的本质、艺术与真理的关系等问题,还提出了“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的命题,这一命题对人类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过研读相关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海德格尔的诗学沉思一方面是其存在之思的必然走向,另一方面海德格尔的诗学沉思直接源于他对西方美学的批判。将西方美学还原来形而上学,这是海德格尔美学批判的基本思路,由此,他对美学的批判成为他批判整个形而上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7.
从生态存在论美学观看庄子和海德格尔,其思想中有着浓厚的生态美学意味。庄子的"齐物论"和海德格尔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正是生态美学生态平等观的古代阐释。庄子所构想的"天人合一"与海德格尔崇尚的"诗意栖居"实质上就是审美栖居。而其所提出拯救世界的方法"清静无为"与"艺术拯救"也与当代生态审美相贯通。庄子和海德格尔哲学的生态美学意蕴,为今天的生态美学理论发展和我们的生态化建设提供了极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8.
道家认为以无知无欲,不执于一偏,不藏个我智虑的心灵展开的无何有之乡,方能任凭万物按其本性契入。海德格尔主张我们的沉思就是让我们的心灵返回到存在的本源之处,也就是说不再把存在者看作人人都能够加以说明理解的对象,而是把存在者看作是在人素朴之心敞开时得以显现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在道家那里。只有当人弃绝了聪明智虑,返回到与天地万物运行的一体之中。才能够获得与天地共运、与日月同照、与风雨同行的神游境域。海德格尔的激越之情契入万物之中。无所不在地贯通一切。这种激越之情既使一切显现,又使一切按其本性存在;既让存在者显现在场。又不让存在者脱离混沌状态赫然突显为现成的什么东西,也就是说让万事万物处于存在的澄明中。  相似文献   

10.
先秦时期是中国美学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道家美学家有老子和庄子。道家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为整个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许多文人墨客都十分推崇道家思想文化,李白或许是历代著名诗人中受道家思想影响最深的一个。从李白的诗歌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道家精神的精髓,以及道家思想散发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查阅健美操以及健美操美学的相关文献、书籍,对健美操美学相关概念,即健美操、美学、美的创造、体育美学、体育美等进行了概念的界定;对国内外健美操、美学、体育美学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同时对1992年-2012年间,健美操及健美操美学的科研成果进行分类分析。旨在全面系统的对健美操美学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总结存在的不足以及为今后健美操美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民国武侠小说《蜀山剑侠传》蕴含了丰富的传统生态美学思想,老庄"重生""乐死"的超越天地的生死观、天人平等思想以及衍生出的生态整体观点,在小说中体现出将动物仙化与人格化;动物与人和谐相处沟通;人与动物互惠互助等。肉芝、神雕、大蚌等生物,即自然生态的代表。借助老庄"抱朴""守真"等生态美学思想,小说还以黄畹秋变态复仇说明建构"朴"与"真"健康人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于流行的实证主义,尤其不同于纳粹学者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上的种族主义,海德格尔对民族本质的思考,着眼于其存在论的内涵。民族一方面是人返回其本质时的一种生存状态,同时也是与他人在一个共同体内命运相关的生存状态。这个意义上的民族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有赖于人的决断。艺术活动在唤醒人的民族意识或使得民族成其自身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与老庄的思想存在着深刻的会通,在相同中也有差异。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比较研究二者对于“有”和“无”、对于人本真生存状态的思考,无论是庄子的诗意运思,还是海德格尔的诗意追问,都体现着对人类生存的真诚关切,蕴含着深刻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作为存在主义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以“此在”即“我的存在”为本体,反对一切主客二分和把艺术看成感性认识和体验的观点,主张艺术作品建立的世界要将世界中的事物意义化。以特有的方式敞开存在者的存在,实现真理的自行置入,获得人在异化世界中的诗意地安居。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回顾近现代一百余年来的中国翻译美学研究成果,以传统译论为切入点,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揭示了翻译美学研究的现象和本质,对从事翻译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阮籍、陶渊明、李白以及李商隐等古代著名文学家及其作品的道教审美意识分析,得出了道教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具有深刻的影响这一初步结论,为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当代审美场研究始自 80年代中后期。较早运用“场”的理论是林兴宅。而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场研究 ,则是李欣复、章海荣、葛启进。上述论者对审美场的构成、审美场结构的动态性、审美场中主客体对应关系、审美场的类型、审美场效应等理论问题作了阐释。真正建立审美场理论体系的是袁鼎生。其《审美场论》从现实时空的审美场深入到了心理状态的审美场 ;对审美场的各种力作了精当的描述和剖析 ;深入论述了各对应力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9.
比较教育中的比较,既有方法论意义,又有目的论意义,因为在比较之中存在着比较者的意向性,而当这种意向性指向民族国家教育发展这一对象性存在时,比较教育就具有了目的性.比较教育的目的性可见于比较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方法论之中.在现阶段,比较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为民族国家的教育决策服务,而且在于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因而比较教育又具有创造和谐之美的审美性.具有审美性的比较教育能为世界和平与进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西昆酬唱集》是真宗崇道时期馆阁诗人唱和所结之诗集.然而历代从道家、道教角度对此集的研究却是罕有其人.参与唱和的诗人大都参与了真宗崇道的活动,部分诗人还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集中诗歌大量使用了道家、道教之典故与意象,使全集充满了神仙道术色彩.无论是诗人行为还是诗作内容,整部《西昆酬唱集》都与“道家、道教”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