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如果我们的校长不用教育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思想办学、文化办学、人格办学,中国的教育是没有希望的。当校长就要立志当教育家型的校长,修炼"三从四得"的高贵品质。在个人发展上,要"从心"。教育家型校长最显著的特质是胸怀理想,热爱教育,有对教育的深爱至爱,能够把教育之梦与中国之梦、个人之梦融合起来。他们始终充满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成长的坚信,不为名利所动,不为诱惑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做学生的精神关怀者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教师的首要职业角色;在精神上,教师所能引领别人、照亮别人的,不是那些来自于书本的知识,不是日常学生管理的要求,而是内在的人格与思想,尤其是感召和吸引我们执著前行的教育理想.但是,如何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教育者,却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问题. 经常有专家激励我们:要有成为教育家的理想.可是,我经常在怀疑:作为平凡教师的我们能成为教育家吗?不可思议!虽然胆怯,但抑制不住内心的向往.什么是教育家?就是像中国的孔子、韩愈、朱熹、蔡元培、陶行知,西方的柏拉图、苏格拉底、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等等一样的人.他们都对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无论是达到的高度还是触及的深度,以及对时代发展的意义与对后世的影响而言,今天甚至后世的人也都无法企及.的确,对照他们的成就,我们是断然不可能成为教育家的.渴望走向优秀是人之常情,但奢望成为教育家肯定会让人贻笑大方.  相似文献   

3.
人格理想教育是传统的写作学思路,人格理想能提升中学生的实现人格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力,因此对他们提炼文章主题思想,发现作文题材和运用好各种表达方式等都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破除人格理想教育的畏难情绪,从改革课文教学,抓好作文写真情实感等方面入手,帮助中学生树立人格理想,从根本上解决他们作文水平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教师的人格是对学生无形且又最有力的教育。美国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花了40年,收集了9万名学生所写的关于他们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今天在这里召开李吉林教育思想研讨会暨《李吉林集》首发式,这是教育界的一件盛事,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我国原创的教育思想流派的出现和成熟,也标志着我国一批当代教育家的涌现。长期以来,我们只介绍宣传外国的教育家,把他们的学说拿来推广引用,总说没有出现我们自己的教育家。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土生土长的教育家,看到了她的教育思想体系,看到反映她教育思想的八卷本《李吉林集》。  相似文献   

6.
培植理想人格是我国现代教育家廖世承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廖世承认为,各种教育都有自己的重要性,但人格教育无疑是各种教育目的中的最高目的。他说:“人生最宝贵的是纯洁无瑕的人格。”对个人是如此,而国家和社会也必将蒙受其益。因此,他将培养理想人格作为  相似文献   

7.
在儒家教育思想背景下,清初的实学教育家颜元以勇于批判的学术精神,对宋明理学的人性论、义利观、理想人格作出了不同以往教育家的新的诠释,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生导师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格追求,即努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家。思想政治教育家应具有思想家的好学深思、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和教育家的循循善诱。用一个公式来表达,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家的风度一思想家的深度+政治家的高度+教育家的温度。  相似文献   

9.
吴红华 《江苏教育》2008,(17):15-15
教育家的永恒是教育家文化品位的永恒,教育家的教育生命在文化的传承中得到延续。许多教育家尽管早已离我们而去,但留下了比他们的生命更长久的东西——人格、思想、业绩,这些教育家文化品位的重要构成要素可以跨越国界,超越时空,对于教师、对于学校、对于教育,具有永恒的生命、永恒的价值和永恒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颜元和美国杜威都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家,他们批判旧教育的空虚无用,主张教育要切合生活实际,并分别提出了"主动习行"与"从做中学"教育思想。在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教育目的观、教育内容观、教学方法论等方面,他们既有许多相通之处,也有许多分歧的地方。比较他们教育思想的异同,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两位教育家的思想精髓,从而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1.
试论墨子教育思想的独特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的教育思想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被视为异端,但终因其独特的价值而顽强地存活下来,在教育目的上,墨子构建了道德理想人格模式,对中华民族传统理想人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教育内容上,墨子突破了儒家的六艺教育范畴,表现出非凡的创造性;在教育方法上,注重力行,独树一帜地提出“强说人”的教师主动精神。  相似文献   

12.
《国家篇》被公认为是柏拉图中期对话篇中的重要著作之一,在其中他用大量篇幅谈论和阐发了其独特的教育思想。学界对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虽多有研究,但都未能站在柏拉图的立场上,与其纯粹哲学、政治理想契合一致地展开讨论;尤其是一些从事教育研究的人往往从狭隘的视域窥探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误解甚至歪曲了《国家篇》的思想实质。为了正本清源,还柏拉图教育思想之真貌,有必要对《国家篇》中的教育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柏拉图以理念论作为其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悉心勾画了一幅理想国家的宏伟蓝图。他把正义作为这个理想国家的最高原则和价值,以期使个人正义和国家正义契合一致,最终实现全民的共同幸福。他认为唯有通过教育,使心灵转向,培养和塑造健康和洽的心灵、正义良善的灵魂,才可以实现城邦正义,构筑理想国家。教育是理想国家得以构筑的必要条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至为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孔子处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中国,而陶行知身处19世纪末20世纪前半期,二者作为中国教育领域的开拓者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故理清他们的教育思想的不同发展走向,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教育事业发展的认识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从教育宗旨上看,孔子与陶行知尽管有着一样崇高的理想目标,可后者经过了现代思想的洗礼,明显较前者有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这直接带来了后者在教育思路、教育内容等各个方面对前者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顾毓琇教育思想及其特点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毓琇先生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教育家、科学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建立真善美的人生教育、实施科学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并结合中国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顾毓磅教育思想的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传统派教育思想和现代派教育思想各有利弊。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不能用现代派教育思想代替传统派教育思想,也不能将现代派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混为一谈。应让传统派教育思想与现代派教育思想并存于我国当代教育思想的园地里,让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根据校情、生情和自身的特点与需要在这两类教育思想之间自由选择,并给予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创新教育思想的空间,从而更科学地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由教育是美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康德尔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尔身处的动荡时代激发了其民主主义的社会理想,早期的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则奠定了其历史人文主义的思想底色。康德尔的自由教育思想试图在历史人文主义(传统)与进步主义(现代)之间求得平衡。这种兼容并蓄的特点使康德尔可被称为“现代的传统主义者”。康德尔之所以在美国教育史上未获得足够的关注,是因为他的自由教育思想迥异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进步化”和“科学化”潮流。康德尔的自由教育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对于学界系统地理解其比较教育思想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古德莱德是美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改革家,他在人们对美国学校教育产生质疑和失望之时,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实践,并提出了独特的教育思想。他把儿童作为教育研究和改革的出发点,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自己的儿童教育观,即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培养儿童的健全心智以及为民主社会做好准备。这些观点对于我国当前的儿童教育改革无疑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西传统教育思想的异同与文化模式的差异有着很大关系.中、西两大文化体系所孕育出来的教育思想,各有长短,互有优势,并呈现出鲜明的特质.分析并比较中、西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对教育思想的影响,将有利于在今天的教育中审时度势.  相似文献   

19.
约翰·杜威是对美国现代教育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之一。在杜威的教育理论体系中,职业教育思想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杜威曾指出,职业教育是能实现他的教学理论的最理想的教育形式之一。本文在回顾和分析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建议,希望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中,以注重个性发展、倡导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为特征的个性化教育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个性化教育越来越成为各种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各国教育实践的基本追求。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个性化教育呈现出多元、和谐、开放的发展趋势,并成为终生教育追求社会公平的理想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