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弹指一挥间,从事摄影工作已经有十个年头了,这期间,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原因,我辗转去过全国十多个省市,拍摄了大量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物,每当翻开相册,看着这些被我的相机定格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时候,我的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成就感,拍摄他们所历经的艰辛和困苦早已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4.
笔者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作为一个新闻爱好者,第一次举起相机拍新闻照片,没想到在省级党报《河南日报》(2005年5月18日)和《河南日报·农村版》(2005年5月17日)上了两个头版,这虽为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笔者以为,拍新闻照片要有“三心二意”,才能拍出好的新闻照片来。“三心”即细心、耐心和信心;“二意”即吃透“党意”和“民意”。2005年5月15日是伊川县白沙乡集会时间,笔者外出时发现在白沙乡农村信用社的大厅里人山人海取款的情景,这使我想起前几天母亲拿的一个信用社的存折,存折的“注释”项为“粮补”。母亲还高兴地对我说,现在…  相似文献   

5.
谢尚国 《新闻战线》2021,(19):116-118
新闻摄影不在“景深”而在“情深”。拍一张好照片,摄影记者必须拥有“灵活的双眼”和“勤劳的双脚”,要带着感情和良心去捕捉,有情才能拍出感动人的作品。要多动脑筋、多分析问题,并把握好“三个构思”:新闻环境预见的构思、新闻视觉要素的构思、新闻画面质量的构思。  相似文献   

6.
7.
8.
媒体上常见的成就报道特别是工程开峻工之类的程式化报道,写法往往是套用惯常模式介绍工程概况、建设情况、到会来宾领导并附上背景资料,许多单位会提供格式化的通稿,记者稍加改编便可成稿,时间一长便容易写成“套路”。有人形象地将此类稿件形容为“套话多、数字多、人名多”。久而久之,人们印象中的此类稿件大多形式雷同、行文呆板、读来味如嚼蜡。那么,有没有独特的写法呢?中国交通报有篇与众不同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张鸿 《新闻前哨》2006,(7):72-72
新闻摄影是将新近发生的、变化的事实凝结成固定不变的视觉形象,真实地报道新闻的样式,它是介于新闻学和摄影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10.
瞬间性,是新闻摄影的基本特征,新闻摄影中所说的“典型性瞬间”,是指从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抽取出来的一个能充分反映其新闻内涵的典型性瞬间图像。但在实践中,对新闻摄影的“典型性瞬间”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偏差,总的来说有两大误区:  相似文献   

11.
马婷婷 《新闻界》2003,(5):57-58
现在中国新闻摄影原创的“黑镜头”越来越多了,艾滋病,吸毒,矿难,妓女……。然而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决策此类照片的伦理学水平却没有相应的跟进。媒体在社会的转型期,站立在价值世界矛盾冲突的前沿,每一张诉诸于感官刺激的照片都考验着拍摄者、编辑者的道德决策能力。西方新闻摄影在这条路上摸索了很久,尽管笔者认为,我们的社会整体上道德水准高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然,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理解他们的新闻摄影作品及其理论在伦理学上经历的困境,将有助于解答我们眼下面临的问题。自由摄影人KenJarecke在违反军事禁令的情况下,拍…  相似文献   

12.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动物的情绪不同,人的情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具有社会的内容和社会的意义。摄影报道也是表现思想感情的,新闻人物照片是拍给人看的,首先就要使人感动,要能打动人的心灵,使读者与照片中的人物同喜怒、共哀乐,这些都离不开情。新闻照片的情感力量既体现在瞬间反映出的新闻现场的事实,也体现在照片背后摄影记者思想观念、思想倾向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张春 《新闻世界》2014,(6):276-278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呈现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体育新闻摄影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呈现出较大的变化。本文以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体育类新闻摄影奖项自2005年设立起至2013年共9届的获奖作品为样本,从照片题材选择和表现手段两个方面着手分析这些获奖照片的新闻和艺术价值。提出中国体育新闻摄影应从竞技体育到大众体育的回归并且体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展示体育运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下,新闻摄影以反映现实的独特功能,深受读者与媒体方的青睐。做好新闻摄影工作不仅需要有专业的摄影技术与技巧,还需要有眼高于顶的洞察能力,特别是要具备睁"双眼"拍新闻的职业素养。本文从新闻摄影现状入手,分析了新闻摄影的注意事项,并对新闻摄影的拍摄和价值意义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徐战 《记者摇篮》2004,(5):26-26
作为报刊上的新闻稿件,图片新闻还是受到读者欢迎的。这是因为图片新闻比较直观,而且新闻事实发生现场的景象再现,相对的给人一种真实感。这种相对信任也给我们新闻摄影工作者提出一个很严肃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拍摄态度面对这种信任?是把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展现给读者,还是按着你的主观意识“创造”出一个“理想”  相似文献   

16.
在一般人看来,地市党报以正面报道为主,舆论监督是“弱项”,难有所作为。我们认为只要用心策划,精心运作,地市党报在舆论监督方面亦能大有作为,赢得读者的认可。 加快新闻改革,以“三贴近”为指导,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站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边,积极关注民情民生,反映民众疾苦和呼声,切实维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提高地市党报的地位和影响力。最近,通过本报舆论的引导,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黄州东郊路北端“还路于民”,是地市党报舆论监督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当下,从各类媒体上常看到对某些特定人群的流行称呼,比如“爷”。  相似文献   

18.
美联社7月15日在不经意间刊登了一张有意夸大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区水灾的新闻照片,后经确认此图片经过电脑处理,16日,美联社通知各合作单位将此图片撤消,并对提供照片的摄影记者给予“开除”的处罚。  相似文献   

19.
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已经走过51年的奋斗历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光里,“荷赛”不仅目睹了世界风云的变幻和人类发展的进程,同时它还是专业摄影师学术交流、智慧较量的一个平台。“荷赛”如同一面镜子,它的价值规律和运作方式为视觉新闻传播提供了一种参照。参与“荷赛”,在这一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中拿奖就是对自己学术水平的最好证明。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摄影师投稿屡屡不中;有的摄影师,特别是年轻摄影师在激烈的角逐中往往能够成为获胜。这些人为什么能够获奖,他们的成功秘诀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