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侧面描写又可称为“间接描写”或“烘托”,是一种重要的描写方法。它不是直接表现描写对象,而是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描写对象。它和正面描写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描绘、刻画描写对象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术语解析】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描写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描写的方法不同,又可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又称正面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比如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  相似文献   

3.
对人物的描写,除了对其肖像、语音、行动、心理进行直接的正面描写外,还可以间接的从侧面进行描写,概括的说就是通过对周围其他人物或环境的描写,间接的描写主要人物的方法。这种人物描写方法能够使本留有空白并呈现难以直述的妙点和美点,让人回味无穷。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知竿乃妙。”我国古人把这种方法又称为“反面敷粉”,极言间接描摹之妙处。人物侧面描写,在具体本运用中,常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是与正面描写相对的一种迂回描写方法。这种描写不直接描绘所要表现的对象,而是采用“折射”的方法,借助对有关的人、事、物的描写,达到烘托所要表现的特定对象的目的。侧面描写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种描写方法多用于刻画人物,如果运用得当,那么,不论作者对被表现对象着墨多少,也不  相似文献   

5.
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是指通过对相关人、事、物、景的描写,来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一种表现手法。著名作家茅盾曾说过:"要考虑到读者必有的想象力,在正面描写以外,  相似文献   

6.
侧面描写就是间接描写.对象不出场,通过其他人或物的言行状态来表现对象的特点。侧面描写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描绘少女美的笔墨五彩斑斓,方式多样:或写其容貌,如“蛾眉杏眼”;或状其形态,如“亭亭玉立”;或用比喻,如“肤若凝脂”;或以夸张,如“沉鱼落雁”……这都是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它是指作者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的方法。正面描写好处多多,然而用得多了,就容易流于一般化,落入俗套。  相似文献   

8.
杨利群 《考试周刊》2013,(18):33-34
场面描写是对特定场景的总体描述,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本文以《口技》这篇文言文为例,说明场面描写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9.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我们常用的写作方法,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恰当的侧面描写,不仅可以丰富人物性格,而且可以深化文章的题,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下面就侧面描写的作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11.
所谓侧面描写,是指作者把所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别人的感官描述出来。这种手法往往是在难于或不适合正面描写时使用。别人的感官,“别人’是指作品中某个人物,以此写彼,以彼写此,而不是作者亲自出面,所以又称为间接描写。  相似文献   

12.
侧面描写,也称间接描写,指的是作者对描写对象不作直接、正面的刻画,而是借助相关事物从侧面烘托,间接地从侧面达到表现特定描写目的的一种描写手法。侧面描写运用得好,能起到正面描写所不能起的表达作用。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侧面描写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是作家刻画人物形象常用的方法,中学教师经常以现代文为例,引导学生理解其作用,掌握其技巧。其实,文言文刻画人物形象时,这种方法也经常使用,如《史记》中的列传。本文试以《论语·先进》篇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为例,分析正侧面结合刻画人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内容表达、笔法运用、审美感受、艺术效果四个方面入手,例举古今中外大量文学作品的实例,阐述了文学描写中侧面描写的奥妙。指出侧面描写在内容表达上委婉含蓄,简洁精炼;在笔法运用上是采取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的方法进行的;在审美感受上让人产生自然的联想和想象;在艺术效果上能达到韵味无穷,流传不衰的功效。这对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和掌握侧面描写的技法,将获得裨益。  相似文献   

15.
选入初中课本的很多作品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笔者结合一定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理解侧面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赏析侧面描写的烘托与渲染作用,在写作中巧妙运用侧面描写.  相似文献   

16.
17.
周远喜 《湖南教育》2007,(10):39-39
杜甫的《石壕吏》,全诗篇幅不长,共24句120字,这首叙事诗刻画了一个凶暴蛮横、不可一世的封建差吏形象,课文除了“有吏夜捉人”和“吏呼一何怒”两句正面刻画差吏的凶残,其他无一处是直接写差吏,细细品味,却无一处不是在刻画差吏的。这归功于《石壕吏》侧面描写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邱慧 《现代语文》2010,(3):98-99
<正>《俗世奇人》是我国当代作家冯骥才的作品。冯骥才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燕赵故地——天津卫,因此地"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要上层,更在市井民间"[1],令作者生发出"这些奇人妙事,闻若未闻,倘若废置,岂不可惜"[2]的感叹,遂刻画出了苏七块、泥人张、刷子李、酒婆等性格迥异、举止奇特、身怀绝技的"奇人",集成一书,冠以总名。作品  相似文献   

19.
写作中侧面描写人物作为正面描写的一种必要补充,既可以打破单一的正面描写造成的单调感而使读者易于接受,又可以为读者的阅读欣赏留下更大的想像空间,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增强读者再创造的积极心理,根据自身的审美取向,去“再创造”出一个自己较满意的人物形象,从而取得正面描写难以取得的某些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古诗中的音乐描写,用语不多却能尽显音乐的妙处,把无形的抽象的音乐变为有形的具体可感的形象。为此,诗人们采取了许多手法。本文就这一问题,分析了几首诗歌以期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