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善于用其长处和优点去激励学生,使学生自信心不断加强。用"心"写评语,多角度评价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以丰富多变的形式来评价激励学生,建构"激励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改变评价的语言,多模糊少较真,使学生在教师粗中有细的关注中受到激励。  相似文献   

2.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当今的学生见多识广,能言善辩。如果只用简单的方法去管理他们,那一定是效果甚微的。要改变这种低效的教育状态,班主任就要融入学生,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管理学生。教师可以从“肯德基”和“麦当劳”的人性化管理和奖励机制中得到启发,将他们管理中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引入班级管理,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3.
课改后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功能和发展性功能,充分体现了课标的新理念。但遗憾的是,在这些教育教学活动中,面对学生暴露出来的缺点和问题,没有一位教师对学生提出过批评。总是用“表扬”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批评”作为教育教学评价中的一元,被教师“遗忘”了。  相似文献   

4.
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要运用“目标激励”、“赏识激励”等六种激励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最终使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丰富内心世界,启迪学生心灵和智慧的钥匙。用爱滋养学生的心灵,教师需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良好的心态审视学生,积极的态度评价学生,以成功激励学生”。  相似文献   

6.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内化学生的人格,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及时、得体的表扬和激励。能使学生找回自信,体验成功,获得愉悦。新课标实施以来,广大教师从“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出发,已经认识到激励性评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情感激励是指运用情感手段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情感激励,在某种刺激的影响下,使学生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状态中。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类本质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班主任作为班级各项工作的“总枢纽”,是全班学生团结协调的“调节器”,必须学会与学生以心交心,注重用真心感化学生,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重要的激励导向功能,只有让课堂的评价语有效起来.成为“动态、新鲜”的“活水”时,才能起到促进学生思维的流动和碰撞的作用,使孩子们在教师充满真情的评价中正视自己,确立努力的目标,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真正提高和发展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不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许多时候还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而表扬则成了学习好的学生才能获得的专利。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教育界积极倡导激励式评价,让每一个学生在激励式评价中获得自信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但在教育实践中,由于人们对激励式评价和表扬的本质理解存在着片面性,目前课堂上是响成一片的“棒棒棒、你真棒”这样的表扬声。这种对表扬和激励式评价的庸俗化理解使教育实践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显然与其初衷相悖。  相似文献   

10.
<正>在教育改革中,评价一直是最难撬动的环节。上海市格致中学在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建设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简称“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校的探索实践中,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育人目标,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发展指导作为学生成长的“引擎”与“明镜”,秉持“全员、全面、全程”的绿色评价理念,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以综合素质评价推进普通高中“双新”实施,以综合素质评价撬动育人方式的深度变革。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们的教育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而忽视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许多儿童从踏进校门之日开始,就在老师甄别与选拔的目光下不断地在体验失败。在法定的10年到12年学习期间。相当数量的学生由于年复一年遭受挫折与羞辱,他们的自信与自我观念被无情地摧毁了。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我们应改进以往的教育评价,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使学生在积极的评价中体验着进步、体味着成功。  相似文献   

12.
所谓“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是指班级的一切活动都从学生出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学生发展以“素质”提高为宗旨。此处的“本”即“根本”或“中心”之义。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与传统的“见分不见人”“教中无人”“以分为本”的管理样式截然不同,它关注的是学生成长的需要,追求的是班级管理过程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和激励价值。下面联系班级管理实践,从班干部的“选聘”激励、学生的“评价”激励和“奖惩”激励三方面呈一管见。一、班干部的“选聘”激励激励是一种引导需要、激发动机、指导行为,以有效实现教育目标的心理过程。这里的…  相似文献   

1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惟一标准的教育评价制度。建立全新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应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教育评价要注重效益,讲科学,学生评价重点在激励,促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生活习作”指在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将生活与习作紧密结合,探索优化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写生活的作文,在学习作文中提高生活质量,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绿色评价”指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及小学生心理特点,用清新、亲切、激励的语言评价学生习作,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自觉性、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喜欢作文。一、课题的提出1.当前,学生习作中虚假作文现象比较严重,缺少生活气息。因此,我们力图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习作教学,以激励性的评价保护学生的习作兴趣,把习作与生活结合起来,赋习作教学以生活的气息。2.《语文…  相似文献   

15.
慎用“最”字刘瑞琦目前,不少学校在教育活动中往往以“最”字来激励学生的进步。教室中张贴着一张张表格,有“看谁成绩最好”,有“看谁最守纪律”;评比活动中的称号有“最佳能手”、“最佳队员”、“最佳方案”;在对学生的评语中也往往用“最”字作为激励,如“希望...  相似文献   

16.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内化学生的人格,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及时、得体的表扬和激励,能使学生找回自信,体验成功,获得愉悦。新课标实施以来,广大教师从“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出发,  相似文献   

17.
评价是一柄“双刃剑”,客观公正可以激励学生的成长;反之,则阻碍了学生的发展。精彩的课堂离不开有效的评价,教师能很好地把握这柄“剑”的双刃度,用起来游刃有余,使之发挥评价的积极效应,才能使课堂达到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8.
在评改学生作业中运用多种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育家加德纳教授在其“多元智能”理论中也指出,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树立新的“多元智能”学生观。学生无好坏之分,我们平常所说的优生、差生,只是说明这些学生在语言或数…  相似文献   

19.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认为,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的直接原因,而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主要成份。怎样在教学中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良好的动机和兴趣呢?实践证明,“激励”无疑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本文试就“激励”机制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实施及其作用作以阐述。一、在教学中实施“激励”机制兴趣不是天生的,它只能在长期有效的培养和熏陶中才能产生。而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除过偶然的外界因素以外,更多的还要靠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用…  相似文献   

20.
评价是一柄“双刃剑”,客观公正,可激励学生成长;片面不当,可阻碍学生发展。精彩的课堂离不开有效的评价,优秀的教师能很好地把握好这把“剑”的双刃度,用起来游刃有余,使之发挥评价积极效应,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