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峰纪念日     
罗宏涛 《新体育》2014,(6):108-108
时至今日,或许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老一辈登山运动员为何能为了登上珠峰以命相搏。那个年代,中国国内遭遇自然灾害,在国际上被封锁,开创性的从北坡登顶珠峰,不仅彰显中国人的勇气,而且极大鼓舞了正在共度难关的国人。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05,(8):32-32
一个人在欧洲呆久了,着实闷得很。虽然风光很美,几个中国人也能时不时聚聚,但生活终归像缺了点什么,而且欧洲不比日本,回趟中国太麻烦,于是,我盘算着是不是能把媳妇也接过来住住,当然,如果她也能打打俱乐部就更好了——算起来她还是我在北京队的师妹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05,(12):117-117
郁闷啊郁闷,真是超级郁闷!三个人,为什么都是在决胜局失利?而且三个人多次在单局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被波尔逆转,而且一旦波尔领先,三个人没有一个能扳回来的!这是多少年来最让人郁闷的一次赛事,以前老瓦连过中国三关也从来没让我们这么郁闷过!波尔运气也不错。虽然我们承认波尔有实力,但毕竟不要忘记,中国选手刚刚打完全运会,根本没时间备战外国选手。而波尔肯定针对三位中国选手做了非常针对性的备战,所以他会轻易输给萨姆索诺夫,但却能连续险胜中国选手。这次的胜利只能说明他备战好,并不代表他对中国选手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王德毅  夏松 《新体育》2003,(5):16-17
中国人出现在NBA赛场,是几代中国篮球人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已实现,中国的“移动长城”,已横亘在NBA中,为世人瞩目。而第一个做“长城”“搬运工”的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他叫夏松。 前不久,我们专门采访了他。 中国球员不需要乞求 中国球员能不能打NBA?这个问题在大郅加盟NBA之前确实让很多人怀疑过。而怀疑之后去尝试的中国人,只有夏松。 提起夏松就不得不说起耐克。这个著名的国际性大公司,在促进世界篮球交流与发展方面起了极大作用。因此,在耐克工作的夏松有了和许多美国和欧洲篮球人交流的机会。那个…  相似文献   

5.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内地目前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已达总人口的13%,约1.6亿人,并且还在迅速增长。这也是包括高尔夫在内的奢侈品能在中国大行其道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05,(12):58-59
在中国,喜欢乒乓球的人都领略过国球的高度——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赛场屡建功勋,带给人们激情和豪迈:身处“乒乓王国”,几乎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国球的厚度——从城市到乡村,乒乓球是中国人最常见的体育运动。而善于制造热潮,传播快乐的大本营——湖南广电,以强势媒体为平台,将国球的高度和厚度完美结合在一起,隆重推出了“王者风范,国球大典”。  相似文献   

7.
石朝阳 《收藏》2001,(12):69-70
中国在唐代开始出现了专事字画生意的画商。由于当时能向皇上进献名画不仅可以加官进爵,还可以得到大笔奖金,一些精于字画鉴别又有经济头脑的人,便开始专门从事书画的收购与贩卖,从中取利。这便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雏形。  相似文献   

8.
李文奎 《精武》2009,(6):44-44
杖,乃中国传统武术器械之一。杖法既具短棍之能,又具钩镰拐之长,招法奇特,被历代武术家视若珍宝,平时不肯轻易示人,更不轻易传授,因此,一般人对杖法的演练,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9.
声音     
《围棋天地》2006,(15):22-22
如果实力到了,总是能冒出头来的。——国家围棋队教练组组长马晓春九段推出“中国棋手参加世界比赛积分制”后,叫好的不少,但也有不少人提出异议,马教头对置疑作答。  相似文献   

10.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两个看似弱智的家伙的问答成了中国哲学史上流传千古的经典话题。 水中的鱼快乐吗?岸上观鱼的人快乐吗? 鱼困于水中,人不也囿于身外这个世界吗?没有谁能真正遗世独立,也就没有人能真正超脱“快乐还是不 快乐”的无聊问题。 还是鱼儿幸福,它们没有岸边人那些复杂的思想,不管水是冷是暖,只是不知疲倦地游呀游,游 到最后就真的游出了快乐。 像鱼一样一天到晚游泳的人呢?他快不快乐?  相似文献   

