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邓小平的加快经济发展观,主要包括他的发展机遇论、发展战略论,发展速度论、发展台阶论、发展动力论和发展手段论,其核心是一个“决”字。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观是十分明确的 ,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及其满足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但他并没有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并且夸大精神力量的作用 ,犯了严重的错误。邓小平同志发展了毛泽东的思想 ,强调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科学技术和教育思想上超越了毛泽东本人的局限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建设步伐 ,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3.
非均衡推进模式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富帮后富思想 ,先沿海后内地战略及“三步走”目标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内涵。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邓小平在总结建国后经济发展布局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农业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首先考虑的基本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邓小平多次强调了农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并对如何发展农业生产力和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等问题作出了精辟的论述,对我国农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包括经济发展战略的远大目标、三个步骤、产业重点、实施策略。四者分别为经济发展战略的灵魂、保障、基础和关键。目标是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步骤是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重点是农业、能源交通、教育科学三个层次五个产业;策略是抓机遇、保速度、上台阶。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发展战略论指明了到下个世纪中叶我国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发展道路论解决了实现目标和任务的基本途径和走向;发展动力论解决了社会运动的基本形式和国策;发展速度论解决了我国赶超发达国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建国初期经济发展模式的回顾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初期 ,我国经济发展分作两个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是混合经济模式 ,第二个历史阶段是计划经济模式。任何经济模式的确立 ,都应当立足国情 ,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欠发达地区是指相对于周围地区,经济比较落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较低区域,其含义不同于贫困地区,本文首先从环境决定论、发展极理论、发展阶段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等不同学派的角度阐述了欠发达地区的形成机制,然后,根据区域发展理论,提出了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五方面对策;国家干预政策;把握发展时机;发展“增长渠道”;培养“发展极”;开发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作为探索新中国发展战略的一代宗师,提出了赶超战略.邓小平在新时期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思想,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研究他们的思想,分析邓小平对毛泽东的发展战略的继承和发展,对现阶段实现我国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现代化发展理论包括:发展道路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发展战略论,选择富强,民主,文明的战略目标,设计三步的战略步骤,制定优先发展农业、能源,交通,教育和科技的战略重点,安排先富后富共富的战略程序,发展机制论,即动力机制,稳定机制,协调机制,创新机构,发展机遇论,及时捕捉和利用有利于发展的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继承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同时,又对其作出重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我国国情的基本特点来确定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实现战略目标的思路和方法;形成一整套完整系统的战略思想并始终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12.
非均衡推进经济发展模式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着重探讨了邓小平非均衡推进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以及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尽快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从50年代中期开始,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苏联经济模式为借鉴,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其中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等问题的研究成果,仍然是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初期 ,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 ,这个战略思想的提出经历了不断深化的三个时期 ,它是邓小平对中国经济发展深刻思考的理论成果。“三步走”战略是立足中国国情 ,从中国实际出发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 ,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三步战略的时候 ,要始终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 ,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让最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实惠 ;要坚持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根本的经济制度保障 ;要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树立科学发展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要始终把和平发展与和平崛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加快我国的发展速度和步伐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和邓小平作为我党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之核心,其丰富的宪政思想对我国宪政建设无疑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两代伟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自身经历不同,他们对宪政的认识和实践也不尽相同。对他们宪政思想的研究,有利于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我国宪政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最早提出了对外开放的主张,并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奠定了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基础。由于主客观方面的诸多因素,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还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邓小平突破了这些局限性,使 毛泽东倡导的对外开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快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后 ,毛泽东实施了经济区位均衡发展战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后近 3 0年的经济发展经验和教训 ,开始实施向东南沿海地区倾斜的经济区位非均衡发展战略 ,使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在新的历史时代 ,面对东部的进一步发展和西部大开发 ,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同样应该采取有重点、有层次的区位非均衡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德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于德育工作目标、重大作用和主要内容等方面,既继承了毛泽东德育思想中科学、正确的成份,又与时俱进,根据变化发展的新形势加以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邓小平都是性格非常鲜明、丰富的伟人,由此决定了他们的思想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表现出来的“民主的开明的现代意识”、“沉着冷静的应战能力”、“兢兢业业的实干精神”和“以立为本的建设倾向“与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表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的道德色彩”、“英雄主义的挑战色彩”、“理想主义的浪漫色彩”和“破旧立新的革命色彩”几乎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强烈对照。  相似文献   

20.
在文艺的根本方向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对文艺功能的认识上,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将文艺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范畴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系统工程的总体构想中加以分析和把握。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上,邓小平改变了毛泽东关于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提出文艺不从属于政治又不脱离政治的新论断。在文艺应坚持的方针上,邓小平拓展了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内涵。在文艺创作的源泉问题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的思想,指出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