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生读书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就可以解决。但也不需个个词语都查字典,只要注意语境,也能释词。例如: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火烧云》)这里“天空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就是“恍恍惚惚”的演绎,也就是对“恍恍惚惚”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联系语境释词例谈○李屏寅(瑞昌市实验小学)本着“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的原则,教师要注意并善于联系语境。直接从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中,择取现成的材料解义释词。试举例如下。1.“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的效益普遍不高,语词教学尤低。到目前为此,从小学到高中的语词教学,均以学生为容器,以注入为满足。这种典型的注入式教学法的特点是:教师抄词典,学生背笔记,所抄所背的东西,一旦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检验,往往正误参半,甚至驴头不对马嘴。因此,语词教学应加强培养学生以语境为依据的分析判断能力。应该说,一个句群中某个语词的语境义和它的词典义是不同的。一个偏重于个性,一个偏重于共性。词典义虽来源于语境,但偏于概括性和普遍性;而语境义,是靠特定语境中已知未知之间联结  相似文献   

4.
境。有词同而义不同者,如“用钉把木板钉牢。”有形同而所指不同,如“这个人仪表堂堂。”与“这种仪表很精确。”有的形、音、义都同然范围有别,如“兄弟便是朱德”与“朱德军长真是咱们的亲兄弟。”前一个兄弟,系偏义  相似文献   

5.
语境是指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词语、句子、段落、篇章,这些都是具体的语言环境。要想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就必须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考察。  相似文献   

6.
语境释词法就是结合词语所在的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方法,也叫结合上下文法。这种方法多用于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具体意思或特定含义。一般来说,一个词语只要进入具体文句,它就立即与它前后的词、句、段,乃至全篇文章发生联系,并受其制约,它的意思也随之发生变化。理解这种情况下的词语,只停留在它们的表面的本来的意思上不行,光靠  相似文献   

7.
我们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过好词语这一关。利用工具书诠释词语,当然是好方法,但有时不一定就省便。这里想介绍一些省便的方法,即分析结构、语境巧释词,这就是从结构入手,看词的配合和语位。  相似文献   

8.
古文是中学语文的一大重点。以高中生的视角,古文阅读理解的难点主要在语境。在指导学生阅读中,笔者发现重词典轻语境已成为很多学生的通病。语境包涵的面很广,无论古今中外,语境始终是语言理解的第一要素,自然也是古文阅读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9.
先看两个句子: ①妈妈,考试一结束,我就来看您。③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徐珂《冯婉贞》) 这两个句子们都有“结束”,它的字形、读音完全相同,但其含义截然不同,①例意为“完毕,不再继续进行”;②例意为“整好装束”。这里,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使用明朝鲁西临清一带方言所写的明代小说名著《金瓶梅》中的语例为佐证,对现代汉语豫西偃师方言的一些方言词之意义和词性等进行了诠释,为现代汉语方言词汇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可作参考的语料。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今汉语中,“一”都是数词,但是它的用法相当灵活,除了作数词以外,作动词、副词的用例也比较常见。一般《现代汉语》教科书在讲解复句,特别是紧缩复句的时候,都要提到“一……就………”的句式。在这类句子中,“一……就……”所关联的两个部分,有的是顺承关系,如:“鹅一看见他,就伸长脖子围着他转。”有的是条件关系,如:“他一来,就开会。”其实,这种句式也是从古代汉语发展形成的。古代汉语中,“一触即发”、“一拍即合”至今还有极强的生命力。“一……就……”的句式跟它们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释词解难方法摭谈河北固安一中于彦春吕叔湘先生认为,学文言文,词汇量最重要,认得词不够,不会用,那是念不成文言文的。为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了解词语用法,释疑解难,准确理解词义,我在教学中总结采用了以下方法:一、偏旁系列推导法在文言文教学中引进偏旁...  相似文献   

13.
阜阳方言中具有丰富的俗语词,这些俗语词借助附加、复合、修辞等多种手段进行构词,其产生既是语言自身发展的结果,也受到阜阳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口语性,反映了阜阳地区独特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4.
敦煌释词     
敦煌文书的语辞研究,以其成就而言,蒋礼鸿师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敦煌资料〉(第一辑)词释》堪称登峰造极,尔后,郭在贻师、项楚递有补释,成就亦有可观。余以浅陋之质,数载之力以肄习敦煌文书,虽无发明,亦偶有所得;今录而集之,期於释读敦煌文书有所  相似文献   

15.
释词方式,是语义学上训释词语的方式。传统语义学上释词方式主要有直训和义界,而笔记小说中所见之对释词现象,除了这两种之外还有探源。本文主要对笔记小说中的这部分材料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逆向释词     
屈指算来,传统的释词法已有十数种之多:用同义或近义词解释、用下定义的方法解释、用否定副词“不”加反义词解释、用形象描绘法解释、用具体说明法解释、用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法(即分析法)解释、用追本溯源法(查成语、典故的出处)解释、用比喻法解释、用直观法(眼示、手势、图示等)解释、用对比法解释、用扩充法(用词索分别组成两个复合词)解释、用由音及义法(由词的多音,引导体会词义的变化)解  相似文献   

17.
杜诗释词     
杜诗不仅措词多有所本 ,所谓“无一字无来处”,而且自铸伟辞 ,多用口语 ,雅俗并存 ,错见杂出。一部杜诗 ,无异于一座丰富的语库。今就其习见词的特殊用义 ,以词书所未函 ,及新旧注所未注 ,或释之、注之而误者 ,凡 1 5词 ,排比其类而求其义。若内证能明者则以杜释杜 ;内证少者 ,或求其义之本源 ,或别求旁证 ,意在简明而能发明其义而已  相似文献   

18.
敦煌释词     
敦煌文书的语辞研究,以其成就而言,蒋礼鸿师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敦煌资料>(第一辑)词释》堪称登峰造极,尔后,郭在贻师、项楚递有补释,成就亦有可观。余以浅陋之质,数载之力以肄习敦煌文书,虽无发明,亦偶有所得;今录而集之,期於释读敦煌文书有所裨益。大方之家,勿以附骥尾而哂焉。障绰《叶净能诗》:“忽有一将军,身穿金甲,障上兜鍪,拔剑上殿,拟斩岳神。”(《敦煌变文集》,218页)  相似文献   

19.
结合语境解词三例浙江松阳师范陈孟义语言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化为具体的言语,被赋予明确的含义,因而解释词语就离不开具体文章中特定的语境。教学中指导学生结合语境,正确解词,对提高他们阅读水平有重要意义。现例举如下,供参考。一、结合语境正确选择词义一般...  相似文献   

20.
<正> “英雄辈出”不能写成“英雄倍出”“辈”的本意是一百辆车,也指分行列的车,《说文解字》:“若军发车百辆为辈”。由此引申出同一类,同一批。如杜甫《岁晏行》:“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成语“英雄辈出”就是指一批一批的优秀人物出现,而不是指英雄人物成倍成倍的出现。有的同志不了解这个成语的本意,误认为是“英雄成倍出现”,所以将“辈”写成了“倍”。“装潢门面”不能写成“装璜门面”走在街道,或者是浏览一下报纸,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将“装潢”写成“装璜”的现象。“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