11.
珊瑚 《健身科学》2009,(1):44-44
元旦、春节接踵而至,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亲人朋友相聚,免不了要大摆宴席、推杯换盏,为了给您消油解腻,达到膳食平衡,我们特意推出了这款居家易学的养生白菜粥,希望能让这款清淡去火的养生粥,陪您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新年!  相似文献   

12.
于志钧 《武当》2000,(7):29-32
对伍绍祖同志说的“西洋体育,更多地是建筑在西医解剖学基础之上”,恐怕没人公开反对。因为这是事实。也只有中国人能说出这样的话,因为西洋人认为这是当然的,没什么可以争论的。然而,他说武术的对象“是研究有机的活人”,却被某些武术专家教授们忽略了。  相似文献   

13.
沈揆桐 《乒乓世界》2004,(11):14-15
很高兴在雅典奥运会之后有这样一个和中国球迷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我也非常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我的关注和支持。有许多关心我的中国球迷都认为我性格比较内向,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我们是初次见面,我会比较腼腆、话不多,实际上我非常活泼,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喜欢和不同的人交往。  相似文献   

14.
王涛 《中华武术》2002,(1):48-49
中国跆拳道队是一支创造奇迹的队伍,从1995年组队到今天,短短六年的时间里,实力逐日猛增,不仅能够赶超欧洲劲旅.而且能与跆拳道大国韩国抗衡。跆拳道,已经从一个不为人知的新兴项目发展成为为国家摘金夺银、赢得奥运金牌的重头项目?而率领这支传奇队伍书写传奇的,正是中国国家跆拳道队总教练陈立人。  相似文献   

15.
中野孝次先生曾多次大声疾呼:“比起中国和韩国,日本的年轻棋手太不争气,要更加努力奋起才行!”现在,能与韩国和中国相抗衡的年轻棋手终于出现,就是井山裕太四段。第2届中野杯由井山裕太四段对黄翊祖四段,最终井山获胜,成为20岁以下的日本第一人。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我们这么失望?因为我们期望太高;为什么我们依然充满希望?因为我们远远没有绝望。三星杯八强战结束了,罗洗河半目负于曹薰铉,未能使中国棋手提前两轮夺冠,多少人禁不住扼腕叹息!好像曹薰铉一日存在,中国棋手的三星之梦就一日不能成真。一个曹薰铉,竟能让整个中国棋界为之心潮起伏,也不枉一世英名了.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08奥运会的临近,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将目光投向了这一重大国际赛事,申奥成功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的挑战,面对奥林匹克如此规模的强势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是否能继续保持自身的特点继续发展,值得所有中国人深思。  相似文献   

18.
陈洁 《乒乓世界》2003,(10):26-27
中国公开赛历来都是中国人唱主角,这届也不例外。除了波尔以外,施拉格、格林卡、萨姆索诺夫、塞弗等欧洲优秀选手都没有出现在赛场上。到了比赛的后两天,赛场上一眼望去全都是中国人,女双的前四名全部被中国选手包揽;男双的前四名中有三对中国人;男单前8名中有5名是中国选手,女单更是被中国人大包大揽,前8名中有7名是中国人,另一名是中国香港人,但是,就在中国人“横行霸道”的中国公开赛中,仍然有几个外国选手,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张效众 《中国集邮》2001,(12):21-21
中国加入WTO在即,我认为:新邮票在发行期间应敞开供应,让所有中国人能以发行价格自由地买到自己中意的新邮。换句话讲,在新邮发行期间无论你有无新邮预订卡或是否办过新邮预订手续都能够购到新邮。这才是应有的总原则,才是努力朝与国际接轨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20.
宋斐 《乒乓世界》2005,(3):98-100
2005年2月9日,中国农历鸡年的大年初一.春节联欢晚会刚刚结束几个小时。饺子的香味还在各家飘荡,中国乒乓球二队一行9人踏上了飞往日本福冈的飞机.参加由乒乓球业界领头羊“蝴蝶”公司一手操办的传统赛事——四方选手对抗赛和西日本公开赛。这两项比赛每年都能吸引到来自中、日、韩和中国台北的年轻高手,朱世赫、藤沼亚衣等人都曾经在比赛中亮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